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最核心的部分是,习惯的模型。这个模型,是由「暗示」、「惯常行为」以及「奖赏」所组成的回路。这个回路不仅对个人有效,在组织机构的运作里,甚至是社会事件的发生,习惯回路都在发挥着很关键的作用。

阅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得到一个全新的视野。一件产品为什么这样设计?一家公司为什么这么管理?一次社会事件是怎么酝酿和发生的?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习惯回路的模型里,找到新的解读思路。

好,现在你已经知道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本书的具体内容。这本书一共有三个章节,分别谈论了习惯在个体、组织机构以及在社会中的作用。但我推荐大家在阅读时,不必完全按照作者的写作章节来理解,而是把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概念上:

习惯回路由「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组成; 意志力是一种资源,需要用方法来管理; 习惯的连锁效应会从个体传递到集体。

接下来,我也将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讲解这本书。

现在,我们先来讲讲第一个概念,也就是:习惯回路是由「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组成的。

在讲解这个概念之前,我先说一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宝洁公司的故事。当时的宝洁在研究一种可以去除纺织品上异味的喷雾,事实上他们也做出来了,这种喷雾在试点投放的时候,效果非常好,喷过的空气里没有一丁点儿异味,甚至闻不到任何味道。收到样品的主妇们都非常满意,认为这种喷雾拯救了她们。

然而,当宝洁信心满满地向市场投放这款产品时,产品却滞销了。原来是主妇们在用过一次之后,就把喷雾束之高阁,甚至忘记曾经买过。对此,宝洁走访了许多用户,做了一系列的用户行为研究,发现那些家里保持干净和气味清新的主妇,会在打扫完成后使用喷雾喷一下,甚至喷一点点稀释过的香水。

于是,宝洁调整了产品定位,在喷雾里添加了一点点淡淡的香味,把产品的核心定位从「祛除异味」变成了「打扫干净后获得清新的香味」。由此,这款产品销量大增。

乍听之下,这个案例里好像是用香味覆盖了原本的异味,给你传递出一种错觉。如果你这么理解,那就错了。在这个案例当中,改变主妇的习惯回路才是最核心的解决方案。

在「祛除异味」这项工作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因为环境脏乱导致异味出现,二,主妇察觉到异味并打扫卫生;三,最后完成打扫,异味消失。宝洁最开始的方案就是这么做的。但明明异味消失了,效果很好,为什么产品却滞销呢?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习惯回路是怎么构成的。

第一部分,是暗示。

暗示是习惯回路的起点,是触发一系列行为自动执行直至完成的开关。在上述的案例中,脏乱的环境和异味就是暗示。当暗示出现,你体内事先设定好的习惯回路就会开始运转,于是你就开始打扫卫生,直到干净的屋子重见天日。这就是大部分主妇的习惯。

第二部分,是惯常行为。

这种行为的特点在于,它是不假思索的。这也就意味着,当我们在执行这个行为的时候,是按照一个既定的套路去做的,并没有思考的成分。这就是主妇们在察觉到异味后,立刻去打扫卫生的行为。这个行为是程式化的,先擦桌子还是先扫地,先洗衣服还是先洗鞋子,这一切都是惯常行为,主妇们不需要怎么思考,就可以立刻着手处理。

第三部分,是奖赏。

这就意味着,当惯常行为执行完毕之后,执行人是会获得好处的。这种好处不一定是物质上的,也常常是精神上的愉悦。这就是宝洁第一个方案中没有照顾到的部分。因为一切都干净得没有任何气味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没有一个结束的仪式来宣告这次打扫的成果。主妇们缺失了完成任务后的愉悦感。

「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这三个部分组成了习惯回路,环环相扣,而把这三个环节紧紧锁定在一起的就是习惯回路的核心:欲望。

暗示,来自对欲望的渴求,是我们希望保持环境整洁的想法;惯常行为是达到欲望的手段,往往也是最直接最本能的反应,既然脏了有臭味儿了那就洗洗涮涮呗;而奖赏则是对欲望的肯定,说明自己是对的,我收拾的房间是最棒的。

不过,本书作者告诉我们,习惯一旦形成,就不会消失,它会无休止地运转下去。这听起来很可怕,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坏习惯没救了?并不是。习惯回路的三者之间虽然环环相扣,但并不是牢不可摧的。只要恰当、合适,任意替换掉其中一个部分,习惯回路仍然可以运转,而被替换掉的那个部分,就是可以被设计的。

