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楞严经浅述(四番显见之世界缘起 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25.楞严经浅述(四番显见之世界缘起 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

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

【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

这一段讲的是五位百法。有一论叫《百法明门论》,是唯识学的一部论。这部论虽然很短,但是它把我们的世法、出世法都简单地概括归纳出来了,一共是一百种。其实你要详说的话,它不是一百种,很多的,它是把它做了一个归纳,为了便于掌握,所以是一百种。其实一百种就够多了,你要真把它弄清楚,也不容易的。

这个“色心诸缘”是讲三个事,一个是讲色法,一个是讲心法,一个是讲缘法,色、心、缘三法。色法在这个《百法明门论》里面讲了多少种?色法十一种,心法是八种(又叫八识心王),诸缘一共有四种缘,有四缘:亲因缘,增上缘,次第缘又叫等无间缘,第四个就是所缘缘。所缘缘又分亲所缘缘,疏所缘缘,这个名相很多的。这个四缘是指生起色法和心法所需要的缘,就是不同的法它需要的缘是不一样的。色法的生起需要两缘,心法的生起需要四缘。四缘就是刚才我说的那四种缘都要具足,两缘就是亲因缘与增上缘就够了,所以说每种法它所需要的缘是不一样的。这个东西就跟我们做事一样,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条件,就跟种庄稼一样,不同的庄稼需要不同的条件,道理是一样的。

  【及心所使。】

这个“心所使”就是指心所有法。在五位百法里,一百个法它是分了五个大类,心所有法就是第三大类。色法是一大类,心法是一大类,心所有法是一大类,三类了。色法十一种,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加一起是七十种了。这个“心所使”就是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还有什么呢?

  还有下面【诸所缘法。】

“诸所缘法”,就是指的第四类,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还有第五类,叫无为法,有六种,加起来一共就是一百种,就是这么来的。也就是说,有为法九十四种,无为法六种,百法就涵盖了有为法和无为法,涵盖了世法与出世法。

佛法把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世间法,一类是出世间法,又叫有为法和无为法。然后再把它细分,又把它细分成五大类,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二十四不相应就是心不相应行法,然后就是无为法,五大类。它用这五大类,把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给涵盖完毕了。

  下面【唯心所现。】

这就是说这五位百法,不管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是“唯心所现”,都是我们这一念心所显现的,所呈现的,所以说这个心是万法之源。不管你是有为法也好,还是无为法也好,都离不开我们这个心的,所以叫心生万法,所以叫唯心所现。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什么?世间的一切万法都是离不开我们的这个心的,都是我们这个心生的,所以说万法不离自心,不能心外求法,要向内参悟自心。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汝身汝心”,你这个身和心都是“妙明真精”,简称妙明真心。这个妙明真心就包括了两个特征,一个特征是“妙”,妙就是清净。“妙湛总持不动尊”,这是《楞严经》上的一个偈颂,妙湛就是非常的微妙清净,湛是清净,这是第一个特征。第二特征是“明”,就是明了,体现了一个照(观照、照见),它是清净照见的。照见就是讲它智慧的一面,清净是讲的定,实际上它定慧圆明。“真精妙心”:简称真心,“真精”就是指那个明,可以照见一切,叫智慧,智慧能照见一切。“妙心”就是前面讲的妙,它是清净的,它是不动的,是讲的它定的一面,所以说它里面具备了定的特征,也具备了慧的特征,它是定慧一体的,所以这个妙明真心是定慧合一的。

为什么我们没有见到?就是你定慧不合一,不要说合一了,就是定也没有,慧也没有,你怎么能看得到?怎么能让真心呈现呢?如果你一定要让真心呈现的话,必须要有定又有慧,那真心不就自然呈现了吗?

这句话是讲的内而身心、外而世界都在我们这个妙明真心当中显现。

11.5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

“云何汝等”,为什么你们遗失了“本妙”?本来湛寂清净,“圆妙明心”,圆满清净,明心前面讲了,就是智慧照见,“宝明妙性”,都是讲这个。它又智慧照见,又清净、湛寂,这个本性、本心。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内而身心、外而世界都在我们妙明真心当中显现,为什么你遗失了这个妙明真心呢?

