The age of revolution, 第九章 踏进工业社会

Tags: The age of revolution, dual revolution, Hobsbawm, book notes

踏进门槛

在1848年,只有一个经济体有效工业化,就是英国。它也因此统治着世界。在1840年代,美国、中欧和西欧的一部分越过工革的阈值,可以说踏进门槛。不过在当时这只代表良好前景,出成果还需要时日。其实,如果不考虑英国和其他工业较发达小块地区,那么可以轻易把1840年代的世界社会经济伪装成1788年的光景。

大范围工革的新产物是经济危机和萧条。在之后的1857年发生的危机也许是第一个非农业灾难引起的世界性危机。而在1846-8年引起欧洲多地革命烽火的经济危机是传统的主要由农业引发的萧条。在某种意义上,它也许旧制度下是最后也是最严重的经济崩溃。

世界大变化

1848年前的经济变化成就虽然不大,但重要的是所发生的根本改变。首先是人口。世界人口,尤其是被卷进双元革命圈里的地区的人口,开始史无前例的爆发式增长。这是经济变革的结果。其次是通讯大幅改善。其中有铁路的贡献,但在1848年,只在英美法比德有有所使用。更大的贡献来自航运。英法间已开通蒸汽船(1822)。帆船的载运能力也大幅提升。事实上,人口增长和运力提高大有关系。因为前工业时代(pre-industrial times)人口增长的挑战之一并非高死亡率,而是周期性的粮食供应灾难,即极其具地方性的饥荒和食物短缺,这时凸显出粮食调运能力,包括政府协调组织和运载能力,的极端重要性。第三个大变化是贸易和迁徙的显著增加。

作为拐点的1830年

总体来说,1815-30年间是一个充满挫败的时期,或者说恢复吧。各国致力于恢复金融秩序——一般做法是严格的通货紧缩(除了1841年才怎么做的俄国)。而到1830年,经济和社会变化开始明显加速。速度之快以致十年内,工业化特征性的社会问题,比如新兴的无产阶级(proletariat)和不受控制、快到快把脖子扭断的(breakneck)城市化,已经成为了西欧政坛的老生常谈。

1830-48的约二十年间奠定了很多国家,如法德奥等,的工业基础[1]。不少著名工业地区和公司在此期间诞生,其中有一些成了今天高辨识度的名字。当然只是诞生而已,长大成人还在下本书。

这时的大型城市还没怎么工业化,虽然有着众多劳工和手工匠,服务当地消费、运输等需求。定型的工业中心是小型或中型外省镇子或一组乡村。

欧陆与英国工业发展道路的不同

欧陆——某种程度上美国也是——虽然步英国的后尘发展工业,但因其先决不同,发展道路也因此各异。总体来说,各国私人企业自主发展的条件不如英国的那么有利。工革前200年的逐渐准备(“资本主义萌芽”?)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楚了制度阻碍,并足量提供生产的各因素。但其他国家并非如此,五行多少缺点什么。比如德国缺资本。德意志中产阶级的生活并不富裕,导致无法在扩张上投入太多。一系列小国家利益不一致,组个关税同盟都费好大劲,对发展的限制也可见一斑。南欧缺煤。俄国缺……心眼儿?开个玩笑,应该算缺乏意识吧。另外还有美法,后文中将进一步讨论。

各国治理者热心商业贸易发展,另一方面又搞家长制。前面提过,不引发革命是各国头等大事,因此为了社会稳定,治理者出台各种监督调解。因此在这种前提下,欧陆各国的工业发展图景和英国有一定区别。欧陆政府的监督参与不仅因为它们习惯了这么做,也因为需要这么做。出于类似原因,欧陆企业比英国企业更依赖现代化程度够高的商业、贸易和银行业立法以及金融工具——缺乏长时实践,借助设计和创造来补偿。法革提供了民法典,以及对法律保障的合同的重视,对商业票据和文书的认可,以及股份有限(joint-stock)企业的设立。不仅如此,圣西门团体的年轻人和Péreire兄弟还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这些措施在本质上旨在动员本来可能不会投入工业发展的资本资源,为它们流向有潜力的企业创造渠道。

