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提默·J.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复读笔记180616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1.5.1阅读时不能保持清醒,可能造成无法完成我们的阅读目标、造成我们没有读过那本书一样,出现不能保持清醒的原因,作者认为是读者不知道如何做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

1.5.2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是:(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1.5.3让书成为你的一部分和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是同一件事,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是要坚持把读书笔记写下来。

1.5.4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2.6.1分析阅读的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如何运用这个规则呢?要先检视这本书——用检视阅读先浏览一遍。读读书名、副标题、目录,然后最少要看看作者的序言、摘要介绍及索引。

2.6.2阅读书名很重要,但还不够。除非你能在心中有一个分类的标准,否则世上再清楚的书名,再详尽的目录、前言,对你也没什么。(主要的分类法,一种是虚构的小说类,另一种是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在论说性的书籍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将历史从哲学中分类出来,也可以将这二者从科学与数学中区分出来)。

2.6.3简单来说,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法,就像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法一样,不同的课程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书本与阅读者之间的关系,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因此,既然书本所要传达给我们的知识不同,对我们的指导方式也会不同。如果我们要跟随这些书本的指导,那就应该学习以适当的态度来阅读不同的书。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2.7.1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2.7.2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是: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第三个规则可以说成是: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2.7.3两个提醒:首先,一位作者好的作者,会经常想要帮助你整理出他书中的重点。尽管如此,当你要求读者择要说出一本书的重点时,大多数人都会一脸茫然。一个原因是今天的人们普遍不会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自己,另一个原因,则是他们忽视了阅读的这一条规则。当然,这也说明太多读者根本就不注意作者的前言,也不注意书名,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其次,是要小心,不要把我们提供给你的那些书的重点摘要,当作是它们绝对又唯一的说明。

2.7.4为一本书拟大纲的技巧:依照第三个规则,将内容大纲排列如下:(1)作者将全书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三部分谈的是别的事,第四部分则是另外的观点,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2)第一个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阶段,作者有四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第三个重点是C,第四个重点是D等等。

2.7.5除非你遵循规则三——要求你说明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否则就没有办法有效地运用规则二——要求你作全书的重点摘要。

2.7.6第四个规则可以说是: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都是有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许多答案。

第八章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2.8.1规则五,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要注意到这个规则共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找出重要单字,那些举足轻重的单字。第二部分是确认这些单字在使用时的最精确的意义。

2.8.2找出关键字: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字就是那些让你头痛的字。这些字很可能对作者来说也很重要。

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2.9.1第六个规则可以说是: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这是你必须知道句子在说什么的另一种说法)。第七个规则是: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2.9.2“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是测验你懂不懂一个句子的主旨的最佳方法。另一个测验可以看出你是否了解句中的主旨。你能不能举出一个自己所经历过的主旨所形容的经验,或与主旨有某种相关的经验?

2.9.3第七个规则可以有另一个公式: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但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你就要去架构出来。你要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以及其组成的论述。

2.9.4分析阅读技巧的最后一部分就是: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

第十章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

2.10.1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没有自我期许的读者没法达到这个要求,也不可能作到分析或诠释一本书。他不但没花心力去理解一本书,甚至根本将书搁在一边,忘个一干二净。这比不会赞赏一本书还糟,因为他对这本书根本无可奉告。

2.10.2受教或是能学习是一种极为主动的美德。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动自发地运用独立的判断力,他根本就不可能学习到任何东西。或许他可以受训练,却不能受教。因此,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这样的读者在最后终于能对一本书提出回应,对于作者所讨论的问题,会努力整理出自己的想法。

2.10.3第九个阅读规则:除非你听清楚了,也确定自己了解了,否则就不要回话(暂缓评论的重要性)。即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上述三种意见代表了所有的评论立场。不要弄错了,以为所谓评论就是要不同意对方的说法,这是不对的。

2.10.4阅读的规则十: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要知道所谓的赢只在于增进知识,而不是将对方打败,故争强好辩是毫无益处的。

2.10.5化解争议:首先要求你就真正的知识与个人的意见作出区别。还要相信就知识而言,这个争议的议题是可以解决的(一个读者如果不能区别出知识的理论说明与个人观点的阐述,那他就无法从阅读中学到东西,读者要就真正的知识与他个人观点以及作者个人观点之不同之处,作出区分;其次,也是规则十一,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2.10.6批评式阅读的条件总结【第一: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第二:恳请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第三: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个规则再进一步的话,就是要求读者要为自己不同的意见找到理论基础,这样这个议题才不只是被说出来,而且会解释清楚。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2.11.1一个读者所能说的第一件事是他读懂了,或是他没读懂。事实上,他必须先说自己懂了,这样才能说更多的话。如果他没懂,就应该心平气和地回头重新研究这本书。当你透过对一本书的诠释理解(首先你得懂),与作者达成了共识之后,才可以决定同意他的论点,或是不同意他的立场。

2.11.2反对作者文章的几个理由:(1)作者的知识不足。(2)作者的知识有错误。(3)作者不合逻辑——你作者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4)作者的分析不够完整。

2.11.3分析阅读的汇总,看kindle书中的2648/7419页。总结的非常好(手机kindle屏幕太小,反而没有原总结效果好,故未摘录在笔记中)。

第十二章  辅助阅读

2.12.1在按照阅读的规则尽力将一本书读完之后,却还是有一部分不懂或全部都不懂时,就应该要找外在的帮助了。主要从以下方面寻找帮助:第一,相关经验。第二,其他的书。第三,导论与摘要。第四,工具书。

2.12.2要怎样才能知道你是否适当地运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你读懂一本书呢?最确定的测验方式就是我们讨论过的方式,跟测验你的理解力一样,问问你自己:在你觉得自己了解了的某一点上,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来?

2.12.3看诠释或导读手册之前,应该先看整本书再看诠释或导读。如果你已经看过全书,知道这些导读如果有错,是错在哪里,那么这样的导读就不会对你造成伤害。但是如果你完全依赖这样的书,根本没读过原书,你的麻烦就大了。

2.12.4如何运用工具书?首先你必须有一些想法,不管是多模糊的想法,那就是你想要知道些什么;其次,你一定要知道在哪里找到你要找的答案;再次,你必须要知道这本工具书是怎么组织的(只有当你知道一本工具书能回答哪类问题,不能回答哪一类问题时,这本工具书对你才是有用的);第四个条件就是:你必须知道你想要找的是什么,在哪一种工具书中能找到这样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莫提默·J.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复读笔记18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