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错误的强调具有灾难性的后果

我们对错误的强调具有灾难性的后果。

------鲁道夫.得雷克斯

哈佛大学数学与生物学教授,进化动力学中心主任,马丁•诺瓦克博士在他的著作里这样说到:人类社会要解决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消除饥荒、突破癌症等问题,让基因得以延续从而更好地存于这个伟大的地球上,只有依赖于合作的力量。和哲学家不同,诺瓦克教授是从博弈论的理论入手,运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指数级的运算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而这样的结论,在哲学领域,是所有人的共识。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就已经指出:人生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而追寻社会适应性和安全感。合作,是达成这样的目的的唯一途径。

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出发,如何引导孩子产生合作行为,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社会适应的能力是我们家长要经常思考的问题。

父母们总是担心孩子长大后学不好,养成坏习惯,出现不良人生观,走上歧途。于是我们不断监督孩子,想尽办法预防可能犯的错误,不停地告诫他们,我们过的河比你走的路多。甚至,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被“教育”才能从错误当中吸取经验教训。

那么,孩子到底是怎样学习的呢?

观察是孩子学习的首要方式。

和进行科学研究一样,孩子通过观察,形成自己的假设,试错(实验),再假设,再试错来得出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结论。正是因为这样,孩子认识世界以及认识自己的过程必然意味着不断犯错。从错误中学习,是我们人类学习的重要途径。

批评指责孩子的错误无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及自我价值感。

什么叫自我概念?社会心理学对自我概念是这样定义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对理想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这里的生理状态是身高、体重、相貌等物理特征;心理状态是指的能力、气质、性格、情绪、知识、兴趣、爱好、信念、价值等;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指的是自己的社会定位和社会价值感......)

人的社会适应的过程其实就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形成自我概念并寻找自己的社会定位的过程。

年幼的孩子通过观察来学习并确认自己在家庭及社会中的位置定位,寻找归属感。通过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贡献,孩子对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地位进行了诠释,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认知,行为进行调整。

在儿童还没有发展出通过正确的自我评价的能力来发展自我概念,确认自我价值的时候。他们一般会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发展这样的自我价值感。批评指责意味着负面的评价,这会极大的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批评孩子所犯的错误并不断提醒,强化了孩子的“无能”感。

在成人的世界里,孩子是那么的弱小,和巨人一起生活本身就很容易造成他们的压力。这些巨人比他们速度更快,更有力量,更准确,更聪明;如果,巨人们一再的强调这样的差距,无疑,孩子们会更容易沮丧甚至气馁。批评孩子所犯的错误无疑就是在一遍遍的强调这样的差异。

成人这样做其实是很卑鄙的。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包括我们成人自己。可为什么孩子犯错了,我们就做出一副天塌下了的表情,用极其尖酸刻薄的语言对孩子进行伤害呢?究其原因,不过是孩子太过弱小,没有力量对我们进行还击而已。

不断提醒孩子他所犯的错误,父母其实在不断提醒孩子的无能。如果批评孩子的错误的同时再加上一句“这个孩子从来就是....(后面无数个形容词,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讨人厌,捣蛋,小骗子....)顺便给孩子贴个标签,你会发现,越是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孩子越会变成你不希望的那种样子。这种时候,孩子已经完全放弃了与父母合作,干脆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的“无能”,绝望的自暴自弃,放弃成长了。

从另一个方面讲,批评孩子所犯的错误,是成人对自己“无能”的一种掩饰。

一种成人的“无能”是:当我们因为孩子的错误行为而暴怒甚至惩罚或者打骂孩子的时候,我们其实是为了缓和和掩盖自己的“挫败感”,是为了掩饰我们自己对目前的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的尴尬。

另外一种成人的“无能”是:家长对于自己不能完成的理想感觉无能为力,因而把这种理想强加到了孩子身上。

低自我价值的孩子,他们的安全感和社会的适应能力都非常低。成年后,他们很容易形成心理学家所说的三种不适应社会的人格:进攻型、冷漠型和顺应型。

只有当成人意识到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对孩子“自我概念”“自我价值”的影响,我们才能有意识的注意在生活中多鼓励孩子的勇气。

家长应该通过鼓励来引导孩子发展出合作行为。但同时要明白鼓励和赞美的区别。

什么是鼓励,什么是赞美?鼓励和赞美有什么不同?

有很长一段时间,周围的家长们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要发展孩子的自信就是需要赞美。“我的孩子真聪明!”“我孩子就是厉害!”“你真棒!”

赞美真的能发展孩子的自信吗?有研究表明,被赞美多的孩子害怕尝试,没有勇气挑战。为什么?他们太害怕失败了。因为失败了,就意味着我不聪明了,不棒了。

用心理学的归因理论来解释。当成人引导孩子把成就归因为“不可改变”的比如智商这样的因素。当孩子失败了,孩子会觉得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因为智商没法改变。

如果,父母引导孩子把成功归因为可以改变的因素,比如“勇气”比如“努力程度”等等,孩子就会以成长为目标。所以,我们鼓励是鼓励成长而不应该鼓励结果。“真不错,妈妈看到你能尝试挑战自己的能力,很有勇气”“我很高兴你对学习感兴趣”......

鼓励孩子,而不是赞美,发展孩子成长的内在动力。

面对孩子的错误或者不当行为,我们家长应当怎么办?

不良行为是内心气馁的错误表现。越是行为不当的孩子越是需要我们的帮助。面对孩子的错误或不当行为,我们家长要转变思维,把“孩子的问题”视为“孩子遇到了问题”。

我们要反思自己:孩子形成了什么错误的信念让他感觉自己“无能”?当孩子需要用不当的行为来掩饰自己的“无能”或者想方设法的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时,孩子对于自己在家庭中,学校中的地位和价值感怎么诠释的?我们说了什么话和做了什么事让孩子感觉自己没有价值?

通过忽略错误,把孩子的错误当成他们学习的机会;把不当行为当成孩子向你寻求帮助的呐喊;不断的反思自己养育方法的错误之处;鼓励孩子;永远用正面的语言与孩子沟通;永远关注正面的东西;孩子最终能发展出自己的能力并越来越自信,合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孩子错误的强调具有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