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7<0-1>

2014年末,中国的科技界最能吸引人眼球的无疑是百度将美国几点大学的“奇点”理论引入国内,让很多人重新认识到一个新生的“事物”。以下并不想要去表述奇点大学相关的东西,而是源于奇点大学所推荐的一套“奇点系列”丛书。

与奇点理论的深奥不同,奇点系列丛书则更多的是向读者传达了来自美国顶尖企业家的管理思想,它所具备的一种改变世界的商业哲学,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实操性;而中国则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下,数以万计的“草根”创业者到企业管理者,都可以从“奇点系列”中汲取来自全球领先的创新、创业以及企业管理思想。

在和君商学院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断感受到创业者或者企业家的思维跳动,这对于还处于一个普通工作岗位的人来说带来极大的触动,而在翻看了《从0到1》这本书后,更加坚定了自己能够有幸参加和君的学习是一个睿智的选择。

《从0到1》源于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2012年在斯坦福教授的一门创业课程。期间,他一个学生记下详细笔记,并把它发布到网络,引来240万次点击率。随后,彼得参与将这份神奇笔记精编成为《从0到1》。

对于彼得·蒂尔,其身上的光环依旧耀眼:PayPal创始人、Facebook第一个天使投资人、硅谷“PayPal黑帮”总舵主……简而言之,一个有着一千个理由去宣讲“成功学”的精英。

事实上,彼得·蒂尔的核心观点并不难理解。在他看来,人类社会进步有两种方式:1,水平进步,横向发展,照搬已有经验,从1到N,其最大红利是全球化;2,垂直进步,纵向发展,探索未知领域,从0到1,让新事物破茧而出,创业团队更应醉心于第二种进步。

他自己即是“从0到1”的前辈。因为他创造了PayPal,在蒂尔眼里,如今IT产业的迅猛发展,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人类其他领域进步的苍白。他曾批评硅谷的投资者为了谋求眼前利润,只敢投资轻量资本的创业,导致几十年来人类在比特层面进步很大,但在原子层面进步很小。而他个人的投资领域则涵盖了探索宇宙的火箭,纳米技术,机器人研制以及治疗癌症和抗衰老研究——换句话说,他的确有资格“轻视”那些“从1到N”的投资者。

相比“从0到1”,蒂尔另一个观点则多少有些违背“常识”。他认为,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就是两个字:垄断。传统竞争一般是从1到n的竞争,就是拼渠道,拼广告,拼资源。互联网的竞争,则要学会从0到1的竞争,要拼用户、拼创新、拼产品。

而创业公司实现垄断必须从垂直市场开始,要关注的并不是未来市场的规模有多大,而是在当前垂直领域里占据多少市场份额。

那么遇见与你同步进入市场的竞争者怎么办?蒂尔给出了一个人们熟悉的答案:打不过“敌人”就和他联手。这样的场景你会不会觉得很熟悉,这两年互联网巨头公司间的合并让我们也有这样的担忧,如最近的滴滴Uber合并案,在合并之初,我们能看到市场大部分的反应就是垄断,因为滴滴和Uber占据网约车市场的90%的订单。大众对于垄断几乎都会本能的产生抵触情绪,仿佛垄断者的下一个动作必将是抬高价格,并且滴滴Uber合并后出现的价格更加印证了大众的猜测。

可以肯定,蒂尔显然不这么看,而历史似乎也站在了他这一边。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很难找到企业垄断之后价格上涨并成功的例证,因为至少在理论上,在一个基于自由市场经济(而非由政府主导)的竞争环境中,由于对潜在竞争者的恐惧,智商正常的垄断企业不会选择抬高价格,相反,为了尽可能提高行业门槛,甚至会在提升产品质量同时想着如何降低产品价格。

为什么人们相信竞争才是健康状态呢?蒂尔给出的回答是:竞争不只是一种经济概念,而是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在整个社会蔓延,扭曲了我们的思想。我们宣扬竞争,内化竞争必要性,颁布竞争的法律(他认为我们教育体系也会促使我们竞争)。结果就是,尽管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实际获得的却越来越少,我们把自己困在了竞争之中。

几乎可以肯定,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下一个比尔·盖茨不会再开发操作系统,下一个拉里·佩奇或是谢尔盖·布林不会再研发搜索引擎,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也不会去创建社交网络。如果你照搬这些人的做法,你就不是在向他们学习。”蒂尔认为,“进步的历史事实上是垄断企业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垄断企业推动社会进步,因为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垄断利润是有力的创新动机。之后垄断企业会不断创新,因为利润给了它们规划长远未来的资本,它们有能力投资雄心勃勃的研究项目。”

从0到1给人带来了的一种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创业所需要的是创新,从0到1重来都不是简单的,但其蕴含的能量却是最大的,创业者在不断寻找创业项目的时候,是否能够有着从0到1的思维;如蒂尔所说:“如果你想创造并获得持久的价值,不要只是跟风建立一个没有特色的企业”,大部分的创业者很容易迷失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但是这里面有蕴含的很多是思考,我们作为创业者又改如何去做到0到1?亦或者1到N才是我们创业的最优选择呢?

从0到1并不是一本真正的创业指南,但是对于读了这本书的我来说,给了我足够的启发,即使我未来可能不会从事创业,但是从无到有思维方式才是给予我最大的收获。

下面一些是书中提到比较耐人寻味的句子,原与君分享,同一本书对于每个读它的人来说,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只是希望我们能在其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PS:书中部分精选:

1、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不是赔钱。

2、经验:循序渐进、保持精简性和灵活性、改进中竞争、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当然后面这句话他给自己打脸了)。

3、非垄断者通过把他们的市场定义为更小市场的交集来夸大自己的独特性;相反,垄断者通过把他们的市场描述成若干大市场的并集来伪装他们的垄断性(似乎国内创业者都在讲前面的故事,以及,这句话后面又被他自己打脸了)。

4、在所有人类冲突的戏码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把精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

5、如果你不能把对手打败,那就和对手联合(联想到最近的国内市场……)。

6、垄断企业的特性:

a、专利技术:最明确的方法是创造全新的事物;如果你能做到十倍好,你就可以避开竞争;你也可以通过出众的综合设计做出十倍改进。

b、网络效应:除非你的产品在网络群组规模尚小时对初期用户已具有价值,否则无法受到网络效应。

c、品牌优势:一家公司最显而易见的垄断是对自己品牌的垄断。

7、“破坏”最近已经被曲解为形容所谓新事物、新趋势而沾沾自喜的流行词。

8、成功的企业建立与开放却未知的秘密上,这秘密关乎世界如何运作。

9、时间是最宝贵的资产,将时间浪费在不能长久合作的人身上得不偿失。

10、把公司推销给媒体是推销给其他人的前提。

11、任何机器之间的显著差别意味着,和计算机合作得到的成果远高于和人交易得到的成果……计算机是工具,而不是竞争对手。

12、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布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作者:dimplezhou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f3a81b244155

來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1-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