这种发展方式的结果之一是1850年后的一个欧陆(尤其是德国)特征性现象,即大银行既是银行也是投资者,从而统治工业并促进后者的集中化。

日后世界经济的另一巨头俄国,在这时的经济实力还属于可忽略的范围。

至于南欧,一个重要掣肘是缺煤。因此在英国工业的攻势下,只能采取生产非竞争性的商品,比如特色农产品,交换较先进国家的工业品。当时一个英国人Richard Cobden这么劝意大利人来着:太阳就是你们的煤呀。结合起英国阳光的缺乏及其导致的英国人对阳光的珍视,现在看这句话不觉得多么刻薄或傲慢,而是透着深深的无奈、羡慕、妒忌……

法国悖论及其解释

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个身躯庞大的悖论:法国。作为法革的命名/发源地,法国有着有利于资本主义式发展的理想制度。法国的人才在创造性[2]、进取心和科学素养上都是当时欧洲一流的。法国金融家创制了很多金融工具和制度,并掌握大量资本储备,大量输出外国。然而它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速度比不上其他国家,城市扩张也不快。在绝对量上,在1840年代末尾,法国占据很多第二名,比欧陆国家加起来还要牛。然而更第一名英国相比,它的落后幅度在加剧,后来还被德国超越。虽然有以上优势而且先起跑,但法国从未成长为英美德那样的主要工业势力。

悖论的解释在第三章(笔记)提过,原因在法革本身。制宪议会(Constituent Assembly)的一手馈赠的设想和成果又被另一只手上的Robespierre抽走了许多。法国经济中,资本主义的那部分建立在不动如山的农民阶层和小bourgeoisie民众基础上。虽然农民阶层总体来说幸福度比英国高,但无地劳工流入城市进展缓慢,另一个有利于幸福指数的低物价导致进取的工业者有资本但缺乏足够大而快速扩张的市场。因而,巨额资本虽然积累起,但没投入本地工业,而是被精明的金融业者投资到外国工业。

法国的反例:美国

法国的另一端是美国。它迫切需要资本,而且做好了接收任何数量资本的准备,而英国已经准备好向它输出。它需要人力,不列颠群岛和德国向它输出。

此时美国崛起为世界性经济势力的唯一一个主要阻碍就是南北方的矛盾。北方的前进道路是独立于英国的工业化和商业性农业经济,南方则是依赖英国的半殖民地式经济。至于听谁的,1861–5美国内战后给出答案。当时美国治下地区统一在北方的资本主义之下,从此决定美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

殖民地,发达 vs 发展中

殖民地这个词本身总有种某种无奈因而屈辱的色彩。在工业化方面,这个色彩尤其强烈。殖民地没有政治独立,也没有强大到可以自主接受或是拒绝某个先行工业化的小破地方派给自己的角色的经济体,因此它没得选择。上一章提到的印度的去工业化是一例。另一个例子是埃及,接受西方化的Mohammed Ali从土耳其帝国获取对埃及的控制后,着手系统地建设现代经济。他鼓励种植棉花,并且向工业大量投资和招工。在1838年,雇佣工人达到约三四万人。不用说英国当然是不能忍,于是联合也很不能忍埃及的土耳其开了个会,规定了埃及要打开国门迎接英国商品。其后埃及于1839–41年间战败于西方,被迫裁军,因此工业化的很多动机和刺激因素因而消散。

在双元革命时代所有经济后果中,“发达”和“欠发达”国家的分野后来成了最深刻也最持久的后果。在苏联人在1930年代摸索出破法之前,这道鸿沟一直难以跨越。不仅难以跨越,而且越来越宽。

First published on Jun 29, 2017.


  1. 清廷的洋务运动(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发端于1860年代,终结于1895年的甲午战败。怎样看待它的成就是一个值得深思/割席绝交潜力话题。 ↩

  2. 比如百货商店和广告就是这个时期法国的创造。 ↩

你可能感兴趣的:(The age of revolution, 第九章 踏进工业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