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Sir感觉好抱歉……对你。
因为《金刚狼》《乐高》之后,拿不出什么亮眼的院线大片,值得力荐给你(好像只能等《金刚》了)。
即使是表妹之前花痴到不行的某部新片,在她清醒后也评价说:
不过6-7分。
这部新片Sir也看了。为了更彻底地刺激表妹,Sir看完还给她发微信:
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
说的就是它——
《美女与野兽》
Beauty and the Beast
别说Sir这种男人,对童话无感。
Sir其实也是很懂欣赏迪士尼的。毕竟当年看了不下5遍《狮子王》,更爱寓意丰富的《疯狂动物城》,连彩蛋都给你们挖过几次……
说到具体的“迪士尼公主童话”,Sir也没什么偏见。毕竟《冰雪奇缘》的结局还是让Sir扼腕了一番,就连1991年的原版,Sir也找出来研究过。
所以。
究其原因,只此一个:此片实在太。平。庸。
当然,作为一部巨额投资(一亿六千万美元)砸出来的动画翻拍电影。
演员阵容没得说,华丽。
曾经因《哈利·波特》走红、又因倡导女性平权而大热的艾玛·沃森,扮演美人贝尔,而让众多迷妹舔屏的大表哥(丹·史蒂文斯)演的是野兽。
甚至还请来了腐国好几个才华横溢的演绎派客串——
“甘道夫”伊恩·麦克莱恩,扮演睿智的闹钟大臣;才女艾玛·汤普森,化身暖心茶煲太太;伊万·麦克格雷格,则是会唱会跳的烛台管家。
对原作的还原,也没得说:够下本钱。
此片可以说花了血本来还原91动画版的《美女与野兽》的场景、服装、画面特效。
前天表妹也提过,高大上的野兽城堡,都是真材实料。一个舞会大厅悬挂着10盏14×7英尺的大型玻璃吊灯,地板由12000平方英尺人造大理石铺设而成,城堡四周的魔法森林不只是特效,还有真正的树木、篱笆、冰湖以及2000根冰柱,耗时15周才制作完成。
还有艾玛那一件水晶黄色礼服,花费了大约180英尺羽毛般轻盈的绸缎欧根纱,用3000英尺丝线缝制而成,耗费12000个工时,并点缀了2160颗施华洛世奇水晶。
再加上CGI技术的运用,全片充斥着这种精致又华丽的画面特效。
然鹅……
这么多个华丽,仍然只凑出一部勉强及格之作。
导演比尔·康顿手握这个经典IP,加上巨额投资和豪华阵容,却走了一条把动画复刻成真人版的稳(愚)妥(笨)路子。
先来说故事。
翻拍经典,自然大多数观众对故事已经耳熟能详。
不知道故事的,Sir两句话给你复述下:
野兽,本来是一个王子,却因为心中无爱而被女巫诅咒,变成野兽,只有遇到真爱才能恢复人身。
贝尔,一个乡下女孩,不是贵族,却爱读书,一门心思渴望远方和诗。谁知父亲误入野兽城堡,贝尔为救父亲自愿关入城堡。被城堡的仆人们撮合,贝尔和野兽相爱,最后,野兽还原,两人幸福地从此happy ending。
这样一个故事,放在1991年是经典。放在现在,就是老掉牙的、毫无惊喜和创新的照搬。
不,说创新一点没有也是不对的,起码,也有1%……
因为相比原版,贝尔被刻意增加了一些新的角色元素——让她穿靴子、当发明家等,不过在Sir看来,这些至多算是细节,还不足以成为全片惊喜。
有人估计要问了:经典复刻,忠实原著,有什么不好?
要知道,翻拍的经典,大部分观众都是知道情节的,原样套拍,观众就很难获得全新体验。
体验不新,口碑不好,经典翻拍往往又很砸钱……这样一来,公司和观众都不买单。
再加上时代在变化,一代代人的三观也在变化,所以才有了那句“所有的历史剧,其实都是时代剧”。如果不结合时代去改编,很难击中新一代观众。
口说无凭,看例子。
最经典的例子,如1997年翻拍版《洛丽塔》,故事观众早就烂熟于心,而且有1962年库布里克原版在前。97版不仅以同样的故事拍好了,甚至超过原作。为什么?
