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一过的乌镇

匆匆一过的乌镇_第1张图片
摄影:益安

文/益安


 注:此乌镇,是指乌镇的东栅。


车子到乌镇,还不是我要看的乌镇。 发了条朋友圈说,没想到第一次来乌镇,居然是为了工作。

 江南流水,古镇人家曾是我旅行中的计划。 从同里,到南浔,再到西塘,我大约是要准备充足了,或者,仅仅是偶然的一念而起,立刻背包前往。

去那儿,至少是为了镇子而去。


  天很热。三十余名孩子在景区门口为了拍到此一游的照片乱做一团,与别的游客抢着位置,我心内一阵的焦燥。

我心内纠结的是如何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我抬起头,看青瓦的房顶上竖立的“乌镇”这两个字。历史之中存留下的宫殿楼阁,或是将相庙宇城为景点也就罢了,谁曾想过,曾是寻常百姓人家,到现在竟然也成了外人观光游览之处。检票左右环绕的房屋与门口的栏杆让我有一种要进入公园的感觉。

然后走进去,就是局促感。虽然一眼就看到了竹林小路,看到了流水拱桥,我还是难以排挤空间里面的压迫。至少在此时,它不过是另一个大一号的园林。

导游在讲解,而孩子们,倒底还是孩子们,这些地方对他们来说,远不如昨天的迪士尼有吸引力。


在很早就听说过乌镇。多年以前,我媳妇儿在暑假还特意慕名去过那里,那时拍的照片也不知存下来没有。乌镇对于年轻人来说,总是有些文艺气息。但在我旅行的计划里,每次选择古镇却偏偏与它错过。人与物啊,总也是有一个缘分在里面。

若再迟一些,我已经计划要去了。我不去理会网上很多人说古镇被开发过度这样的描述。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或是明年,我肯定会孤身前往。我想大概是冬天吧。

所以当工作计划中,有乌镇这一站时,我反倒没有惊喜。

就如此刻,我看着镇中寥寥行人,忽然有一些失落。


虽然局促感随着远离景区大门而慢慢消退。临水的房屋标致性的解释着江南建筑风情,但空间里面又开始弥漫着腐旧的气息。像是无人擦拭的旧物,灰尘落了一层又一层。

这种气息是来自目及所处,一扇一扇关着的门窗,是拒人门外的无奈。这儿的住户仿佛弃家而去,再无归期。我为以,应是店铺林立,像西塘的烟雨长廊一样,繁华似锦,家家开门迎客。


偶尔的,也有几个开着窗,里面坐一个人,是还没有离去的居民吧。除此之外,再有开门的,就是门票上固有的纪念馆。

我此行,是为了拍一组以乌镇为背景的人物海报照片。我撇开团队,快步向前走,去寻找可拍摄之处。只有拐角一家营业的店面找回一些生气。 我坐在里面,点了一杯冰豆粥,可是我却没有坐下来慢慢品尝的心情。

出了店,看前方,原来已经走到头了。


于是折回到蓝印花布的展馆内,我开始拍照。


整个人都在赶时间的状态。小桥流水在眼前倏乎闪过,以至于到后来,我想不起任何一座桥的样子。 我在廊下与街道之间穿梭奔跑,取景,恍惚之间,阳光不是那么烈了。


歇息的片刻,我问导游,为什么乌镇没有一点生气?

她说,好些地居民都搬走了啊,这儿看着好冷清的样子。

我说,原来乌镇是这个样子。连一家客栈都没有。

她说,那些都是在西栅啊。会热闹一些。

后来,我在网上查西栅的资料,图片都与东栅混了,或许,只有我去过一次,才会看到真正的样子。也有人说起东栅的好,但在今天,已没有留给我更多的时间。

我不知道有一天这儿的居民会不会全部搬空,只留下紧闭的门窗作为文物供后人观赏。



天色晚了。我还在拍照。少有游客的东栅景区内清冷静谧。在那时,以及在后来,我试图想去触摸乌镇的气息,很失望,都没有了。

我想,我来的不是时候吧,而且又非是为了看它。 工作的劳累与匆忙让它只是成为我脚下的一个坐标点。来时,阳光刺眼,我看不清它,走时,天要黑了,它成了模糊的一团。


后来,我从拍下的照片中,去看人物后面的乌镇。那些桥,那些水,那些建筑都是陌生的。仿佛我不曾来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匆匆一过的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