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下乡,是在六一儿童节前夕。这个季节,北京都妥妥地穿短袖了,高原还是春寒料峭。当我穿着一件衬衣和风衣,脚踩一双高跟鞋出现在那个说要带我下乡的老记者面前时,他惊讶地望着我说:你就穿这个?
我奇怪地说:是啊,这就是我平时穿的啊,咋了?
老记者答:喔喔,没咋,那咱们走吧。
到了藏区乡下,才发现自己穿得多傻逼。
人家藏民穿着很厚的藏袍,汉民穿着棉衣,老记者穿着冲锋衣,我却穿着两层单,在风中冻成狗。
住在县政府招待所里,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暖气。想用水了,就去找服务员——两个藏族姑娘,去挑一桶回来。没有肥皂,也没有任何洗漱用品。冷了,就把自己缩进被窝,这是唯一的取暖方式。
第二天一早去一户藏民家中采访。这户人家很穷,房子只有一间,掉牙漏口的,一进屋里面黑乎乎一片,家徒四壁。中年母亲带着女儿去山上挖虫草了,三四岁的男孩和爸爸在家。小男孩穿着黑乎乎的衣服,估计已经很多年没有洗过了,袖子因为常擦鼻涕,倒有几分光亮。脸和头发脏兮兮的,已经看不出皮肤原有的颜色了。瞅着这男孩怪可怜的,我慈爱地摸了摸他的头,然后望着自己瞬间变得黑乎乎又涩巴巴的手心,欲哭无泪。
出门后我偷偷地搓手心,想把灰搓掉。老记者看到了,打趣我:谁叫你摸的,这里的藏民一生很少洗澡。一想也是,高寒地区,又没个自来水、热水器啥的,洗澡也确实够挑战的。
后来听到村长说,小男孩的姐姐跟着妈妈在山上挖虫草,我很感兴趣,毕竟还没见过虫草是个啥东西呢,我说我想去山上看看他们怎么挖虫草。
好奇害死猫。
老记者让村长带着我上山。我一看那山的高度我就后悔了,自己的家乡有山有海,印象中山都是只有两三百米高,样子温婉可人。燃鹅!这里的山——真!的!好!高!
用高耸入云形容不为过。山脚下还是阳光明媚,山顶上云雾缭绕,竟然在下雪。
但自己提出的采访,含着泪也要上去做完啊。
老村长开着摩托车,载着我一颠一颠地骑过山脚的路,时不时还得下车推着摩托车走,因为路大多不平坦。
摩托车淌过一条河,溅起的大水花打湿了我的高跟鞋,脚全湿透了。那水冷得像老妖洞里流出来的,那清冽,真叫一个彻骨。我冻得上牙碰下牙,拼命吃老村长豆腐,身子与他的棉衣紧紧相拥。
还没暖和够呢,老村长停了下来。义正言辞地对我说:好了,摩托车只能到这了,剩下的山路,你自己爬吧。
纳尼?我穿的可是高跟鞋啊!
得亏我那时候还年轻啊,愣是穿着高跟鞋一步一步爬到了山顶,找到了他们。
山顶上云雾缭绕,下着不大的雪豆子,顿时感觉自己仿佛到达了什么仙境,不过这仙境也太冷了点啊。
她们娘俩教我怎么识别虫草。虫草只露出草原的地皮一点点,隐藏在草丛中间,非常难找。冬天是虫子,夏天就是草,只有是草的时候才能找到。下手要稳准狠,一把拔不出来,它就长腿跑掉了,原地就再也找不到那棵虫草了。感觉和神话里讲的人参似的,一把拔不出来就会长腿跑掉。拔的时候还要讲究力度,否则一拔就拔断了,断了的虫草就卖不上好价钱。
为了赚钱,很多藏民会把断了的虫草用细铁丝从中间穿上,外表看不出来,实际上都是断了的虫草,而且铁丝压秤,在虫草价格被炒到飞起,一两就好几百的当时,这个方法被广泛运用。
以前,虫草价格还没有那么让人咋舌,大草原上遍地都是,卖不上价钱自然也没人去挖,牛羊吃草的时候,顺带也会把虫草吃进去。所以老记者开玩笑地说:那里的牛羊,吃的是冬虫夏草,喝的是昆仑雪水,拉的都是六味地黄丸!
这个虫草倒也奇怪,草原上不是处处都有好草,有的山坡草多质量又好,有的山坡草又稀薄质量又不好,而虫草偏偏是长在草不好的山坡上。村民分草场的时候,都愿意分到草场好的山坡,牛羊吃的好,多长点肉,自然就能卖个好价钱。没成想,短短几年,虫草价格被人为地炒高,原来分到草不好的山坡上的藏民,一下子靠虫草就发了家,其他藏民就红了眼,要求重新分配操场。据老记者说,那地方民风彪悍,没有什么法理概念,也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没能重新分配草场的话就一个字:打!
自行脑补了一下威武雄壮的藏族汉子在草原上火拼的情景,打了个哆嗦。
不过,这都是我第一次下乡时听来的。后来下乡,每次都是带着采访任务,很少问及虫草的事情了。加上不会藏语,确实沟通很困难,问完该问的,就很少闲聊。很多当地藏民,汉语说得和歪果仁差不多,倒是藏族小孩子因为学校有汉语课,汉语的听说读写普遍比大人好。
价格炒的如此之高,那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到底有多少呢?度娘是这样解释的:
冬虫夏草又名虫草,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其营养成分高于人参,可入药,也可食用,是上乘的佳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冬虫夏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咯血,盗汗,肾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神经衰弱及化疗、放疗后的红细胞下降都有疗效。
至于疗效到底有没有传说的这么好,就不得而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