从这开始往下这一段就是讲的世界是怎么来的,众生是怎么来?就是佛教讲的认识论与发生论。

【认悟中迷。】

因为一切世界身心都在这个妙明真心当中显现,那你为什么不认妙明真心,要“认悟中迷”呢?“认悟中迷”啥意思?它实际上是我们众生的妄想。众生什么妄想啊?就是说众生都容易起心动念,我们众生都有妙明真心,都有佛性,本来就清净圆明、智慧照了一切,它本来就可以照了一切的,你何必再起心动念呢?何必要耍一通聪明呢?

其实人一起心动念就把佛性覆盖了,覆盖了之后就叫无明,“认悟中迷”,就成无明了。我要弄明白一个事,这就是无明。你想弄明白,这个就是无明。无明一起来就跟佛性对立了,妙明真心是没有对立的,它既清净又明了,又清净又照见。你想把它弄明白,无明一起,就跟佛性对立了。

比如我们现在,“我想见佛心,我想见妙明真心”,你想见妙明真心,这个妙明真心就成了所了,是所见的。这个能见就是无明,无明实际上就是能见的,这个佛性就成了所见的了。在你没有学佛之前没这个心,没这个心并不表示你没有无明,那是另外一个状态。刚才说了,“我想起心动念”,这个一起心动念就是无明,那个清净照见就翻成无明了,就跟佛性对立了,佛性就成“所”了,起心动念就是无明就是“能”了,无明就是能,佛性就是所。

我们现在学佛跟原先不同,“我想见佛性”,原先不想见佛性,根本不知道有佛性,这是无明覆盖了。现在你知道我有无明,我知道了我有无明,我想见佛性,我现在想把无明去掉,无明去掉之后,佛性不就现前了吗。这就是学佛跟不学佛的区别。原先是不知道的,现在是知道。无明一起来之后,无明不就成“能”了吗,佛性不就成“所”了,这时候就叫“无明业相”。翻佛性为无明业相,这是我们众生最初的或者最细的一层能所,这是甚深微细的一层能所,“无明业相”。原先这个佛性无能无所,没有能没有所,我们一起心动念,这个就是无明,你一有无明,这个能就产生了,佛性就成所了。这个“所”在《楞严经》里叫“无明业相”。

无明业相就是指的无明覆盖了佛性,成了无明业相。这是第一层能所,最原始的一层能所,最微细的一层能所。

12.1

前面讲四缘:亲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四缘指的是一切万法生起的条件。缘是条件,不同的法生起需要的条件不一样。心法的生起就需要四缘具足,色法的生起相对简单,需要两个缘就够了。

下面这段讲众生世界的来源。怎么来的?就是一念不觉,一念不觉就是无明。只要你一起心动念,无明就起来,这叫一念不觉。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讲:一念妄动,真如不守自性。什么意思?其实就是一念妄动,“真如不守自性”只是一个描述,就是讲的一念妄动,这一动其实就是无明。

无明一动就涉及到“能”,就把佛性覆盖了,佛性就成了无明业相,(无明业相)就跟无明对立了,这是我们对立分别的开始,这是很微细的一层,然后越来越粗,越来越粗。为什么呢?因为“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六粗”翻译就是“六识”,八识→七识→六识,这样慢慢地越来越粗。我们修行是反过去,转六识→七识→八识,最后破无明,认取妙明真心。

我们现在是分析最初那个源头是怎么来的?是由细到粗。修行是反过去,由粗到细,所以修行是回去。无明一妄动,一念妄动就是无明了,佛性就成了无明业相,就对立了。对立之后,因为它是念念妄动的,不是就动那一下,不是只动那一念,是念念妄动,我们这个心就会越来越粗,所以这就叫“一念不觉生三细”。这虚空、世界、众生就来了,由无明妄动形成对立之后,开始形成虚空、众生、世界。

