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驿路奇奇
我们总以为,古人记载的东西,现代科学肯定早就研究透了,然而很多真相如果不加以考据,往往会被今人忽视。如此,读古人笔下的文字,特别是涉及我们此前不那么熟悉的领域,仿佛与智者对话,总会在不经意间发掘未曾留意的细节,有如打开未知世界之门,在朝花夕拾中照鉴另一片天地。
2014年,北京故宫出版了浙江人聂璜创作的清代博物学力作《海错图》。2015年,人称“博物达人”的张辰亮开始对书中的生物进行考证;2016—2017年,张辰亮的研究成果先后结集出版,于是,《海错图笔记》和《海错图笔记•贰》相继问世。
2019年,在上一本书出版两年之后,他以匠人般的精神持续打磨,不断寻求突破,要求自己加大物种考证难度,增加研究种类,终于孕育出又一惊艳之作《海错图笔记•叁》,这一本正是今天的主角。
话不多说,直奔主题,本书对于我们这些对博物学的门外汉来说,有哪些看点呢?我总结了四个“好”,诸位且听我一一道来:
好看:海洋生物的颜值令人惊艳
海底世界虽不及陆地世界那样容易接近,它的奇妙却也伴随着人类的不断探索,一点一点被大家熟知。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既能食用,又不乏观赏的之美。
纯色的,花纹的,斑点的……其实,每一种海洋生物都有其炫目的一面。除了上述门类,还有包括珊瑚、海草在内的其他海洋生物,它们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则丝豪不逊色于陆地上的花花草草、鸟兽昆虫。
想起今年夏天在国家海洋博物馆参观时感受到的震撼,每一类生物,都幻化出形态各异或近似的不同种类,其中尤以贝壳和珊瑚最是动人。而印象最深刻的,当属某个展厅门前,一块大大的海百合化石,如同雕刻在石头上的花朵,一笔一划都是自然与历史沉积的印痕。彼时,伫立在化石面前,感慨于自然界的奇妙,那鬼斧神工般的美,非人力所能及。
在《海错图笔记•叁》中,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物种之一是一种叫做“海燕”的生物。在北方并不温暖的海水中,它竟然也能蓬勃生长,而且出落得天生丽质。红蓝相间的色泽,形状似五星的不凡外表,这颜值无可挑剔,难怪时常被用来做视频封面、吸引流量。
至于,我们熟悉的鱼、虾、蟹、珊瑚等等,则遵循了形态大致相同,大小有别的原则。单就颜色而言,珊瑚在灯光映衬下自然最明艳,鱼、虾、蟹的呈现,也让我们在映射平日里博物馆的标本之余,窥见了自然状态下鲜活生命的美好绽放。
好吃:亲自尝一尝才能领略的美味
都说梨子酸不酸,总得亲自尝尝才知道。海鲜是否美味,自然要亲口品尝一番才有发言权。
《海错图笔记•叁》中既有比目鱼这类相对常见的物种,也有不少特定区域的人才可享受到的美食。有的晾晒,或借助自然之力即可成就美味,而另外一些物种,若不是翻阅《随园食单》这类的古籍找寻吃法,或者偶然间探访民间之时,发现了特殊食物的特殊吃法,恐怕很发掘食物的精髓,对食物的考量也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大打折扣。
以鳓鱼为例,腌制的次数不同,烹饪方法不同,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直接吃需要配合白饭,腌制起来较咸,放入肉馅、鸡蛋一起蒸,味道会相对缓和些,而《随园食单》介绍的吃法是配合虾吃,也是上锅蒸,鱼骨会变软,这种吃法造就的美食享受,至今仍旧是苏州人喜闻乐见一道有名的菜——虾子鳓鲞。
在好吃之外,偶尔也会有些插曲,比如鳓鱼兄,有人不小心吃它的刺被卡住,还丧了命,竟然连后世都恨上了它,年年拿捣碎的鳓鱼去祭奠,着实怨气深重。想想吃东西,保持好心情才重要啊,不然会错失很多人间美味。
好玩:文字的画风严谨不乏潮趣
博物学我们虽然不了解,但一切学术的著作大抵都离不开“严谨”二字。张辰亮的考证虽然是基于《海错图》,但相关参考文献比比皆是,《易经》《康熙字典》以及古代较为流行的词典、医术、美食书,甚至迷语书等等无所不包,这让我们在惊叹其阅读量惊人的同时,也对其治学的严谨行心生赞叹。
此外,网友的言论也是其参考资料之一,一方面有理论依据,一方面也不缺乏实战经验,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可谓完美。
正因张辰亮自身对学术的敬畏精神,在谈到聂璜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敢于提出质疑时,他的言谈间是严肃的,也流露出由衷地敬意。
不过,考虑到学术作品普通人读起来难免枯燥,其语言并非一以贯之的严谨风格,而是注入了许多幽默风趣的因素,通过部分词汇的运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比如:在谈到一种叫做“禾虫”的生物时,她把雌性称之为冷美人,雄性称之为暖男,拟人化的手法令人印象深刻,也有兴致继续阅读下去。
在这一段之后,张辰亮详细描绘了雌雄“婚舞”的全过程,为着下一代,雌雄二虫在繁衍后不久便身体干瘪,沉入水底。有些悲壮,读到此处正欲感叹之际,他画风一转,写道:若它们有表情,定会含笑九泉的。让人欣慰之余也不失情趣,悲愤之情瞬间得以化解。
好学:纠正误判,遇见新知,感受微妙
既然写法已经在接地气了,自然是为了知识的“平民化”。纠正一些看似约定俗成的常识的误判,显然也是作者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吃海蟹对孕妇不利""大闸蟹不能与柿子同吃”这类的传言,一传十,十传百,很多时候由不得我们不信。张辰亮的证明方式直接而简单,就是用事实说话,查出出现症状的原因。一方面,提醒人们吃东西要定量,要适可而止,另一方面则不该轻信谣言,要探寻背后的原因。比如,刚巧孕妇对海产品过敏,自然食后会有不适。至于柿子,吃了涩的,即便不与其他食物同食,也会出现不适。自此,谣言自然被破解。
吐故纳新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胸怀。很多新知,即便我们知其然,也未必知其所以然。张辰亮为我们示范了探究之道:蚕与马同气,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有着美丽爱情的传说和马头和蚕头形态近似的考量,不同版本,殊途同归,都是在表述关联性。这样的方式,任何做学问的人都能从中汲取到养分。
启迪:学无止境,一直在路上
其实,书中的亮点何至于此。封面上那只可爱的龙,尽管未必真实存在,却并不影响用治学的方法去追根溯源,探寻一番。
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看了张辰亮的这本书,也许真正沉淀下来的知识点并不如书中呈现的多,但我们却从中学会了更多,那是受益终身的航向:
①广泛阅读,阅读从来都不该有边界,开阔的视野会让你有不一样的见地。
②一部优秀的作品,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的,好的装帧、好的插图,甚至是你曾经的老师,对你有所启迪的朋友,都有一份功劳。
③要勇于挑战自己,不断突破,勇往直前,如此,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此,你读过的书将不仅仅是书,而是阅历的一部分,至于你玩转的学问,自然是融会贯通之后的一条线,而非一盘散沙。
以上,仅作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