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是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公映二十周年纪念。女兒是九十后,这部电影从来沒有看过,但她答应了在某網站写一篇电影二十周年的评论。难得的是从家里的“万能盒子”找到了这套电影,反正周末閒来无事,便趁个热闹在家里跟女兒一起看,打算今天她写篇英文评论,我在也凑合发布一篇中文文章,也算是“亲子活动”的另类方式!

相信九十后的小伙伴们未必看过,但这部绝对是以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电影中的經典。只看Steven Spielberg 导演,Tom Hanks主演,还有当时初出茅庐的Matt Damon这陣容便是質量和票房保证。当年电影被提名十一项Oscars, Spielberg 憑此片榮獲最佳导演,並獲得最佳攝影,最佳音响,最佳电影剪辑,最佳音效剪辑等獎項,可惜最佳影片卻在一遍爭议声之下敗給当年另一名作Shakespeare in Love!当年全球总票房排行第二,並創有史以來二战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这纪录直至2017年才被Dunkirk 打破!

那么电影的故事内容是什么?其实电影主线很简单:电影以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为背景,講述二等兵James Ryan (Matt Damon饰演)三名兄长在战场中相繼阵亡,瑞恩是家中四兄弟的老四,卻在空降诺曼底时错误降落到德軍前线的后方,不知所踪。美国作战总指揮得知此事后,便作出最高指令派遣一支八人特别分队,由剛成功登陆诺曼底的John Miller 上尉(Tom Hanks 饰演)带领,冒险穿越德军占领地带,务求要將瑞恩安全带离战場。整个故事便从John Miller 登陆,被派遣任务,然后死里逃生穿起危险地带,排除万难找到瑞恩。但瑞恩卻堅持留在战場,繼续執行任务死守一条重要的橋樑。Miller分队只好也留下跟瑞恩並肩作战,Miller及大部分队员壯烈犠牲,最后一刻缓军趕到,瑞恩成功獲救!

电影最經典的片段首推开場长达二十多分钟的诺曼底登陆战,这应该是史上最长,最血腥,最震撼的片段,把战埸上的残酷,子弹横飞,炮弹如雨,士兵们生死一线,既怕得要命但又奮不顾身的場面完全展现出来。影片的摄影,音效要记首功,还记得当年在电影院里像身歷其境的体验,这次在家里看效果便明显大打折扣了。但尽管如此,女兒还是看得惊呼连连,有一半时间以手掩面!

片末重头戏是死守橋樑的废墟巷战。当时觉得精彩万分,但之后这样的巷战在其他电影也频繁出现,其中有表表者如Black Hawk Down, 或最近的国產电影如战狼2,红海行动等等,相比之下现在重看便觉得略显简單了。

中段戏有点冗长,但电影的主题也正好在这段經歷显示出来。其中最具爭议性的莫过于“八个救一个”的决定是否正确,分队是否应该不顾自己生命来完成任务?电影开場时描述Ryan兄弟的母亲在接到三个兒子死讯时当場暈倒了,总指挥在接到消息后为了不让这不幸的母亲加倍傷心,毅然下了特别任务的决定。这当中也应该有以大局为重,激励士气的考虑,对于为国賣命的將士们是最大的心理支柱,如果行动成功对整体士气有无可估计的作用。所以不管是从人道或战略的角度,总指挥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

但负责執行的士兵们又怎样想?过程中有成员質疑这个大兵有什么特別,他是否值得去救?毕竟他们对Ryan一无所知,他在那里,甚至現在是生是死都不清楚。要八个人九死一生地穿过敵方陣營去完成这看似荒謬的任务是否值得呢?其实他們大可阳奉阴違,隨便搜索一下便可交差了。但这时帶領的上尉John Miller說,他本來是个英语教師,沒想过參加战爭,也不管Ryan是谁,只知道最重要的是打贏战爭,而胜利取决于將士们服从命令,完成任务。

瑞恩又怎么想呢?他也堅持于服从命令,完成守橋任务,不肯离队。这样瑞恩及拯救队伍便陷入兩难的局面,究竟是服从新命令离开,还是堅持原有命令死守?最后队伍选擇留下來,既執行自己的任务保護大兵,又可幫助他完成守橋任务,算是找到了兩全其美的办法。

从总指挥,到上尉及其成员,到大兵瑞恩,他們都有同一信念,便是尽所有努力战胜。下决定者以大局為重,尽管难免有更多犧牲,執行者亦深信只要自己緊守崗位,完成任务,尽管犠牲自己性命,最后胜利始終会到來的!

电影的战爭場面充分展現了战爭的殘酷和非人性化的杀戮,但从总指挥的决定,拯救队伍的心路歷程和瑞恩的最后抉擇卻反映了非常人性的一面。这应該是电影难能可贵之处,成为經典絕非僥幸!

其实我们真是幸福的一代,在我们成长中沒有經歷大規模战爭,也不需要像上尉或大兵们面对人性的殘酷考验。但正因为如此,在現今商业社会中还有多少領导能为下屬作出非商业利益但人性化的决定?又有多少執行者堅信緊守崗位完成任务而不是阳奉阴違,只求个人利益敷衍了事?难道真的是“時穷节乃见”,乱世才出英雄,要經歷一場大災难人性美好的一面才显露出來?

你可能感兴趣的:(拯救大兵瑞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