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钢:诺贝尔奖:“无功不封侯”的野性奖项

除却和平奖和文学奖这两个特别不靠谱的奖项之外,诺贝尔奖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只看成果不看人。

特别指出,这里所说的“成果”,不是你一生之中一系列的大小成果都算,而是只看其中一个成果。也就是说,与其说诺贝尔奖是发给个人的,不如说它是发给特定的工作成果的。诺贝尔奖,不是什么“终生成就奖”。

汉初,刘邦立白马之盟,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非功不侯”。不管你多么辛苦,不管你这个人的素质有多高,没立过大功就不能封侯。

“封侯”,是一种充满野性魅力的机制。

在当今这个人人都有好几页简历,整个加拿大技术移民、香港特区身份证都要打分的时代,也许只有诺贝尔奖还保留了这种原始野性。

诺贝尔奖的原则:不管谁最懂,不管谁最牛,甚至不管谁的贡献最“大”,就看是谁做出了关键一步。

所以说诺贝尔奖思维其实是“封侯思维”,是“立功思维”。我国为什么没有本土诺贝尔奖?因为我国过分文明,全面进化到了“素质思维”。

我国汉唐以后,对任用人才的态度,普遍认为“立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素质”才最能说明问题。很多武将斩首无数也当不了大官,反过来说有的文人什么实事没干,靠一篇文章就成了国家重点培养的状元,就好比奥巴马光凭演讲就能拿诺贝尔和平奖一样。

想拿诺贝尔很简单,就是要找世界难题攻关——干出来你就立功受奖,干不出来你就什么都不是。但我国大学里面很多人不愿这么干。他们想的是多发几篇论文、多出几本书,以证明自己的“素质”高。这些人认为,一系列的小成就可以相加变成“大素质”。

所以说,要想研究中国为什么没有本土诺奖,首先要研究中国为什么没有人做世界难题。

除了“素质思维”之外,当然还有别的原因。中国现在搞科研显然是不缺钱。我认为做世界难题的人少的一个原因是与国际的交流不够。如果交流不够,人们就会觉得那些世界难题离自己特别遥远而伸不上手。

有人认为中国的教育不行,培养不出来诺贝尔奖得主。我反对这个看法。如果诺贝尔奖是个“素质奖”,那么教育就很重要;但诺贝尔奖是个“立功封侯奖”。并不是高素质的人去干高级的事儿,而是高级的事儿成就人。

现在国外的各个特别牛的实验室中,往往都有来自大陆的中国年轻人的身影。他们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且还都是应试教育的既得利益者。但他们在这些实验室中的表现并不差。很有可能,其中有些人已经作出了重大的发现,立了大功。也许未来某一天,他们中的某个人会收到来自瑞典的电话。

把他们放到一个能立功的环境中,他们自然就有机会封侯。

反过来说如果你的体制整天奖励的是“素质”,你的院士评选靠的是集腋成裘的“终生成就”,你的整个文化氛围就一定是“素质思维”。瑞典人凭什么给你打电话呢?

以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屠呦呦连诺贝尔奖都能拿,一生中却多次落选院士,这个奇怪的现象。

青蒿素,发现之后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最老派、最正宗的科学研究。给这样的发现颁奖,是诺贝尔奖的光荣传统。

一个社会机制能立得住,不是因为尽善尽美,而是因为—它带来的纷扰和争议最少。中国的“嫡长子继承制”、“科举—高考制”、“军功封侯制”等等,着眼点都不仅仅在于选拔奖励人才,更在于定纷止争。所以,用“素质教育”抵挡“应试教育”,注定无功而返。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维钢:诺贝尔奖:“无功不封侯”的野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