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难就业季肿么办:做好职业规划
一向不看电视的我,偶然看到ccav一条新闻,新闻里称2016年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貌似一部分大学生找工作遇到了困难。
鉴于ccav一贯报喜不报忧,忧也要报成喜的优良传统,今天一反常态报点小忧,我颇为诧异。
看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已经非常严峻,连ccav都报道了,想必实际情况比这更糟吧。
情形怎么样,看看自己身边就知道了,我二姑家的小三子、隔壁邻居的大闺女、刘奶奶的外孙……无一例外都是一本毕业,但现在都还窝在家里啃老呢。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很多人都会骂教育制度:学术不自由、体系陈旧、教法死板、老师照本宣科……这些不用你说,地球人都知道啊,但你能怎么着。就算你天天骂它,它也不会改。原因嘛,你懂的。
那么,你还不如省省力气从自身找找原因,从先进人物身上学点经验来得实在些。
毕竟还是有很多人找到了工作嘛,有些工作还挺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比如电信、石化、税务局、设计院……
为什么他们就能找到呢?
无它,教你两个字:规划。
和找不到工作的相比,这些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更加明确,大学四年也过得更有规划,更准确地说,他们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于准职场人,大学四年就是在为未来自己进入职场做准备。
规划?
“是不是太严肃了?”
“太不浪漫了吧?”
“功利性好强哇!”
“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嘛!”
如果你是富二代、官二代的话,你尽可以如此想,反正躺着都有钱花,随时都有人伺候着,对你来说,职业规划这种事确实太low了。
但如果你不幸生为屌丝二代,父母用砸锅卖铁的血汗钱供你上大学,而你却将大好的时光都浪费在泡妹子、打DOTA、玩扑克上面,到毕业连个工作都找不到,二十好几了还腆着脸靠父母养活,你还有什么资格跟我谈浪漫、功利?
赶紧醒醒吧,骚年!
要想活得好,规划少不了。
二、什么是职业规划?
先上一个度娘的专业解释。
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简称,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包括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四个步骤。
呃,好像太专业了点,让人不明觉厉啊。
那我翻译一下,换成大白话就是这个意思:先弄明白今后干什么,再计划着怎么干。
弄明白自己要干什么,先要弄明白自己,其实这挺难的。很多人活了一辈子都认不清自己呢,自己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到死都没闹明白,浑浑噩噩地就过了一辈子。
1、周鸿祎的大学生活
成功的例子当然有很多,大家熟知的360斗士周鸿祎同学就是典型。在大学时学的计算机,也打算一直在这条路上折腾。他大学四年过得很紧张,每天白天上课,晚上干活儿,夜里两三点才睡觉,全然不顾身体健康受影响,谈恋爱就更没时间了。大一就开始倒腾防病毒卡、卖软件,到了大四基本都算是一个小老板了,这也为他以后进入杀毒行业奠定了基础。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他倒腾出了3721,后来又创立了奇虎360,凭借360打得瑞星、江民满地找牙,金山为之胆寒。
2、鲁迅也成了反面教材
正面的例子很多,反面的例子也不少,不仅我等俗人如此,名人也好不到哪里去。鲁迅这样的大拿不也走了很长的弯路吗?父亲被庸医治死,感慨中国落后,决定学医,去日本学医了,和众多中国同学围观了一部屠杀国人的幻灯片,方大彻大悟,原来自己以前选择全错了,学医顶毛用啊,改变中国现状关键要改变国人的精神,遂弃医从文。
看看,这就是不做职业规划的结果,连智商超群的大文豪都在仙台折腾了几年,喂了纪念的蚊子才找到自己的人生真谛,尔等屌丝还不努力吗?
赶紧行动起来,从认识自己开始吧!
怎么认识自己?
先看看你自己学的专业,然后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专业喜欢吗?
2、毕业后要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吗?
如果这两个问题你全部回答为是就好办了。
你已经弄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了,那还犹疑什么呢?
沿着这条路走到黑啊!
三、大一怎么过?
大一是个适应期,你还是个新鲜人儿呢。
同学是新的,老师是新的,居然上课还不是固定的教室,这和高中太不一样了,但别光顾着新鲜,就无所事事,可不能闲着。学习专业累了,就多走动走动,没事和系里老师、师兄师姐拉拉关系,吃吃饭,聊聊老师的八卦,系主任的桃色绯闻,同时也顺便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情况,也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如果就业硬是差得不堪忍受,你要换专业也来得及啊。
最关键的是能混个脸熟,别到时候有好的实习机会了,单位要内部招聘了,却把你给忘了,那不太冤了吗?