【晦昧为空。】

先讲虚空。虚空怎么来的?就是“晦昧为空”。就是由无明继续妄动,之后就翻无明业相为顽空。顽空就是宇宙混沌状态,书上有类似的描述。宇宙洪荒,就是指的混沌的状态,混沌一片,所以叫“晦昧为空”。“晦”就是隐晦,不明白,“昧”也是不明白,“晦昧”总体来讲就是指的阴暗,不明了、不明白。混沌无知这么一个状态,就是顽空状态,又叫混沌状态。因为我们这个无明是继续动的,是念念动的,接着往下看。

【空晦暗中。结暗为色。】

为什么叫“空晦暗中”?为什么用晦?就是因为无明了,无明就是一种晦昧状态,不明了的状态。不明了就是晦,就是昧。顽空是所,无明是能。无明是能变现的,顽空是所变现的,就是翻无明业相为顽空。所变的顽空与能变的无明,这是第二层能所了。第一层能所是最初的那一念无明和无明业相,第二层能所就到这了,是能变的无明和所变的顽空,虚空就产生了,这是第二层能所。它还没完。

    “空晦暗”,就是顽空与无明,空就是顽空,顽空是所变的,晦暗就是能变的无明。“结暗为色”,这个结就是能变的顽空与所变的无明和合,纠缠在一起。说白了,什么叫能所?能所通俗地讲就是纠缠。如果一个人纠缠不清的话,他就找另一个人纠缠。我们人不是这样嘛,找人纠缠,朋友之间纠缠,朋友不可能天天纠缠,纠缠不够的话,那怎么办?结婚吧,结婚不就是天天纠缠了嘛。能所就是纠缠,就是根尘相对。

    这个纠缠就是“结”,就是纠缠和合,然后就“结暗为色”,“暗”就是顽空跟无明纠缠在一起,就变起“色”,色就是四大,四大一来就是世界。前面是虚空,到这里世界就形成了。“结暗为色”就是世界,四大一起来,就是山河大地,世界就形成了,这一句是讲世界的由来。“三细”,第一细是虚空,就是顽空。第二细就是世界,“结暗为色”,四大一起来,世界就起来了,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四大组成的。还没完,因为无明是不断妄动的,念念妄动、念念生起,下面继续看。

12.2

‌【色杂妄想。】

“色杂”又加上“妄想”,这是指无明,继续不断地无明,无明跟四大又不断的变粗,就加深了妄想,这叫色心结合。“色杂妄想”是四大与妄想结合,简称色心结合。色心结合之后,我们就妄认地水火风四大为我们的身相。身相一起来就是众生,众生就这么来的。又因为他认取的不一样,就变成了十二类生。

《楞严经》后面还会讲十二类生,不同的种类生起的缘是不一样的。像胎卵湿化这几类,比如说胎生,我们人是胎生的,胎生的是坚固妄想。卵生的是叫幽隐妄想,卵要有一个东西包着,就暗,包着不让你看,像鸡蛋、鸭蛋都有一层壳包着,叫幽隐妄想。鸡蛋、鸭蛋外面的一层壳是地大,里面是水大,它以水大为主,一般是夹杂着地大。我们人是以地大为主,但是也都有,其它占的分量比较小。就是说,它(十二类生)以某一大为主,比如以地大为主的话就粗重。我们人为什么粗重,就是因为以地大为主;为什么刚强?以地大为主。不同的大,它的表现特征是不一样的。鬼是以风大为主,它就可以飘来飘去的。如果鬼神来听法,它直接飘过来就可以听了。我们人就不行,是飘不过来的。所以说形态不一样妄想就不一样。妄想不一样,它所结合的四大,以某一个“大”为主也不一样,因此就形成了十二类众生。

【想相为身。】

它认四大为自己的身相,然后再杂一个妄想,之后就形成了众生。虚空、世界、众生都来了,这叫一念不觉生三细,这就是三细。第一细就是顽空(虚空),第二细就是世界,第三细就是众生,到这里五阴六识都具备了。前面“晦昧为空”是第八识,“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这个就是第七识的形成,到“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这里是前六识,包括五阴。因为前六识一形成,五阴色受想行识就都形成了,到这里八识就都具备了。八识具备之后,它还要继续,这个实际上还是属于细的,到这个地方属于第三层能所,实际上已经很粗了,但是跟后面相比还是细的,这叫三细。

