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

星期五言:1823年,一个天朗气清的上午,一位13岁的少年,背着与自己体重极不相称的货物,从绩溪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艰难前行。他父亲早逝,生活重担,族人的孤立,都让小小年纪的他独自承担。他决定离开这里,翻越重重大山,外出闯荡另一番天地。

后来,这位少年成了红顶商人、成为当时首富,成为一代传奇人物。他,就是胡雪岩。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1张图片

文:大土豆

编辑:海鲫鱼

图片:Mr.Friday\网络

这条路,似乎成为无数徽州人外出谋生,养家糊口,甚至功名成就的一条“龙门之道”。他们有的是年满十三四的少年,有的是新婚的丈夫,有的是留下妻子儿女的父亲,有的则是耄耋老人……无论什么身份,他们通过这条路到达了南方大都会杭州,开启了新的追梦。这条路上充满着爱恨离别的故事,留下了一代代徽州人的生存记忆。

也是经过这条路,将徽州的文化、戏曲、绘画、茶叶、建筑艺术传递了数千年,让世人知道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地方,有一个延续了千年的文化传承——徽州文化。

或许是怀着对这条古道别样的情愫,在我即将离开生活多年的江南时,决定和朋友一定要去走走这条千年的古道,算是对江南的一种告别……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2张图片

一、突围山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曾经在古徽州流传一句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道出了多少辛酸和无奈!

古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这里山地丘陵占总面积90%,四周几乎全部被群山环抱。

《徽州府志》记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

当时徽州土地贫瘠,一年下来几乎颗粒无收。为了生存,古徽州人决定“突围山水“,闯过这天然的屏障,到杭州去找活路。尽管经商在当时为下等人,可是,谁能阻挡一个族群生存的欲望呢。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3张图片

就这样,古徽州人为了突围山水的地理禁锢,他们开辟了几十条的通往都市的山路、水路,这是一个庞大的古道群,显示出了古徽州人想要“突围山水“走向繁华都市,寻找生存之道的决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传承下来的精神血脉——我们的民族,可以为了家族的生存和繁衍,付出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如果要用科考的态度去看待这些古道群的话,我们不能将任何一条古道来概括为“徽杭古道“,只能说是古道之一。但是,为了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兴盛,为了让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徽州文化,现在我们旅人走的古道,被命名为了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4张图片

这条古道如果追溯起来,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三国时期有开凿陆路的记载,秦代到隋代整个陆路交通开始形成。而到了唐宋这里已经成为了古徽州人外出经商的通道。明朝万历年《歙志》记载:古道出入谷间,无跬步夷旷,险绝处高则架木为栈,低则垒石为塘……”这说明到了明代修正古道的工程依然还在延续。

在《士商类要》中曾经记载有17条出入徽州的陆路,在险峻的山地开凿出这么多条古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商体系通道,同时也就出现了在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徽商,他们凭借对突破了山水的地理限制的雄心,盘踞了商界三百多年。

徽杭古道,不仅仅是一个经商之道,还是一个移民通道。有学者研究,在历史上中原地区三次大规模的移民最终促进形成了“徽州文化”。因为这里有山水环绕,中原遇到战乱,就会南下翻越群山躲到徽州地界。南宋、唐末为了躲避黄巢之乱,中原世家举家南迁到此地,促进了这里文化的繁荣。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5张图片

中原文化与山水文化的结合,士族文化与乡野文化的交融,成为了“徽州文化”的魂。

新安理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派版画、徽派朴学……涉及到了经济、生活、文学、艺术、工艺、学术等各个方面。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6张图片

而此时的徽杭古道再也不仅仅为了经商和移民,而是承担起了中华文化的交融的职责,将灿烂的徽州文化传播出去。

二、名动天下:人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汤显祖在《游黄山白岳不果》写了一个序,

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诗曰: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徽州的富人多,很多人都想攀附。虽然我痴情徽州的山水,也绝不会卖字求荣。

虽然这是汤显祖的批评明志之语,但是却从侧面道出了徽州在当时之富有,是多少名人骚客的梦寐之地。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7张图片

