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也分不清汤圆和元宵有啥区别

又到正月十五了,元宵节,春节的最后一场狂欢,赏花灯、猜灯谜、闹元宵,还有吃汤圆,也有人说吃元宵的。

关于汤圆的起源,大致可以追溯到春秋年间。

据传,春秋末年。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只是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据史料记载,汤圆大致出现于宋朝,当时明州(现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白砂糖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制成粉末状,然后猪油、白砂糖相继放入混合物揉成团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也有称“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的。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根据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记载,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称汤圆也。”所以从此记述来看,中国的元宵和汤圆本质上是很类似的,以致于刘氏认为是同一种东西,但实际上两者仍有相当差距。

只是从我所了解的知识来看,元宵和汤圆的区别主要是在北京与南方文化的差异,北方元宵基本上以北京为代表,不像南方流派众多,况且,真正有定名“元宵”一说的是在明朝永乐年间。这里差另一个传说进来:

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与汤圆不同的是元宵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骰子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沾水在粉成面的米粉里像雪球般滚动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较薄、表面是干的并且没有痕迹,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分,此种做法在北方比较盛行。南方多为汤圆,则是先把糯米粉加水,然后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圆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圆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做得好的汤圆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圆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分,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

因此,从外观上判断的话,一般元宵糯米皮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皮才吸收水份变糊,而汤圆是湿的,下锅煮的时候表面晶莹、细软嫩滑。

在台湾,汤圆通常是比较小的,且并无包馅,烹调时通常是加红糖和水一起煮,或是加入蔬菜和肉类等材料煮成咸汤圆。因此在台湾,元宵和汤圆本质上可说是不同的东西,冬至时吃汤圆而元宵节吃元宵,而不像大陆那样易于混淆。

今年元宵节和情人节撞了车,估计也没有谁愿意花心思来分清楚元宵和汤圆有啥区别吧?若真的有哪对情侣因为元宵和汤圆的话题而争执起来,我只能说,哥们,花点心思来读我这篇文章吧,至于你女朋友就还是托付给我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相信你也分不清汤圆和元宵有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