在上述案例中,宝洁在喷雾里添加了香味,就是置换了「奖赏」这个环节。

因为暗示对应着脏乱的房间和异味,而惯常行为对应着主妇们的打扫习惯,这两点都是因人而异,并且不可控,所以在这个习惯回路里,可以做文章的部分就只有「奖赏」了。

前面说了,奖赏不一定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当房间被打扫干净后,出现一阵清新的香味,这个信号会强化「干净」这个欲望,它替换了原本「没有气味」这件事,「香味」成为了打扫干净这个习惯回路中的结束仪式。

在后来的回访中,许多主妇提到,如果最后没有闻到那一阵香味,她就会觉得房间并没有打扫干净。这就是仪式感的重要性。一个设计得当的仪式,可以满足人内心中的欲望,让一个新的行为植入到原有的习惯回路当中,而你却对此毫无察觉。

在我自己设计的产品里,也曾经使用过这样的设计思路。因为是车载电子产品,要求精准的点按操作在狭小的车内空间并不合适,所以我们将产品上一切不必要的按钮都减掉了,但最后还剩一个开关键需要设计。为了让开关这个动作更为自然,也为了确保产品造型的完整性,我把产品的整个顶盖作为了开关键。这时候开关这个动作就从「点按」被置换成了「拍打」,在这里,被置换的则是「惯常行为」这一部分。当「拍打」这个更为自然的行为被置入到产品的使用中,许多用户在刚拿到产品时,一边惊讶于「开关在哪里」,一边不自觉地就用手掌拍下了顶盖。突然产品被唤醒时,他们也由衷地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赞叹。实际上,这种看似用户自发探索的体验,是被设计师设计出来的。

刚才讲的就是本书的第一个要点,习惯回路的构成,也就是「暗示」触发「惯常行为」,行为完成后获得「奖赏」,而「奖赏」则肯定了欲望,继而强化了习惯回路。但上述是一个商业设计的案例,如果作为个人,想要改变某个习惯,该怎么办?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第二个要点,是本书的第二个关键概念:

意志力是一种资源,需要用方法来管理。

关于改变习惯,我们上面已经提到了两个重要概念,第一,习惯一旦形成就不会消失,第二,替换其中一个环节,习惯回路依然可以运转。所以,对于改变习惯这件事来说,我们的重点就在于,如何把我们希望形成的好习惯,植入到原有的习惯回路之中。

要把旧习惯置换成新习惯,首先就要做一次剖析,我们要先了解自己某个习惯的构成,把「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对应的部分找出来。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早睡早起对身体有好处,也知道早起运动能给自己带来一整天的好精力,可是每天早上就是起不来,晚上到点了就是要刷一会儿手机,于是乎早起运动的计划遥遥无期。这个习惯回路里的构成大体上是这样的:

核心欲望是想自己精力更好,而醒来时的疲惫感和腰间的肥肉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暗示,但你的惯常行为却是再睡一会儿,或者告诉自己,运动太累了,下次吧。最后你去睡了个回笼觉,你感觉自己好像确实多睡了一会儿,精神似乎有好一些,这个虚假的奖赏鼓励了你保持这个习惯回路。

这本书里,此时提到了另外一件事:

除了习惯的内部构成环环相扣之外,习惯与习惯之间也是环环相扣的,当我们希望改变一连串的习惯时,应该先从核心习惯开始。

在早上起不来这个习惯回路之前,还有一个晚睡晚起的习惯回路。由于觉得当天的事情没做完,内心没得到满足,于是拖延睡觉时间,然后以第二天晚起来满足「整体睡眠时间」这个欲望。

几乎所有的健身教练、营养学家和成功人士都会告诉我们,要早点睡,只要早点睡,一切都会变好。可是,真的做不到啊。怎么办?