四、如何度过大二?
到了大二,你也适应得差不多了,新鲜感应该也变成腻味感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试着去做些兼职,参加些社会实践活动,但记住一点,你所有的兼职和社会实践全部要和你的专业相关,要有利于你以后从事的职业,能给你以后求职加分的。
千万别去瞎凑热闹,或者单纯为了钱而去做一些和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学通讯的去发传单,搞给排水的去当野模,当然你以后要从事这个除外。
骚年,记住,别忘了你的初心。
听我的,没错。
五、大三该怎么规划?
这样你就可以有条不紊进到大三了。大三,专业知识已经有所小成,师兄师姐们也进入心仪的单位,没事别老微信摇一摇泡妹子,可以语音问候下师兄师姐,说不定人家单位就有实习机会,第一个就推荐了你。
大学里学的是理论居多,离实践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实习是离实践最近的方式,搞不好还可以参与一些关键项目,从而积累一定的经验。如果表现优异,领导一高兴,说不定还把你留在那里呢。
六、大四怎么办?
到了大四,就什么都不要犹豫了,既然决定工作的话,那就勇敢去找工作吧。
找工作前,可以参加一下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据我的经验,和马哲、思政老师不一样,就业指导的老师还是有些干货的,至少他给我指出了着装以及礼仪等一些问题,要不然我就真的顶着一头长发,趿拉着拖鞋去面试了,那估计早就被齐鲁石化的招聘人员轰出来,也就没有以后入职的事了。
就业指导除了礼仪、着装等的指导,还有模拟面试等环节,你毕竟没有面试过嘛,搞几次模拟演习也好让自己提前适应角色,到时候真刀真枪上场了,你也不至于怯场尿裤子不是。
嗯,准备得也差不多了,也该通过各种渠道搜罗招聘信息了,来源就很广泛了,校招信息、网络、微信、熟人介绍,都可以,但记住,千万不要被乱花迷住了眼,只锁定你自己心仪的那些单位就行。
太多的选择,往往是没有选择,多了容易心乱。
根据这些单位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写简历吧。
注意,简历一定不能偷懒,无论什么职位一个模板通吃,甚至连标点都懒得改。这样,你肯定会被淘汰,每个单位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定要看清他们的职位需求啊。
你四年按照我刚说的一路走来,基本就像下面两个故事里人物一样拥有光辉的前程了。
光辉事迹照航程:杨同学和徐同学的故事
1、证券总监:杨同学的故事
杨同学,我大学的室友,睡我对面,他善于炒股,在上初中时家里就给了他一笔资金,让他用奶奶的账户炒股。到了大学时,他已经有5、6年的炒股经历了,而且人家是一个炒股世家,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实战水平肯定比一般人要强了。
更重要的是,杨同学本身对于证券投资很感兴趣,没事会钻研一些证券书籍,还会向系里的证券老师讨教,经常呆在学校的机房看大盘,分析K线图,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刻苦的程度都是我所不及的。大三就进入一家证券公司实习,大四就已经直接留在了那家公司。现在已经是某证券公司东莞分公司的总经理,早已衣食无忧了。
2、药企老板:徐同学的故事
我下铺的徐同学,擅长销售,这和人家的家庭背景也有很大关系,据徐同学说他父亲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从初中开始就开始自己做小生意,卖过报纸、卖过磁带,销售天赋就是从儿时开始培养的。
人家大一就开始在一家医药公司上班,最先做的是销售助理,大二时就升任主管了,大三时已经是该公司的销售经理,并且年销售额都上百万了,到了大四就被老板委任为华东片区总监,管理上百号人了。
最终大学毕业后的第三年,凭着之前积累的人脉和经验,自己开了一家医药公司,现在坐拥上千万的资产,已经迈入了富人的行列。
七、不想从事本专业怎么办:想方设法认识自己
当然前面说的都是喜欢本专业,也打算从事本专业的。要是遇到不想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童鞋,怎么办呢?
