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析

怪不得说,人的终极命题是我是谁? 原来,我们一直活着,只是活着。从来不曾知道自己在干嘛。从来不曾真正审视自己,倾听过自己的声音,更别说内心最真实、最真切的想法了。

《我是谁》的观点是每一个意象的出现都不是平白无故,都有着特定出现的原因和理由。我的理解是,每一个人的认知体系其实就像是一个电脑程序。外界输入的信息是固定值A,但每个个体的处理程序处理后,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个体脑海中的觉知就变为B或C或D。故也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说法之来。所以,就算是不同的事物、时间、情境等进入脑海中,但个体大脑程序处理方式是一样的。所以给人的感受最终也是一样的。那么要改变人的感受,就要认清事物的本身,或者原事物A输入时改变对事物的认知于感受。这相当于是程序的重造和改写。

此外书中还有的观点令我大服赞叹,和认可的便是对中庸的解读。中庸,几乎所有人的看法都是平平就好,甚至于大家林语堂的看法也是一半、一半的意思。但或其实,中庸的解读应当是如于太极阴阳的转变交界处,意是随之变动、变换的意思。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中立,固定折中。其实,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味。

那么这也是要求我们记梦的原因所在,将自己梦境中的场景及意象记录下来,自我进行分析这个意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对这个意象的感受,折射得是自己内心哪一部分的缺失、表现?然后才能去改变意象,改变意象的感受,从而从根本上处理掉自我的内耗和逃避。

上一次有印象的梦,当时有发在群里。当时,阐述得不是很清楚。可是到现在还是没有忘记。离上一次做梦也有一段时间了,现在重新来分析一下这个场景及梦中的一些意象。

当时大概场景是海边的别墅木屋,风景秀丽。走进后,里面却是金属质感,铜墙铁壁一般。或许我心房里,内心深处还是坚硬地,悲观地、消极地。没有像我表面那么阳光、开朗。可是,这个我一直知道,我知道就不是跟别人说得那么乐观、积极向上。那这个场景还想告诉我什么呢?我跟在一个机器式的人后面(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机器人,他以为自己只是改造人,其实他是完完整整的机器人)。脑袋被一个黑盒子套着,钥匙又由他自己保管。天下所有人想要去打开他脑袋,里面有无穷智慧。他自己也好奇,但却说,我直到死也不会打开,因为我对某人有承诺,要保护好我脑袋里的秘密。这到底想要跟我说什么呢?结合之前的一个有印象的场景(自己的眉心处,内视角度感觉到无穷的力量喷涌,白光一直飞速向上涌动)。这几个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想打开自己的大脑智慧,就像我在自学心理学的知识、脑力开发的知识。钥匙在我自己的手里,就是说我要自己去探求、去努力、去坚持。但是,我跟谁的承诺?却让我不去努力、不去坚持?而是沉溺在快乐的游戏中,可我也不是游戏迷,沉迷其中。但就是会涣散注意力和坚持不了。那么,下一次我要引导自己到这个场景,问清楚原因,指引机器人打开自己的大脑。


近期的糟糕情绪的导火索是因为有一个人,因为个人原因称之为B。我跟B聊天很久了(时间很长,但是并没有聊很多,如是在朋友圈存在一般),大概几年了。但是,从没见过面。上周见了一面,就无法自制地一直想着B。但是,我真的只是想念B?在此之前,也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形。其实我对对方并不了解,但是却就对对方有着无尽的幻想,想念对方,渴望对方的爱。这次呢?B没有任何回应,很冷淡,或许B认为我们只是普通朋友。其实这是很正常的认知,情感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儿,但是我却因此陷入无尽的苦痛之中。虽然我自己清楚,我对B的幻想是很美好、很干净、很纯洁。没有掺杂任何杂质的,像是一见钟情。是的,我是表达了自己的一见钟情,但是却因为对方的没有回应而苦恼不已。陷入单相思,甚至引发不良情绪影响自己的心灵秩序。本质上,其实是我对爱的极度渴望,当得不到时,内心潜在阴影便出现。而本身我又是没有任何企图心,纯净美好的眷恋,所以就更加难受。

为什么我对爱会这么渴望?我一直审视自己。虽然我知道自己对某个人的眷恋,实质是对爱的极度渴望。但我对爱为什么会这么渴望?我心中一直是没有答案的。虽然我能想起来我自卑的情绪是来自哪里,但是一直不能解释爱的渴望来自何处?刚才激荡间,我突然想起来一个剪影,就是爸妈要把我从老家带到县城去。但是我不愿意,非常的抗拒,每次寒暑假结束我都是极度抗拒,每次大哭大闹。但最后肯定是不能不去县城的。有三个类似的场景都是我在大哭,不愿意去县城。

我为什么不愿意离开老家?

