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书札

相信大家在之前应该都把这本书前面的内容都稍作浏览了,而且说的应该都会大同小异,那么在时间不多的情况下看这本书,我就决定直接从后面几个章节开始看了。

全书分有8个大章节,分别是:

注重实践到哲学

注重实践的途径

基本工具

注重实践的偏执

弯曲、或折断

当你编码时

在项目开始之前

注重实践的项目

接下来我到选择是其中的1个章节——“在项目开始之前”。

在项目开始之前

需求之坑

完美,不是在没有什么需要增加、而是在没有什么需要去掉时达到的。

这句话是在本节一开头到时候出现到话语。

那么需求是什么?

书里面到说明是:其为需要完成的某件事情的陈述。然而作为前端,从字面上也就是我的理解了,这里我还没能力进行解读,书中还进行了一些需求文档的建立和规范,有空可以了解下。


解开不可能解开到谜题

解不开的谜题在书里有进行概念性的描述,而我的理解就是它分有两种

其一,客观上绝对性的难题

比如前端方面的几个暂时还未发现解决方法的问题:

通过前端的html、js、css是没办法生成出一张带有格式的图片,类似jpg图片、png图片等,只能通过svg或data-img代码等方式进行绘图,真正生成需要借用其他语言进行处理。

通过前端上述语言也无法对文件进行写入,仅仅只能进行对文件读取。

比较大方面广泛所被认可的是在PC端上IE浏览器低版本的兼容性了,虽然有些兼容能够通过js和css的hacker进行处理,但是有些还是没办法实现的。

其二,主观上先入为主认为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里就得跟产品和设计进行沟通了,在公司也有几年了,然而在系统中心中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几乎没有,即使有也只能在产品审核时进行的一些讨论,以及每周甘特图进度描述上,还有出现问题进行的提问解答,但是这绝对不是所谓的技术上的沟通。

那么,怎么算是技术上的沟通?我认为以一个观点上引导出来的讨论才叫做技术上的沟通。这里有几个关键词:观点、讨论。

观点,首先是一个目的。

讨论,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

产品和设计想要成就一个结果,主观上认为技术方面无法实现,那么就不会与技术沟通,那么也就不会就问题进行记录,这之间三者就不会存在一个值得并且能够进行的讨论,这也就无疾而终了,就像21集和22集中郑秋冬和熊青春身上所发生的事情了。

一定有更容易的方法

然后,有些时候产品和设计有自己的想法过来,从大的方向为了下技术能否实现,那么技术说ok,那么其认为已经有了结果,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你们想的定然比我想到的多了。

因为作为以想象为主的职位的3个职位——运营、产品、设计,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让想象的思维向外扩散,真正的结果往往让作为产品输出的职位——前端和后台吃惊不已,因为一个页面从内容到展现到功能往往比先前多了,或者相对复杂,对于公司现状——项目多、时间短而言,从五个职位上让项目到实现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那么,项目前期和中期的准备,为什么不在产品输出前将多个想法写下,实行3次以内为期不到1个钟从产品到后台/从产品到前端和后台/从设计到前端和后台的讨论,这不是产品到过审,仅仅是让双方进行前期的沟通,互相了解对方要做到什么程度以及能做到什么程度。


等你准备好

是良好到判断,还是拖延

这个标题让我有些难以理解,然后我这里再诠释一下这句话。

项目启动,那么首先我得去先全面的了解这次是要做什么吧。接着我会对这个项目中的难点进行代码构建,从我这边的说法就是demo,从产品说就是原形,从设计说就是草图,从后台说就是“我也不知道了……

挑战

从demo开始之后有好的结果,也有让自己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这里也有两种选择:

一种挑战——换另一种思维或方法继续进行,不能用这个html标签,那么换另一个标签;不能样式进行实现,那么换js实现;这种方法执行起来有些臃肿,尝试使用先进一点的css3代替实现。

另一种,即使合理的沟通,换另一种展现方式、能够让后台进行方法的提供。


规范陷阱

貌似我们并没有什么规范呢?呵呵……

这里有个我自己的看法,并不是一个要求,仅仅是一个建议,当然上一次我的建议让你们在我们开发的部落多了个“技术在线”板块,算是有利有弊,最终结果还是每个人的看法,这里不多说。

那么我想是否统一下代码格式?

· 到底是用空格还是用tab作为代码到缩进方式

· js代码最后面是否加入“;”

· 前端是否应该整理出部分模块(比如多种弹窗、toast的代码)的代码到后端?

· 设计是否做多处地方统一并尽量少的进行弹窗样式的修改

· 页面最终上线是否将js代码、css代码分离成文件形式在页面中进行调用

……


—— (。ì _ í。)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书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