这本书给出的方法是:通过管理你的意志力资源,来改变核心习惯,用核心习惯的改变,来带动其他习惯的改变。

首先,不要认为意志力是一种固定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时间慢慢消耗,类比的话,意志力更像是你的手机电池。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意志力电量是满格的,随着一天的消耗,意志力会渐渐衰减,假如你有午睡的习惯,那么下午和晚上的意志力会比不午睡的朋友来的好一些,因为午睡会节省一些意志力。晚上临睡前,大多数人的意志力会降到最低值。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时间管理的书籍都在强调,在每天早上把最重要的事情先处理掉,因为越往后,你的意志力越薄弱,你不仅处理事情的效率会降低,连处理这些事务的意愿,也在降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你在临睡前总是管不住自己的手,总是忍不住要再看一眼手机,结果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因为控制你去早点睡觉的意志力太弱了。

所以,想要早睡早起,关键不在于第二天早上用意志力与困意对抗,而是应该通过合理的精力管理,让自己在前一天晚上临睡前的意志力,不要耗尽得太厉害。比方说午睡一下,或者四五点时休息休息,吃些点心聊聊天补充一点能量什么的,尽可能让自己一天的精力分配得均匀一些,而不是一到了晚上,你就成了意志力负分的拖延鬼。

改变核心习惯是艰难的吗?对于不懂得意志力管理的人而言,确实是的。但一旦理解了意志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和电池电量一样会消耗和补充的能源时,我们就可能把更多的意志力用在改变核心习惯的回路上来。

假如你今晚十一点时的意志力能比昨晚多一些,那你今晚在临睡前打赢「继续刷手机」这个念头的可能性就会更大,或者说,你会有更多的勇气,放下手机,躺到床上去。自然,明天就能早点起来了。

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意志力它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力量,就像我们的肌肉,用力过猛就会疲惫,剩余的力量就干不了别的事情。一旦我们学会如何分配意志力,养成锻炼意志力的习惯,大脑就会驾轻就熟地帮助我们专注于我们的目标。

在这里,我想再分享一个用户体验的案例。

有一段时间,我在晨跑时很执着于配速的快慢,经常五公里跑下来疲惫不堪,导致第二天肌肉发酸,心里也有点发憷,以至于后来就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跑步的频次和强度都很不理想。后来我突然想试试看跑步应用里的教练模式,于是有一天早上我就试着用教练模式来跑。一开始我很惊讶,教练从头到尾都在强调「不要跑太快」,永远保持「感觉自己还能再快一点,但是不要真的跑那么快」的感觉。我试着按照他的指导去控制节奏,结果我不仅用更短的时间跑完了更长的距离,而且我完全没有前段时间的那种疲惫感。

这种跑步的节奏我保持了大约一周后,我发现自己的精力确实要比执着于配速那段时间要好得多。后来我自己反思时就意识到了,因为克制地保持节奏,让我在跑步过程中,体力分配的更合理,而运动过后消耗掉的意志力也更少,到了晚上也更果断地关掉电视、关掉手机,所以开启了一个良性循环。

这位教练的音频显然是经过设计的,他通过改善意志力的分配方式,来调整了我习惯回路中「惯常行为」的部分,使「跑步节奏」这个核心习惯得到改良。这种良好的用户体验,反过来让我更喜欢这个应用,不知不觉又把他们的商业价值置入到了我的跑步习惯中来。

以上就是本书的第二个关键概念:意志力是一种资源,需要用方法来管理。同时也说到了,通过改变核心习惯,带动一连串的习惯发生变化。那么,既然核心习惯可以带动其他习惯发生变化,那个体的习惯是不是也可以影响到集体的习惯呢?

这里就要说到本书的第三个要点:习惯的连锁效应会从个体传递到集体。

书中提到的集体主要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公司、组织、机构,另一个是社会运动。

对于商业公司而言,消费者和用户的行为习惯往往意味着商机或危机。如果目标群体表现出一个明显的消费习惯,可能意味着某种新的机会的产生,此时如果你早有准备,或者反应速度够快,那就会是一次很好的机会。相反,如果这个消费习惯所呈现的趋势与现有业务有所冲突,那危机的信号也是不能忽视了。

这其实和现在大家常常讨论的「大数据」是密不可分的。当大量的用户信息被集中分析时,不论是宏观上还是微观上,个体和集体的用户画像都是相当清晰的,而关键就在于,面对这些用户画像时,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手段?