1. 老家的奶奶无条件愿意宠爱我,而父母会对我有强制的要求。我需要做好一些事,才能博得他们的爱一般。这根本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爱。在于幼童时期对爱的理解变成于我需要付出,你才会爱我。(而又反作用于另一种情绪,我付出而没有回报,那就更加陷入一种极端,恶性循环)。更至于后来学业的关键时期,我明明很想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却每次都会分神,都无法好好坚持学习。怕得也是,付出才有回报,我付出如果没有回报呢?那还不如不付出,不付出没有回报。事后,也可以将理由怪到我没有付出。

2. 县城是住在(特殊)管理房里,内心怕被别人嘲笑,而这也是我成长过程中自卑的由来,又由自卑引发的负面、不自信、消极情结一直羁绊自己更好的成长。其实,说到心底里我还是抗拒、排斥,没能很多的认可和接受自己。

另外,每次被强行带走的场景。这种强制式的剥夺自己舒适环境的体验跟孩子被抢去心爱之物的体验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害怕失去,所以没有安全感,所以极度渴望爱。

而小时候在奶奶家,虽然是小小孙,堂姐大伯都对我很好。但是,我却知道怎样去取悦他们,故从小便有察言观色的能力。因为他们开心了,才会对我好,我才能拥有爱。而另一个印象深刻地场景是,姐姐让我穿着裙子。大概怎样我已经忘了。但是内心就是排斥、抗拒,可还是出于某种原因或其它,忍受了。此处,加上整个人格塑造时期没有一个父亲形象的正面引导。致使于现在的一些“非正常”情感波动。所以,即便在奶奶家,我也还是会被亲戚的认知,而出现换取爱。用我的聪明伶俐,用我的可爱懂事,来得到你们的爱。认知就解读为,我需要付出才有爱,我不付出我就不配有爱,我需要爱。极度渴望。

为什么偏偏这几个场景让我难以忘记,这绝对是有特殊意义的,在我的潜意识里也好,还是在我的深度认知里,肯定有声音想要跟我说。或许我当下的分析并不一定是绝对正确,那么我相对分析了这些原因,接下来在不断的自我探索中,当不同的答案出现的时候,去佐证或去推翻。最终目的是,是为了更好的自己。首先,你得知道自己。再者,你才会更好。

把自己的内心写出来是世上最美妙的事物之一了吧。好像有一个人在默默倾听着你诉说一切,而这个人又是绝对忠实的听众,他懂你的一切,愿包容和接纳你的一切。而往往认真审视自己,写下自己所有的羁绊之后,会发现那些纠结的点、痛苦的情绪能舒缓很多。

而我们在这一步一步的自我分析和尝试之中,让自己人格走向完美。怪不得,当时和老师一同探讨后认为,真正优秀、圆满的人不是那么需要精神慰藉的,就算需要也绝没有常人那么强烈、迫切,更多只是需要一个倾听者。而他们只需要一个鲜活的肉体,毕竟他们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的生物本能。也就是我们认为王思聪绝不是大众认为纨绔子弟,他不过需要大众跳梁小丑的配合,和自己本身的生物性无法改变罢了。

一切源于爱。美好的,是因为爱;丑陋的,也是因为爱。人类最终的圆满不就是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小爱走向大爱。或许这次纠结点的迸发,也是给我的爱,促进我的自我成长与突破。如同当下,我对他的爱,应当还是美好不变的。

永远相信,总有阳光透过最黑暗的骨缝间。晓风,就是这样,会失败、会堕落、会不堪,但总还是会去美好,去爱,相信美好,相信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