【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到这里是指因为有了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前五识,有了这个之后,它就更加不断的去攀缘外尘。有了众生,有了我们这个身体之后,他自然就有了八识、有了六根。有八识有六根自然就攀缘六尘,这里就是讲的这个,一个是“聚缘内摇”,一个是“趣外奔逸”,是一个内一个外。

什么叫“内摇”呢?“内摇”是我们妄识跟外缘六尘结合,它就摇动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不断地去纠缠,我们的妄想是不是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前五根对前五尘,就形成法尘。法尘怎么来的?法尘就是六根对六尘落在心中的影子,这叫六尘缘影。法尘形成之后,在我们的内心不断的起现各种妄想,这叫内摇,妄想翻动。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妄想翻动?即使你晚上回家了,什么事没有,哎,妄想起来了,很多,这就是法尘。这一天到晚的,从早晨到晚上这段你的经历都成法尘了,就在你脑子里开始过,甚至很多天前的,很多年前的那些法尘也都在你脑子里过,在你心中过,过了一遍又一遍,这就是法尘。法尘就是内摇,摇动你的内心,让你的内心摇动不止,这就叫“聚缘内摇”。这是一个内。

还有一个是外,“趣外奔逸”,往外,一个是内在的妄想不停,不断的摇动。一个是因为妄想又驱使着我们向外去追逐、去求取、去索取。你看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各种苦都来了。你出门在外,看见不高兴的人、不高兴的事都来了。国庆节你亲爱的人回来了,过几天又要走了,你要送他,送他到车站,千舍不得,万舍不得,爱别离苦嘛,这都是求不得苦。这就是“趣外奔逸”。一个是内动,一个是外动;一个是让你的心性不得安宁,一个是外面的事情扰乱你的心。这叫“内摇趣外”,然后“昏扰扰相”。

因为“内摇趣外”,这一内一外,就把人给弄昏了,昏头昏脑了,不断地扰动,我们就越来越烦恼。大家想一下是不是啊?我们的经历就是这样的。小孩子从出生到三岁的时候,这段时光是最快乐的。像过去我们小时候,六七岁七八岁才打妄想,现在都提前了,三岁就开始打妄想了,你看,苦啊。一上幼儿园就开始有妄想了,他让父母崩溃,父母也会让他崩溃。他不愿意读书,非让他读书;不会做作业,就逼着他做作业。到上小学一年级就更苦了,他苦,父母也苦,老师也苦。老师叫家长,你以为老师愿意叫家长吗?老师才不愿意叫家长呢,没办法啊。你看,苦啊!他的各种压力就开始起来了。到上了初中就更苦了,更管不了了,两个人弄不过一个人,你弄不了他,他苦其实你也苦,这就叫“昏扰扰相”。一个内一个外,内在的是他的压力,他的妄想,他的烦恼,外在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事情对他的压力,都是这样的。

因为它不断的扰乱我们的内心世界,“以为心性”,他就把这些妄想当做我们的心了,就跟前边一样了,就认妄想心为真,就整天不断的“内摇”,不断的“趣外”。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内摇趣外,趣外内摇,一天到晚不得停息。

刚才这一段是最粗的能所对立,是最粗重的无明。无明妄想跟外在的世界对立,这里面分了几层能所,从最细的那一层算,其实是讲四层能所,一层比一层粗。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返回去,先把最粗的那层能所去掉。

12.3

法尘分两种,一种是生法尘,一种是灭法尘 。什么是灭法尘?灭法尘其实就是内守幽闲,清净之相。那个幽闲之境就是灭法尘,定中独头意识就是灭法尘。散位独头意识就是生法尘。我们学佛首先是要把五俱意识转掉,五俱意识如果转不掉的话,那就太苦了。把五俱意识转掉之后,再把生法尘转掉了,就到了灭法尘:定中独头意识。你就能体会一点清净,到那个幽闲之境,你就能静下心来了。那个是第一层能所。