因为它大胆创新。因为时代限制,库布里克版对情欲的表现相对隐晦,而1997版却大胆展示情欲的绽放,这样,与之而来情欲的毁灭,也显得更震撼,更能击中观众的私人体验。
1997版《洛丽塔》
然而《美女与野兽》中,你几乎看不到导演比尔·康顿的创造力和掌控力。
他唯一的创新,可能就是坚持保留原作歌曲,拍成了一部真人版歌舞剧。
可惜,歌舞段落并不像《红磨坊》《芝加哥》那么华丽惊艳,也没有像《爱乐之城》那样,与情节巧妙地结合。
《红磨坊》
片中很多歌舞片段都是群戏,从一开始的城堡聚会,到反派加斯顿酒吧舞戏,舞蹈动作,还有相配合的歌词,都单调得令人审美疲劳(拍完《芝加哥》隔了多年,导演在歌舞调度上一点进步没有)。
另外更重要的是,Sir无法看出导演对于恋爱心动感的把握,而这对于一部爱情片来说,一定是致命伤。
你看新版《美女与野兽》中,野兽和贝尔是何时动心,哪一刻坚定爱意的?
你说两人在舞厅翩翩起舞那段?
你说贝尔骑马再回城堡那一刻?
不像啊,因为都不够。
比如野兽准备对贝尔示爱时,贝尔发现父亲遇难,想去救父亲。
原版中给了野兽一个很长的特写, 他纠结了好一会,才痛苦地对贝尔说:
那……那你该回去照顾他。
而在这一版中,这个至关重要的长特写没有了……
野兽稍微为难了一秒,就爽快地答应了,导致后面野兽站在城堡上望着贝尔离开还拼命唱歌的画面,观众很难get到那种离别的撕心裂肺(现在知道难受了哈?那前面你干嘛去了)。
其实1991年版,在当年可是大获成功。获5项奥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
要知道,一部动画片能获最佳影片提名,挺牛掰。
因为此片在1991年可谓是大胆颠覆。
1991版《美女与野兽》
贝尔,一直是迪士尼公主系列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她是第一个完全平民属性的女主,第一个化解王子诅咒的女主。
此前的《白雪公主》《睡美人》,都还停留在公主被王子拯救的阶段。而1991年的《美女与野兽》让受诅咒的变成王子,让拯救者成了公主。
纵观迪士尼从白雪公主到大洋洲公主等14位公主,你会发现公主其实都在不断变化。
每一次变化,都是时代对电影的投射,也是电影对时代变化的应和。
2013的《冰雪奇缘》大受欢迎,因为公主变化了。她不再需要王子的拯救,甚至她不需要王子也能幸福生活下去,她不再是命运无辜的受害者。
《海洋奇缘》中,莫阿娜也不再是公主,而是女英雄。
回到新版《美女与野兽》,贝尔相比原版,没有什么属于时代的成长。
不要以为加一双艾玛口中挺个性化的小皮靴,就可以美其名曰成长了……
说到这,不得不吐槽一下艾玛对于贝尔的塑造,既没演技,也没投入。
虽然全程美美哒,可艾玛一直处于游离的出戏状态——
置身狼群这一段,饿狼向她扑来,贝尔完全不惊慌,只是轻轻将手一抬。
然后被野兽救了,她一脸冷漠地怵在那,好像在说:“蛤?你来了,来干嘛?”
最后野兽中枪倒地,贝尔只会不痛不痒地啼哭,却丝毫看不出失去爱人的痛心。
讲真,艾玛这个大活人对贝尔的塑造,还不如动画版入戏。但说良心话,她肯定不是电影不好的关键。
不懂爱的导演,才是。
好的爱情片都是相似的,相似点,恰恰在于“不相似”:
通过画面、对话、经历,它们都想努力给观众提供“只此一家的爱情体验”。
比如《泰坦尼克号》杰克和露丝甲板那一幕,和那句著名的“U jump,I jump”;
又比如《你的名字》,两人手指跨越时空、相互碰触的瞬间,还有女主写在男主手心的字;
再比如《大话西游》,凤舞黄沙中夕阳武士和爱人城墙拥吻,而失去爱情的主角,黯然离开那一刻。
人们记住了它们,因为它们独一无二。
身为普通人会感动,因为我们自己也想要自己的一段感情,独一无二。
别不信Sir说的。
你看,来世上走一遭,是什么让你独特?
不是颜值,不是学历,不是车子房子,不是成功与失败、贫穷与富有……那些都可以是相似的。
有人要说,是伟大的发明和创造。这一点说得对,但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是爱因斯坦和托尔斯泰。
这么说起来,如此普通的我们,唯一能拥有的独特事物,其实只有情。
而好的爱情片,一定会最大程度地尊重这一点,尊重普通人对爱情这件珍贵事物的追求:
我可以没什么钱,可以长得不好看,但我经历过的爱情,一定独一无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娜塔莉波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