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时间去打磨一门手艺

昨天,得知网上的朋友张罗着要开自己的公众号,用于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虽然大家是素未谋面,但感觉很是亲切。我就在公众号上折腾打滚了三个多月,现在的日常事务有点琐碎,最近是把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了。所以,现在我的公众号成了“智识的搬运工”,似乎有点变味了……

然,猛然回想,这种出于兴趣使然的折腾,就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

你有试过用三个月以上的时间,用心去琢磨一件事吗?是否体验过,有那么一个念头,乃至于成了一种“执念”:就是想把这个事情一点点地做完美呢?

我就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一把!这里面,时间跨度不算大,但心态的起伏,处了各种问题的思路策略,有多少次的魂牵梦绕、多少次的考量斟酌、多少次的豁然开朗、多少次的社交互动……除了会在大脑皮层下留有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沟回,还有七十多篇、十万多字的内容沉淀……会渐渐地体察到:

哦,原来,做好一件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当然,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像这周末听张豹博士给我们这些研究生上课。他说,他读博期间,花两三年的时间去大量阅读书籍报刊论文,最终完成了博士论文——从此一生,从那往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再也不会花这么大段的时间去大量阅读、专攻某个细分领域的文章了……

他说得很轻松,我们听着也很乐呵……

欢乐之余,我能感受到他轻松背后的那份幸福、享受,还有,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邃。

因为,真正把自己的心思、不计成本地投入到一件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上——哪怕这事是被压力所逼的——对一个人心态的打磨、锤炼,是没有经历过此类事情的人所无法体验到的。这好比孙悟空在炼丹炉里烧了七天七夜,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这个过程,人的心态,会不断地往返于自我怀疑与自我肯定之间、纠结与不纠结、做这个还是做那个的决定中,最后,还是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有了这样的体验,对于日常的事务,你少了很多没必要的埋怨,多了几分耐心;对于用心做事的人,你会由心而发地多了几分感慨和敬佩;对于未来的自己,你会多几分淡定和从容……

用罗胖4月9日的60秒语音里引用曾鸣教授的一段话,就能非常好地表达我的感悟:

手艺是什么?就是天天做重复做,然后积累出来的认知。这无法言传,只有功夫到了才有。所以,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这叫穿过身体的知识。我创业三年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一点。向着具体的目标,找具体的解决方案,把具体做的事,变成自己的手艺。

这是曾鸣教授谈论企业战略时,认为,手艺是能和科学、艺术(创新)相媲美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推而广之,人生策略上,也可以拿来把玩把玩。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有所欠缺,但你又不知道到底是欠缺点什么,那我强烈建议你来试试这个:
花时间去打磨一门手艺。

至于这种手艺是什么呢?当然不仅限于写点东西。决定做什么前,可以用一个小窍门:用手机或者本子记录你一周下来,最经常出现在你脑海里的想法。统计出现最多的词汇,你就可以朝这那个方向尝试了。比如精通一项运动、研读一门学科、学一种乐器……

说到这里,我这几个方面,都沾着点边呢。

一是运动方面。我现在是有意识地去提升投篮的目中率。详细可参照我以前写的文章《[刻意练习,让高手痴迷的练习》里的套路:围绕着具体的一些点,去重复、重复、再重复。当然,随时留意自己练习的反馈:是哪些点做好了,让目中率提升了呢?又是哪些点没有熟练到位而导致目中率下降的?这里面的因素就有:体力、肘部发力、手腕发力、抓球的力度、呼吸、意念……甚至是环境,不同的篮筐、篮球、不同的队友……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反馈的一部分。大的方向就是:反复问大脑,怎么才能更准呢?

人脑就是这么神奇,它会给你答案的。至于是否有效,就让反复的行动来验证吧。

二是研读一门学科。不得不说,《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特别有吸引力。从2月20日发刊至今,近两个月的学习、我记录了笔记、到做成了课件,拿来给我的学生上课……

花时间去打磨一门手艺_第1张图片
经济学课件部分缩略图

花时间去打磨一门手艺_第2张图片
经济学课笔记

现在,我都有点犯迷糊了,我是个电脑老师呢?还是个经济学学徒呢?

但是,有一点我是非常肯定的。与其让学生去背那么多将要忘记了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倒不如额外学点北京大学薛兆丰老师的地道经济学思维。在我看来,放慢节奏、放下杂念,一笔一笔地去记录、描绘,制作成品,感受着这些流淌着的智慧和见识……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这大抵就是上述心理学家武志红提到的“穿过身体的知识”吧。

三是学一种乐器。妈呀!我也就刚上高一时,羡慕那个弹吉他的男生,拿来把玩了几次,如此而已……这该是我还留有遗憾的地方。暂时不追求过分的完美了……话说,这点可以留着以后,和喜欢的人一起学这手艺……

这是木林的原创作品第074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花时间去打磨一门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