到了灭法尘这个地方就是第二层能所了,第二层能所就是细的了。你再把这层能所去掉,这个才叫开悟。把灭法尘去掉,把这个幽闲之境去掉,就开悟了。

然后再往上还有更细的法尘,更细的能所对立。从四到一,一直到最后的那个。从前面来说,实际上就是最前面的那一个。从修行来说那是最后的,就是讲的“晦昧为空”前面那句“一念无明”,一念不觉就翻无明,翻无明之后他就覆盖了佛性,就成为无明业相这层能所。无明和无明业相这层能所是最细的那层能所,把这个最细的能所去完了,你就成佛了。

前面“晦昧为空”是讲虚空,顽空的形成。“空晦暗中。结暗为色”是讲世界的形成。“色杂妄想。想相为身”是讲众生的形成。后面讲“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这几句是讲众生百态,就是众生的生活。众生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充满了种种的纷扰,种种的烦恼,这是讲的众生相,众生百态,百态生活就是这样的。

我们通过学习,你知道了我们众生、世界、虚空是怎么来的,是怎么一回事。你明白之后,对我们修行是很有帮助的。你认识到那都是无明,你说众生也好,世界、虚空也好,都是无明来的,都是我们最初的那一念不觉来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念念觉呢?要转这个念?你念转得越好,“昏扰扰相”就越少。

刚才说了,你得先把五俱意识转了,先让心净下来,转生法尘,然后再转灭法尘:清净之境。把那个灭法尘转掉,你就开悟了,就开智慧了。这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层次,就是说把整个意识转了,开智慧了,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步。然后你再往上就容易了,再往上你就知道怎么修了。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你一旦把这个第六意识的妄想心认为是我们的真心,就是认假为真,这叫“一迷为心”。

  “决定惑为色身之内”,就是你认定这个心就在身内。在七处征心里面,佛问:心在哪里啊?阿难毫不犹豫地说在这里。其实不光是阿难,就是问我们,心在哪里?我们是不是也会这么说啊。你真可笑,你怎么那么可笑?心就在我们身上嘛,还用问吗?百分之百都会说心在身内。“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你会认为心在身内。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他不知道色身,我们这个身体,“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就是不知道内而身心,外而世界,都是我们这个妙明真心所显现的。这就是一念不觉,无明妄动的危害性。一念不觉,无明妄动就把妙明真心覆盖了,覆盖之后就太苦了。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这是举例子,因为内而身心,外而世界,本来都是我们妙明真心中物,都是我们妙明真心所显现的,你不认这个妙明真心,你认妄心为真心,这个心就在身内,就比喻“澄清百千大海”,放着大海我们不看。让我们去看大海,观潮嘛,欣赏大海的波澜壮阔。你不去看,你光“唯认一浮沤体”,在这海水里,有堆泡沫、有块烂木头、有片烂树叶,快看快看。美丽的大海你没有看,你光找水泡、烂木头,美丽的海面风光你不去欣赏,光认个烂木头,拍照也拍了几块烂木头,就这个意思。那你说去看大海有什么看头?那没什么看头,你就别去了。

如果你回来一宣传:海有什么好看的?就有点泡沫和几块烂木头,不要看了,不要看了!这就是你认这个假心为真,你不认真心,说的就是我们这个心态。而且“目为全潮”你就看到一块烂木头,这就是海的风光,你还专门写了篇文章,还发到网上去了。美丽的青岛成了这个样子,那就坏了。而且认为“穷尽瀛渤”,你说我都看完了,我在青岛呆了一星期,我把这儿的风光全都看完了,不过就这几块烂木头。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迷中倍人”,啥意思?就是迷惑中的迷惑,颠倒中的颠倒。“如我垂手。等无差别”以正为倒,以倒为正,颠倒了。

“如来说为可怜愍者”,这就是佛说的“可怜愍者”。我们想想自己是不是佛说的可怜愍的人啊?真是这样的。佛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我们其实还看不懂,这不是“迷中倍人”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25.楞严经浅述(四番显见之世界缘起 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