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一个聪明人的过度折腾,最终覆灭了一个王朝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存续仅38年。

这个王朝之所以早早覆灭,原因很多,运势和民意都发挥了不少作用。但第二代继任者隋炀帝的过度折腾,肯定是一个主力因素。

隋炀帝作为一代亡国之君,为各种民间野史贡献了丰富的素材。

他工于心计,取悦母后,耍了种种阴谋诡计之后,终于把大哥杨勇拉下马,自己登上了太子宝座。

当伪善的面具被撕开之后,为求自保,他杀父弑君,隋文帝杨坚惨死在仁寿宫。

他贪恋女色,荒淫无道。老子尸骨未寒,就把老爹的女人拉上了自己的龙床。他广纳女色,醉生梦死,沉湎于酒,昼夜宴乐,把一个“色”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隋炀帝的恶行,桩桩件件,留于青史,坐实了他的“昏君”、“暴君”之名。这成了对隋炀帝最为直接的评判。

恶人之所以为恶,是因为恶人多有才。

隋炀帝:一个聪明人的过度折腾,最终覆灭了一个王朝_第1张图片

隋炀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屡立战功,颇有政绩。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对上成功博得父母欢心,对下“沽名钓誉”屡试不爽,不得不说这样的一个人,内心自有城府,不是简单的角色。

隋炀帝继位后,迫不及待地行使皇帝的至高权力,显示自己治理天下的壮志雄心。

隋炀帝一继位,就下令在洛阳修建新的宫城。新的都城仅仅耗费十个月就完工,规模宏大,周长五十余里。为了尽快完工,每个月征调的民夫就达二百多万人。

修建新的宫城,极大地消耗了隋朝的民力。但隋炀帝登场后带给百姓的灾难,这仅仅是开始。

在修建洛阳的同时,隋炀帝不顾天下的承载能力,先后抽调数百万人,修建京杭大运河。

这些庞大工程,已经让百姓叫苦连天,怨声载道。隋炀帝不仅在内政上耗尽民力,在外事上同时开始了好大喜功的“折腾”。

公元609年,隋炀帝出兵平定吐谷浑。

公元612年,隋炀帝首次集结一百一十三万士兵,讨伐高句丽。此次出兵,加上调动的后勤人员,投入的民力达到三百万人。但是隋军惨败。

次年,不甘心受挫的隋炀帝再次发兵讨伐高句丽。

公元614年,隋炀帝第三次出兵高句丽,据称在朝堂上讨论出兵事宜时,朝臣无人敢说话。估计也无人想说话了。这一次隋炀帝面上好看一点,高句丽国王提出求和,隋炀帝趁势撤兵。

面对隋炀帝各种穷尽民力的“折腾”,百姓们再无耐心了。从隋炀帝第一次远征高句丽时,整个隋朝就已经陷入战争的泥沼,再也爬不出来。紧接着,全国陷入动乱,民变四起,隋炀帝对形势束手无策。他最后的皇帝生涯,就是龟缩在江都(现在的扬州),纵情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


隋炀帝:一个聪明人的过度折腾,最终覆灭了一个王朝_第2张图片

为什么说隋炀帝的种种所为是过度折腾民力,但不能说是“瞎”折腾呢?

首先是京杭大运河。隋唐以来,各朝各代治国,都有一个重大的政治议题,就是如何把干燥的北方和潮湿的北方紧密连接在一起,维护国家统治稳定。要加强交流和联系,在古代的技术下,依靠水运方便人口往来和运送物资是最好的办法。

中国主要的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没有天然连接南北的河流。为了把南方丰富的物质资料运往北方,加强南北连接,维护统一,必须依靠人力完成运河修建。修建京杭大运河,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点已是历史公认,无需赘言。

但是这种庞大工程,按照民力的承载极限,估计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虽能福泽后人,但对当时的百姓来说,不啻于是一场灾难。

其次是三征高句丽。继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之后,唐太宗在位后期也发兵远征高句丽,还是无功而返。这个棘手的问题直到唐高宗武后时期才彻底解决。隋唐几代君王为什么如此执着于这个问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当时的朝鲜半岛虽然处在新罗、百济和高句丽并立的“三国时期”,但高句丽已经有隐隐做大之势,成为一个强大的地区性政权,影响到中原王朝在辽东地区的统治和稳定。为了“不遗后世忧”,才会有几代君王执念般地在这个问题上投入大量的军力。

可以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除了好大喜功的心理影响决策,肯定是有明确的政治考虑在内的。只可惜,修建宫殿和京杭大运河已经把民众折腾得苦不堪言,朝廷已经没有实力承担耗资巨大的战事了。要知道,唐太宗后来征伐高句丽时,国内局势要比隋炀帝时期稳定和谐得多,还是因为战事准备工作,引发动乱,唐朝动用数万大军耗时数月才平息了动乱。

隋文帝把江山传给隋炀帝的时候,人口大约有八百九十万户。但杨广种种“野心勃勃的壮举”,使得民众要么死于役,要么死于乱,人口锐减至二百万余户。

在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个人的时候,不怕这个人没有作为,最怕的是这个人太能折腾。

隋炀帝恰巧是这样的一个人。有本事,有欲望,有手段,有精力,有机会,但恰恰不懂量力而行。这个“力”不是自己的力量,而是百姓的力量。

隋炀帝的暴政暴君形象,部分要归功于唐朝初年开国者大力进行各种负面渲染。但这个聪明人不顾现实条件各种过度折腾,还是他身死国灭的主要原因。

隋炀帝的故事给我的启示就是:

人生在于折腾。折腾的人生也许更精彩。可是不顾现实条件的折腾,就是作死。比如,你一年的收入是五万,偶尔花个小两千去买个包包,算是奖励自己。但是花个两万去买个名牌包包,那是败家。

又比如,一家现金准备并不充裕的公司,却耗费十多年的利润总额去撬动一个风险重重的大项目,这不是承担风险,这是把自己当鸡蛋往石头上敲,死相难看。

折腾也要量力而行,不然就会滑向天平的另一端。

你可能感兴趣的:(隋炀帝:一个聪明人的过度折腾,最终覆灭了一个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