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_第1张图片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

尹波

奥运会和世界杯是国际体坛两大标志性盛会,意义同样重大,地位不可或缺,但定位和性质却大不相同。用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奥运会是国家层面的舞台,而世界杯更多地属于个人。或者再简化一点:奥运乃国事,足球是人生。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_第2张图片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

经历:先爱世界杯再恋奥运会

我是从1974年开始关注世界杯的,当时没有电视直播,只能通过看参考消息上的外电报道来了解那年的西德世界杯,尽管这也足以让此前对世界杯完全没有概念的我如痴如醉。绝大多数资深中国球迷是从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起逐渐喜欢上这项世界第一运动的,因为从那届世界杯的决赛起,央视开启了自己至今38年的世界杯直播史。而从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起,央视直播了迄今历届世界杯所有场次的比赛,这在全世界的电视台中是独一无二的。

而奥运会,相信国人大都跟我一样,对奥运会的了解和喜爱,始自1984年洛衫矶奥运会。那是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新中国第一次派出代表团正式参加奥运会。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就我个人而言,在世界杯之外,又有了另一个每4年可以尽情享受的体育迷的盛大节日。不过,早在那时,奥运会和世界杯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就有所不同。

奥运会的焦点是本国运动员,高潮是夺金牌、升国旗、奏国歌,尤其是那些年中国还很落后,没有什么能比奥运会上夺取金牌后,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伴奏下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更能激动人心、振奋国威的了。

世界杯就是另一种感觉。国足历史上唯一出线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经历,直到2002年韩日世界杯才出现,而且小组赛便3战皆负净丢9球未进1球打道回府,也就是说,此前此后那么多届世界杯,包括我在内的中国球迷,是在没有自己主队的情况下,坚守着对这项赛事的热爱的。不光中国球迷,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球队都没有打进过世界杯决赛圈,可这些国家的球迷对世界杯的痴迷,丝毫不次于来自那些世界杯常客的足球强国的拥趸们。他们都有喜欢的球队,虽然不是自己的国家队。这就是足球的、特别是世界杯的特殊魅力。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_第3张图片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

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上升,奥运会是个再真实不过了的参照物。奥运会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体育的综合实力,而体育综合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反映。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时,因长期闭关锁国,国力和体育实力都是比较弱的。所幸那年苏联及其东欧盟国因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遭到西方国家集体抵制(起因是苏联入侵阿富汗),亦集体报复抵制,在诸多体育强国缺席的前提下,中国一鸣惊人地赢得了15块金牌。只是4年后的汉城奥运会,东西方所有体育强国都到了,要凭真实的能力竞争,中国的金牌数便骤降至5块。

此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国力和体育综合实力提升迅速。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起,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的排名几乎每届都上新台阶。进入本世纪,随着国家入世,国民经济在全球化浪潮下迎来爆发期,加上举国体制的特殊作用,中国体育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亦日新月异。中国成为世界第三、第二大经济体,是近10年的事情,而这10年,中国先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跻身金牌总数前三,紧接着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升到第二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一举夺得第一!其后2012年伦敦奥运会,美国夺回榜首,但中国仍居次席。目前正在进行的里约奥运会,中国的金牌总数依然有把握坐二望一。金牌大国地位不可动摇。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_第4张图片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

遗憾:职业生涯没正式采访过奥运会

作为资深体育记者,职业生涯没能正式采访过奥运会,是个莫大的遗憾。

我是1993年秋天起,到齐鲁晚报工作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我体育记者职业生涯中的遇到的第一届奥运会。可我在1995年12月,就跳槽到了1996年1月正式创刊的济南时报,担任副总编辑兼任体育部主任。1996年8月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我在后方主持奥运会报道。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申请去现场采访,可惜阴差阳错,被代理签证手续的中介公司耽搁了签证时间,未能成行。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我已经担任济南时报总编辑,没有精力再以一名体育记者的身份去奥运会采访了。