而让徽州如此名冠天下的,依然离不开徽杭古道的功劳。

今天,我们到景区所走的“徽杭古道”,起于安徽宣城市绩溪县伏岭镇,止于浙江临安市清凉峰镇浙基田村。这条古道从文献记载来看,建于唐朝,横穿过白际山脉。当你看到“径通江浙”四个大字的时候,已经开始了古道的行进。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8张图片

走过“江南第一关”,一路山势险峻,旁边悬崖峭壁,沿着台阶而上,你会想到古人带着马匹、托着茶叶,不小心可能就会掉进万丈深渊。如果侥幸过了悬崖峭壁,继续前行,还会遇到山石滑落。我和朋友在行走古道的时候,发现很多地方都有落石的警告。在现代对于滑坡泥石流尚且无法阻止,何况在古代呢。最后翻过码头岭、雪堂岭。当你看到豁然开朗的蓝天凹时,那一路的艰辛便化作成功的喜悦。你会欢快的一路下山来到浙江清凉峰镇。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9张图片

▲ 江南第一关

▲ 蓝天凹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10张图片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11张图片

下山来到浙基田村。

千百年来,这条古道走出了许多的名人,宋代理学家朱熹、明代兵部尚书、七省总督胡宗宪,明代珠算大家程大位,文章刚开头我们提到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还有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胡适……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12张图片
▲ 胡适


我的旅行常常因为出于对某个名人的喜爱,或者看到了某本喜爱的书,忽然有一种“穿越时光“的冲动,想把书中人走过的路,看到的景色,吃过的饭重新体验一番,似乎就是回到了那个时代一样。

千百年来,从这条道路上走出来的有才子,有商人,有官员,但是主流还是那些为了生计而奔波的小商贩。一代代的徽州人贩运茶叶、山货,赶着马匹历经生死,走出大山,造就了“徽州的繁荣”。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13张图片

曾经有一个说法叫做“无徽不市,无徽不街”。

这些小商贩起家的人们,在这条古道上走出了中国一个灿烂的文化代表徽州文化。至今,当我们去走徽杭古道时,依然可以看到每天挑着矿泉水、拿着茶叶、山货、零食在山道上叫卖的大叔和大娘。他们勤勉地在这座大山里世代生存,对这里每条小道的熟悉就像是熟悉自己的血脉一样。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14张图片

▲ 采摘茶叶的阿姨

三、告别之路: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有的人说,我们一生都在学会告别。告别家乡、告别朋友、告别恋人,最后告别生命。其实,告别何尝不是一种成长,一种蜕变的方式呢。

对于徽杭古道来说,告别的故事,一直上演,上演了一千多年。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15张图片

在徽杭古道上,有许许多多亭子。这些亭子成为古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是人们休息的地方,也是信息交流的地方。看到这些亭子,你会想到无数离家出走的少年,无数盼着归家的老者,是怎样的心情在这里相遇。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写道: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一旦人走出了故土,远赴广袤的天地之后,那种思念之苦延绵不绝。在一个个长亭和短亭之间,在一个个休息的驿站之间,看到的是无尽的思念之愁。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16张图片

古道上的亭子的功能也是经历了百年的变革。从刚开始仅仅提供遮风避雨,坐下小憩,到后来设置了茶亭,还提供餐饮。人们在这里修身养性,交流心得之后,从陌生人身上汲取了能量,便继续勇敢地前进了。

这些亭子选址多半在桥头、渡口以及山路的分岔口。有的在险峻的半山腰,当人们登山累了口渴难耐时候,他们提供饮品。

在建筑设计上,多是敞开式空间。在山路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三面敞开,唯有一面是封闭,有的甚至四面敞开,让四面八方的旅人都能到亭子坐一坐,安抚着一路的风尘。

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_第17张图片

当我们坐在亭子里,试想,古代信息传播不发达,人们在这条路上孤独行走,当坐下来喝杯茶,和家乡人说说话,讲述自己在外打拼的惊险故事,传播着徽州人在外地的见闻,传播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奇闻异事。一个个故事都在这亭子里诞生了,飘散了,凝固在了徽杭古道人们的脚下。

徽杭古道,是一条有形的文化遗产,也是一条无形的精神传承之路。这里,走过中华民族无数勤劳的普通人,走过无数满腹才华的诗人和画家,走过无数胸怀天下的的政治家,在他们的脚下,走出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

你可能感兴趣的:(徽杭古道:悠悠一古道,千年故事脚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