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规律,提高标准,快速成长——8.1@易仁永澄 知识管理分享会

一、课程内容


(一)课程目的和目标

如何把握一个规律,快速成为知识管理达人
目的:把握规律,精准解决痛点,加速成为知识管理者。
目标:知识掌握六层次中的——理解,知道知识管理的层次,找到自己的定位
受众:知识工作者(体力工作者除外)、知识管理爱好者、通过知识型IP变现价值的人。

知识掌握的六个层次
知晓、理解、使用、应用、评估、创新
标准不同,投入的资源不同,获得的成果不同。

(二)规律原理

1、知识管理的层次

规律:道术器 正心取势明道优术利器

最低层次:器——关注工具,认为自己做不好是因为工具不好
较低层次:术——关注收集、存储、分类 不知道如何分类(什么都想要),是一种穷人思维模式,稀缺
较高层次:术——关注消化、积累、体系
最高层次:道——关注目的和意图

把握规律,提高标准,快速成长——8.1@易仁永澄 知识管理分享会_第1张图片
规律.jpg

2、知识管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关注信息源,以输入为导向
关注兴趣、方法、工具,如如何分类、给文件夹命名、使用什么软件等。
推荐书籍:《你的知识需要管理》田志刚老师

第二阶段
关注架构,以体系为导向
关注体系和展示
痛点:感觉体系如果不及时维护,就变成了累赘。

第三阶段 关注价值,以输出为导向
个人成长领域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价值
财富语言: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即“我的价值如何提供给他人?”

把握规律,提高标准,快速成长——8.1@易仁永澄 知识管理分享会_第2张图片
阶段.jpg

知识管理是有规律的,有阶段的,你必然会遇到你现在这个阶段的问题。
在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很多痛点。

在当下的知识管理中,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最大的痛点:低效地折腾
任何一种成长中都有一种隐藏的痛点,叫低效地折腾
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了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手段目标化)
咨询的工具 5个why:你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呢
PKS问题管理模型: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就拼命投放解决方案

(三)使用方法

例子:螃蟹和小汽车赛跑
两种成长速度
一种先快后慢:遇到有很多麻烦的问题时,先解决简单的事情,能将小问题整合成一些体系。以知识管理为例,用了几天工具,觉得不错,就开始实战。然而层次很难提升。
一种先慢后快:不用着急,成长要慢慢来,持续做。想清楚目的、意义、目标,然后扎扎实实地学习。
互联网暴力学习时代,很容易停留在浅层的、零碎的、不系统的学习状态

你期待成为哪个层次的知识管理者
你期待采用哪种速率的成长方式?

把握规律,提高标准,快速成长——8.1@易仁永澄 知识管理分享会_第3张图片
方法.jpg

本质导向:以价值积累和应用为导向的知识管理
标准设定:你设定的标准决定这你的人生

标准分四种:
1、不得不做
2、拿来按照要求做完
3、做到最好,保质保量,超出预期

        4、自己做在前面,不用老板要求

作品声音:想清楚,做到底,出成果,有作品。每个人都可以输出,而不是我还要学习学习积累积累才能怎么样。

第一种成果,是你努力获得的成果
第二种成果,是你获得成果的方法

二、感受


1、明确知识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知识管理的三阶段和前几天药山大神分享的三阶段基本一致,可见大神们的看法还是基本一致的。可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看待问题的层次遍趋近于统一。药山大神的分享更侧重于解读每一个阶段,分析框架、体系和系统的不同;易仁永澄的分享更侧重于知识管理的本质,以及如何让知识管理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价值。对一个教授来说,可能是需要一个完整的、完美的知识管理系统,然而对更多的普通人来说,一定要谨防手段目标化,要明白,“为什么我要建立知识管理系统?”

我个人认为,越是完备的系统,在构建和维护时,需要花费的精力也就越多。所以,表面上或者他人的完美的系统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最合适的么?是有助于我们价值提升的么?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来做知识管理系统的?对于我个人来说,我爱看书,各种各样的,只要是感兴趣的就喜欢。但是看完就忘这事比较讨厌。所以知识管理系统更偏向于对书摘和书评的管理,方便自己及时回看,在需要调用资料时能及时调用就可以了。现在看来,目前的体系还是够用的。但是层次太多,找书评和书摘很麻烦。下一步要利用标签对这个问题处理一下。

2、为什么我总觉得我成长地比较慢?大概就是因为我设定的标准不够高!

想想近来真是参加不少活动了,海比特,分身术,问题管理等等等等,但是自我要求不够高,每次听完课再做完笔记就自我感觉良好了。所以看着越来越多的小伙伴成长起来了,自己还在那费解:诶,为啥他成长地这么快!仔细想想,自己对大多数课程都只停留在理解和使用的层次上。以问题管理来说吧,今早在京东发现,自己昨晚买的东西降价了,愤怒的小我又出现了。在郁闷了一个小时之后,才想起来,说好的自我察觉呢?你的小我为什么要生气?

这样看来自己还远远未达到应用的标准,评估和创新看起来怕怕的,我决定暂且以应用来作为标准,再在情绪管理——我认为我目前急需提高的领域——中不断实践,以期能达到评估和创新的标准。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握规律,提高标准,快速成长——8.1@易仁永澄 知识管理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