好在,2004年上半年,中国晚报学会组织部分晚报都市报的老总或体育部主任,到雅典进行奥运会前期采访,时间10天左右,我参加了这个团,到雅典实地采访了奥运会的前期准备情况。这是我离在境外举办的奥运会最近的一次。也正是这次采访,让我看到了一届颠覆我们习惯思维的奥运会,并引发了对奥运会宗旨和意义的反思和再认识。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_第5张图片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本土奥运会总该去采访一次了吧?可此时我已是报业集团的副总编辑,分管的报纸亦从以体育新闻报道见长的济南时报变为集团主报济南日报,再去申领奥运会采访证就更不合适了。于是,与北京奥运会的渊源,就是主持策划了集团“三报一网”奥运会报道的招商,以及赛会期间党报的报道工作。当然,还抽周末时间跑到秦皇岛,去看了两场奥运会足球赛。一场是巴西国奥对阿根廷国奥,梅西小罗都见到了;一场是中国女足对阿根廷女足。阿根廷女足小组每战皆北早早出局,可次日我们在秦皇岛街头看到出来逛街的阿根廷女足姑娘,她们的放松和兴高采烈令人惊讶和赞叹。奥运会对她们来说就是一种享受。

幸运的是,2008年春天,我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以济南第25号火炬手的身份,参加了奥运会的火炬接力。这种机会难能可贵。我把它理解为奥运会对我多年来对体育的热爱和探求所给予的回报,也是对我身为体育记者无缘正式采访一次奥运会的最好的补偿。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_第6张图片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

思考:奥运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金牌

没有正式采访过奥运会赛事,的确是个极大的遗憾。但是,这并未妨碍我对奥运会的关注和思考。

从1984年我还是个业余体育爱好者的时候开始关注奥运会,一直到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败,我对奥运会的理解,还基本停留在奥运健儿争夺金牌为国争光这一阶段。北京输给悉尼后,失望之余,我曾一度用心去探索为什么会输。记得外电有条消息,说是某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在投票结果出来后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中国的委员到悉尼看过,也会投悉尼一票。他的理由是,环境、绿色奥运的意识、人性化的理念,是悉尼胜出北京的关键。我这才感悟到,原来奥运会不止是硬件设施和是否舍得花钱的比拼,给客人创造最佳的比赛、训练、生活的条件,让所有的记者和国际体育组织的官员享受种种免费待遇等等,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还是那些在我们的概念里似乎太“虚”和太“软”的东西,终究要归结到价值观的东西。

其实,与早年创始时相比,如今的奥运会有了深刻的演变,理论上还在坚持业余性质、参与原则,但实际上,职业化、市场化的氛围早就深入骨髓。附着在奥运会和奥运金牌之上的利益因素越来越多,这也是困扰国际体坛的以兴奋剂、假球黑哨、赌博等为代表的丑闻不断发生的根源。不过,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宗旨和“重在参与”的精神,仍是奥运会生生不息的基石所在。比较之下,中国体育过于看重金牌,过于顾及奥运的政治功能的倾向,显然是需要改变的。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_第7张图片
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

据说,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无与伦比”的开幕式结束时,现场观摩的下届伦敦奥运组委会官员“口服心服”:4年后,伦敦不可能为奥运会奉献如此宏大壮观的开幕式,因为他们为开幕式留出的预算,仅是北京的十分之一!可4年后,伦敦依然上演了一届成功的、特色鲜明的奥运会!同样,几乎每个到北京采访过2008年奥运会的外国记者,都会对那届奥运会的接待水平赞不绝口,都会认定此前和此后的所有奥运东道主,都不可能与北京相比。然而,伦敦用北京十分之一的预算,里约用伦敦十分之一的预算,办出的奥运会,谁能说它是不成功的呢?

事实上,时代已经变了,奥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在变。如今的中国,早就超越了要靠一块奥运金牌来壮国威、振民心的阶段。百姓亦然,对待金牌的态度变化很大,体育即金牌的概念过时了,他们要金牌,更要健康的身体,还要能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职业体育。无论国家还是民众,依然重视和期待金牌,但他们注重夺金的结果,更注重争金的过程。金牌不再是他们情系奥运的唯一理由,甚至不再是第一位的理由。这次里约奥运会,很少有人再从关乎国家名誉的角度去看待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进退得失。最火的明星不是5金在手的吴敏霞、陈若琳,而是仅拿到一块铜牌的“洪荒少女”傅园慧。

因此,中国的奥运战略、体制也必须改了。如果金牌仍然是体育界衡量政绩的基本标准,如果金牌上面承载的内容依旧沉重,运动员是不可能真正放松身心去追求、去享受争金过程中丰富的人生体验和价值的。让金牌回归它的竞技本质,让体育回归它的游戏本质,奥运才能真正给世人带来快乐和激励。

你可能感兴趣的:(尹波| 奥运乃国事 足球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