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片一词的出现,从80年代的香港片引入,到目前为止,已有四十年的历史。
从一开始港星和冯小刚的独占贺岁片市场,到后来内地电影百家争鸣,17年的《战狼2》和18年的《红海行动》无疑将贺岁片的热度推向了顶峰,掀起了春节全民观影的狂潮。
就我所在的18线不知名小城市来说,三年前,小镇的人可能连平时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都没有。
可在昨天去下午场的《疯狂的外星人》,容纳200人的数字影院,几乎满座,除去以年轻人为主的主力军,更能看到七八岁的小孩,甚至五六十岁的老人。
也许春节观影已不再只是少数人的娱乐文化活动,它开始慢慢的变成一种仪式,一种附带在春节上的特殊仪式。
◐
今年春节档的四部电影:《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流浪地球》、《新喜剧之王》成为了这几天讨论热度最高的话题,微博热搜轮番上阵,知乎热榜千万级讨论,豆瓣评分成为热议,所有影评人自媒体人开始疯狂的加班写稿。
同样,这也造成了各类电影的口碑迅速两极分化,踩的拼命踩,捧的用力捧,究竟电影是好是坏,大众也被搞得迷迷糊糊,早已失去了判断力。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以下,我以《疯狂的外星人》为例,简要和大家谈一谈。
◐
《疯狂的外星人》是宁浩导演的作品,故事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乡村教师》,由黄渤和沈腾主演。
故事架构比较简单,两个每天做着发财梦的穷屌丝,遇见了一只天降的外太空生物,平静的生活因此被打乱,之后陷入由外太空生物、两个屌丝、西方C国组成的三角矛盾旋涡。
看电影的过程中,全场集中爆笑五六次,我也是笑到肚皮子疼,看完后心情极其舒畅,大过年,乐呵呵看一部电影确实知足了。
但实际的情况是,这部电影是四部电影里评分唯一下了7分的一部,另一部是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
打开豆瓣评价列表,有很多人在刷着“不好笑”“全程冷漠脸”“剧情尴尬到死”
我也不禁发起了许多人心中都有的那句疑问:
“我们看的是同一部电影吗?”
熟悉宁浩的人,都知道他的电影风格,一般是以荒诞喜剧和黑色幽默为主,比如评价颇高的《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手》、《无人区》。
而多线叙事,环形闭环结构,也是其电影的一大亮点,《疯狂的赛车手》上映时曾有人感叹,没想到中国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这是一个属于宁浩的时代。
可见,影迷对宁浩的电影是怀着很高的期望的。
可对比《疯狂的外星人》,无疑少了这些影迷曾经期待和着迷的东西,巨大的反差让影迷开始破口大骂,正如豆瓣第一高赞影评的标题:疯狂的外星人,真不敢相信这是宁浩的作品!
他说的也许没错,但是看完后我心里一阵不舒服,电影或许是存在一些毛病,也确实有一些逻辑硬伤,但是对方口气明显不是在评价一部电影,而像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把这部电影包括导演和一部观众,使劲按在地上摩擦,嘴里还骂着“一群傻逼”。
事实上,早在2009年《疯狂的赛车》上映后,木卫二曾经说过:
宁浩认为多线叙事,人物交叉冲突的探索已经到头了。并且预测以后可能不会再有疯狂系列电影。
摘自2009年木卫二《疯狂的赛车》影评
所以说,这次宁浩突然蹦出来拍摄的疯狂系列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借着前部疯狂电影的口碑来圈钱,算是完成了一直以来观众期待的疯狂三部曲。
另一种可能是,宁浩会尝试新的类型片,加入一些以往不曾有的创新成分,摒弃传统的多线叙事,环形结构。
所以,还指望在这部电影里看到多线叙事是不可能的事。对于高赞影评的那位作者,我只想说,你也许懂电影,但是你不了解宁浩,还没有脑子。
几天前,宁浩本人也在知乎回答了问题“如何评价《疯狂的外星人》”
里面说到:他喜欢刘慈欣作品里黑色和荒诞的部分,想把它提取出来,变成自己的故事。
但实际上,《疯狂的外星人》里荒诞和黑色的成分并没有表现的很好,这点有点略让人失望,至于他所说的“狂妄是最终害死人类的评品质,阶级不该成为划分人高低贵贱的标尺”
宁浩依然想像以前一样,突出底层小人物的悲壮,但实际上这部电影并没有突出这一内核,精神有,但被吵吵闹闹的环境和叙事给淡化了。
宁浩是打算拍一部荒诞喜剧的,可这部电影却更像一部闹剧。
这些才是宁浩这部电影真正的不足之处。
◐
评论区总能看到两拨人的互撕,一方是觉得好笑电影还不错的,一方是觉得尴尬的烂片的,前者讽刺后者假装高尚,后者暗骂前者不懂电影。
其实电影真的就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你觉得好笑的,有人会说自己全程冷漠脸,你觉得感动的,有人或说是电影故意煽情。
有人喜欢就一定有人讨厌,这很正常,但关键在于,有些人在发表观点和作出评价的时候,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总是充满着诋毁和贬低。就好像,我觉垃圾的电影,你却笑的像个傻逼。
喜欢也好,讨厌也罢,看了开心就好,希望我们都是在认真评价一部电影,而不是去突出自己所谓“很懂一部电影”的优越感。
我们不能逼所有人在看《疯狂的外星人》之前,都去把之前的两部疯狂系列电影都看一遍,然后做好功课,明白什么叫荒诞喜剧,什么叫黑色幽默,顺便再了解一下宁浩这个导演是个什么样的人。
春节档电影的口碑两极分化就是这样造成的,一部分人利用自己的知识优越感,极尽所能去贬低导演和电影;一部分挡不住自己对一部电影的喜爱,疯狂的给自己和电影辩护。
例如《飞驰人生》,豆瓣有这样的评价:
但实际上,由很多人最后被感动到哭,去知乎看对这部电影的讨论,最高赞同的回答是对电影故事的解构和其中人物的分析。
“这是一部需要一定年纪的人才能看懂的电影”一句话,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例如《流浪地球》,豆瓣有这样的评价:
但实际上,《流浪地球》已经在三天内通过口碑和票房逆袭,目前排片量占比第一,有人预估票房不会低于40亿。
顺便说一下豆瓣得到高赞23k的那个人的评论,你口中的毫无思考,仅靠煽动和妄想,充满狭隘的家庭纠纷和自我感动的大国情怀,并没有让我觉得你多么厉害和牛逼,反而让我觉得恶心。
你根本不适合看中国的电影,美国科幻电影让你对科幻片有了刻板印象,觉得中国的科幻片就应该像超级英雄电影那样拍。
中国科幻与西方科幻在意识形态最大的区别是:中国人更强调家园的概念,所以《流浪地球》不会像超级英雄那样,靠自己的一己之力拯救了地球,而是会选择一起努力,把地球带走。
最后
说一句以前sir电影里说过的一句话:
电影或许有“低俗”和“高级”之分,但喜欢或讨厌什么电影,决定不了你成为一个“低俗”还是“高级”的人。
不喜欢可以,但求你别诋毁。
PS:春节档四部电影,都值得一看,大家可以按喜好自由选择,没有什么不看后悔系列,也没有什么看了后悔系列,大过年的,图个开心快乐就好。
文 / 了一辛 插图 / 豆瓣 知乎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