其实,道理也和前面一样。
归根结底还是要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比如你爱好文学,没事喜欢写点东西,那么你可以考虑从事编辑、记者这一行。
大一、大二可以没事捣鼓几本纸质刊物,去做做名人采访;兴致来时写点影评、书评,赚了银子的同时还锻炼自己的文笔,试着往心仪的杂志社、报社投点稿,和编辑混个脸熟,争取到实习的机会;大三安心实习,虚心向老前辈学习,正儿八经地约约稿,做做采访、编编书,做做校对……这样4年下来,你应该基本可以勉强算是一个资深编辑或记者了。大四就会有好工作向你招手了。
最麻烦的既是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又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点的。这样的人,也还是要想尽办法认识自己。
自己不了解自己,可以找别人帮忙啊。问同学,问亲友,问老师,让他们帮你评估下你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干什么。
还是不行,可以付点钱请专业的职业测评公司帮你做做职业测评嘛,看看自己是偏思考型的还是文艺型的;是适合动手能力强的工作,还是适合文艺性的工作……总之一句话,必须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
千万别像我一样,浑浑噩噩过了四年,走了好久的弯路才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反面教材:走弯路文青的故事
我上高中时是一个文艺青年,没事喜欢吟吟诗,做做赋,偶尔还能在报刊杂志上发点小文章,心中时刻怀着一个当作家的宏愿,抱着非中文系不读的决心,在毕业志愿栏里齐刷刷地填了中文专业,鬼使神差,不知道自己当初哪根筋短路,觉得这样填写得太整齐划一,过于单调,遂又小修改了一下,将其中的一个中文专业改成了当时认为热门的经济学,悲催的是居然最后被录取了,从此开启了我4年的苦逼经济学生涯。
刚入学时,自己还揣着一颗文学梦,但在这个财经类院校里却很难找到知音,没有中文类专业不说,相关的同好也寥寥无几,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文学社,却一年也难得搞一次活动。图书馆里的书不是财经类就是计算机类的,想要找一本《金瓶梅》都没有,让我伤心不已,对于文学的热情顿时减淡了许多,诗也写得少了,词也懒得填了。
更要命的是,睡我对面的杨同学时不时还来炫耀一下自己的炒股心得,傲娇地用广东腔说:“搞文学,冇前途啦,跟我一起学炒股嘛,有得赚的啦。”说实话,看着杨同学炒股炒得风生水起,每月收益上千,我的心思也有些活络了。
这样三番两次就彻底动摇了我坚持文学的信心。他们说得对啊,搞文学确实冇前途啊,还不如搞搞销售什么的来钱快,也符合自己经济学专业的身份嘛,你看隔壁班的老吴不自己在宿舍搞了一个小卖部吗,一个月生活费是有着落了。他可以做的,我也可以啊。
说干就干,我也从此步入了生意人的行列。大学四年在本校卖过字典,天意市场进过贺卡,矿大推销过打口CD,但自己口齿笨拙,且不具有亲和力,这些生意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很多货都砸在了手里。
剩下的字典垫了床底,宿舍六张床全部垫完后还剩一本,只好自己当了枕头,还自我解嘲说这样不容易落枕。剩下的贺卡呢,倒基本都物尽其用了,所有认识的人都一人寄了一份,这样也顺便增添了一些感情。打口CD却怎么也送不出去,好不容易在西单的天桥碰到一个流浪歌手,硬塞给了他,也算是为支持民间音乐事业做了点贡献。
而我属于那种比较轴的人,有点屡败屡战的味道,这样的生活基本贯穿了我的大学四年。等到临近毕业时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弄得后来找工作像无头苍蝇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什么都去试一下,投过简历的职位累计有:大学辅导员、调查公司调研员、罐头工业协会职员、网络公司市场销售助理、图书公司编辑、人力资源专员等等,只要是能投的都投过了,不能投的也硬塞了一份。
最终自己去了齐鲁石化做了办公室秘书,但又发现自己不适应央企的官僚作风,整天痛苦不堪地面对文山会海,才痛定思痛,对人生整整思考了几个通宵,最终才决定回到自己最初喜欢的文字工作,离职进了一家单位做编辑。从此虽然换过单位,但一直没有偏离文字工作这一方向。
我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没有做好规划的例子。
家里世代为农,习得的技能除了插秧、种菜,就是放牛、喂猪。上大学前连城都没进过,买袋盐都要走上几里地,哪有机会培养销售天赋,更别提什么股票证券了,却盲目艳羡他们,去做不适合自己的事。
其实和杨同学、徐同学比,我自己是有优势的,那就是文字功底好,其实完全可以在这方面好好发展,但自己却被周围人感染,硬要去东施效颦,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又怎么会不失败呢。
要是当初自己一门心思扑在文学这条道路上,一直致力于写网络小说,坚持到现在怎么也得是个网络小说大神,早就占据网络作家富豪榜榜首了,基本也没唐家三少,天蚕土豆们什么事了。
唉,可惜啊可惜,亿万资产就从身边白白溜走,真是悔之晚矣。各位,千万要引以为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