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名师学什么(一)

《小学语文老师》杂志2016年第2期的热点话题是“向名师学什么”。栏目的策划人语这样写道:名师们的经验和成长经历,无疑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如何进入这座宝库,发现自己需要的宝藏,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确实需要深入研究探讨。“该栏目共安排了13篇文章。

  1. 王芳老师在《您是一位神奇的花匠》一文中,回顾自己在周一贯老师的影响下由做摘抄开始,逐步养成”爬爬格子“的习惯的故事。
  2. 杨海棠老师在《听于永正老师讲朗读》一文中,写了于老师大病初愈,一行弟子前往老人家中看望,于老师给大家讲授“朗读四大技巧”的故事。
  3. 任永刚老师在《美好的回忆:用“挑选”造句》一文中,记述了贾志敏老师一节二年级语文课上,教学生用“挑选”一词造句这样一个精彩的细节。
  4. 王瑞霞老师在《宛如天籁》一文中,通过王崧舟老师《天籁》一课中几个精彩的片段,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文化品格与文化自觉的名师形象。
  5. 蔡海峰老师在《薛老师公文包里的“三大件”》一文中,记述了薛法根老师公文包里常装的新课程标准、在读的书、笔记本的故事,这”三大件“就是薛老师勤于思考的痕迹、对待思考的态度。
  6. 王亚敏老师在《学名师不仅仅在课堂》一文中,讲述了两个故事:一是,薛法根老师在公开课现场亲自帮着摆桌子,让抢占座位的老师当“嘉宾”;二是,王崧舟老师平易近人与自己交流的一个小故事。
  7. 蒯威老师在《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一文中,通过学习于永正、薛法根、管建刚老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实例展开思考,指出“把握名师课堂教学背后的教学指向,是向他们学习的关键。”
  8. 张远超老师在《跟着管老师奔跑》一文中,记叙了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由模仿管建刚老师“照葫芦画瓢”,到有了自己的作文创新实践,再到敢于对管老师的某些观点“泛嘀咕”的过程。
  9. 方德佺老师在《看“门道”》一文中,讲述了学习评课之道的两条路径:一是,从名师撰写的评析中学;二是,从名师课例赏析中学。
  10. 张文千老师在《装在手机里的名师们》一文中,写出了自己向名师学习的两个办法:一是,通过“优酷”等看名师视频课例;二是,把名师讲座转换成MP3格式,拷进手机里听。
  11. 王林波老师在《做一个不停奔跑的孩子》一文中,讲述了闫学老师为自己的第一本专著写序的故事。
  12. 刘正生老师在《师心不蹈迹》一文中,由齐白石老人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讲起,讲述了自己向名师学习的三条体会:一是,学名师,不能迷失自我;二是,学名师,最好的方法就是蜜蜂酿蜜(博采提炼);三是,学名师,追求学问情怀。
  13. 王郡晓老师在《精彩,来自加倍的努力》一文中,讲述了在边存金老师的指导下成功主持一个儿童文学阅读沙龙的故事,从而使我们记住了边老师的一句话:“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读完这13篇文章,我也在想:“到底向名师学什么”呢?13位老师所讲固然有可取之处,但又觉得他们并没有真正地说到自己的心里。

那么,以我的观点,应该向名师学什么呢?

留个念想,明日细说端详。

(今天听了4节课,上了1节课;明天要听3节课,还要上3节课。确实有点累了,今天不写了,早点休息。也祝大家睡个好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名师学什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