习惯背后往往意味着需求。例如:

几个月前陆续购买过一些育儿书籍的适龄男女,可能是下一波婴儿用品的潜在客户;这一批人可能会在几个月后购买一些餐具,或者换一辆新车;继续观察,你或许会发现,玩具和绘本的广告可以推送给他们了,而早教机构也在前面等着他们了。

了解习惯的运作,可以通过现有和过往的习惯来预判一些未来的趋势。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音乐应用里的「猜你喜欢」。你听得越多,它就越了解你的口味,一旦有新歌,你就会是第一批听众。反过来,音乐公司也会根据大家的口味变化,来决定推出什么样的艺人,制作什么样的歌曲。

虽说这样你总能听到喜欢的类型,但也意味着你所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小,你听的歌、看的新闻、阅读的文章都是根据你的喜好来推送的,多元化离你越来越远。所以,也有一些公司反向利用习惯回路,用以改良现有产品,或者推出新产品。

比如音乐应用里「随便听听」这个功能。

同样反其道而行的,还有近些年大面积采用的扁平化设计语言。早年间,智能手机刚起步的时候,人们对于全新的交互方式的陌生感,决定了拟物化界面的大受欢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iOS7 以前的 iOS 界面,「书架」就是实木书架的样子,「设置」就是高光和阴影细节丰富的齿轮,所有的图标、界面都是按照生活里物品的真实样子来描绘的。同样熟悉的还有电脑系统里的「保存」图标,那是一张 3.5 英寸软盘的样子。因为这种风格的界面和图标,符合人们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未普及之前的时代的视觉习惯,能很好地缓解人们对于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紧张感。

然而当智能手机普及之后,有些过去大家熟悉的交互方式就迎来了新交互的挑战。比如下拉刷新这个动作,就是有了触摸屏之后,人类才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交互方式,但如今已经成了默认的操作方式。在此之前,我们是通过点击一个绿色的圆圈箭头来「刷新」的。再比如调起后台程序,不论是 iOS 还是安卓阵营,现在都采用把一个个应用做成一张张卡片的样子,一溜的排开。这种直观的操作逻辑也是随着触摸屏而来的,从前我们想要调起后台,需要关闭应用程序,甚至需要记住键盘上的一些组合键。

这些「新事物」本质上就是在挑战大众习以为常的习惯。

当人们熟悉了这些全新的操作方式之后,「惯常行为」就不知不觉被替换了。尽管新交互一开始会被人诟病,说这些操作不符合我们原有的习惯,但总会有一批愿意大胆尝鲜的人会迈出第一步,而这些人往往也同时是某些圈子里的意见领袖。习惯从个体传染到群体的过程,就像在下五子棋,一开始只有少数人在说好,一旦达到某个临界值,你就会发现,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论调了。

新事物教育市场的本质,就是用新的集体习惯去替换旧的集体习惯。

这种连锁效应不仅仅是在用户群体里传播,还会由于用户的思潮变化,反过来推进设计层面的考虑。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下一个设计潮流是什么,在变革的过渡期,我们会看到大家都在做一些不同的尝试,然而,如果一个风格或者解决思路被证明有效,那么这些用户的口碑就会成为下一波风潮强有力的催化剂。

设计的尝试带来新鲜的东西,而用户会选择他们所喜欢的,反过来再推动设计,设计再尝试,用户再反馈,就这样逐步影响。这些声音最开始都只是个人的喜好,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刺激,这些声音会逐渐被放大到一个圈子、一个群体,再到媒体上的讨论,人们在各自的感受中去验证这些新观点。在讨论的过程里,「惯常行为」也从一个人传染到两个人,再到四个人、八个人。一开始你只是观望,但最后,你已经不知道自己何时改变了你原本认为不会改变的习惯。

当所有人都从拟物化的视觉体验里走出来,拥抱扁平化的逻辑时,再去设计拟物化的东西就不合时宜了。可以说,这个集体习惯的改变,既是我们每个人主动尝试的,也是我们被集体推动着、被迫接受的。

至于习惯对于社会运动的影响,作者在书中主要讲了在整个社会层面来看一个集体习惯是如何形成、发展、萎缩和被替换的。但书中对于社会习惯和社会运动的探讨,缺乏深入的挖掘,所以我建议可以不用细读,略读即可。

以上就是这本书我想分享的第三个要点:

习惯的连锁效应会从个体传递到集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习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