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
有个电竞圈的朋友曾经和我聊过一轮“全职高手”的话题。
谈到国内十多年来电竞选手,他先是列举出一波又一波在国际赛事上夺冠的高玩或战队,最后依然不得不叹息一声——外界提到电竞选手,或许一时会在上述人等夺冠的高亮时刻提及一笔,但说来说去,似乎大家长久记忆的依然还是那个SKY(魔兽争霸项目选手李晓峰)。
哪怕他2013年以后就没再打比赛,2015年更是宣布退役创业。
不过,真正在公众眼中的全职高手,本未必就和职业生涯是否延续挂钩,也未必完全看奖牌榜,倒是和曝光度有密切的关系。
主要成就是2005年和2006年拿下两届WCG世界总决赛冠军的SKY,成为卫冕该项目的世界第一人,也就由此成为电子竞技领域家喻户晓的全职高手,还在于舆论对他的不断包装,上过央视若干个节目、登上过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还跑到湖南卫视的《越策越开心》涮了把娱乐节目。
之所以圈内圈外对SKY的认同感都趋于一致的关键,还在于2008年,他作为火炬手参加圣火传递。
对于一直被社会舆论带着有色“偏光镜”对待的体育项目,传递奥运圣火虽然不能改变舆论走向,但至少能够用某种意义上的认同,来佐证自己。
于是乎,当2008年那部完全不卖座、以SKY为原型的院线电影《电竞之王》上映时,圈内没有人去抨击这个有点自我冠名意味的头衔!
至于圈外嘛,本来就漠不关心,所以“几人称王”,没有太多波澜。
既然这个名字比较熟,常上电视混了脸熟,那就默认了。
不过,这位“全职高手”真正让人眼亮的,倒是他退役后创业的公司,首款产品是一个电竞鼠标。
至于后续市场影响,大体可以说是无,但这恰恰体现出了被包装封神的“全职高手”们的主流路径——继续向魔道祖师高桥名人学习。
话说,高桥名人这个史上第一个游戏圈的“全职高手”,也很有水分。
在他成功封神差不多三十年后,高桥名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披露“自己其实当年并不是游戏大神,一切都是公司所做的包装而已!”
也是,高桥名人从出场伊始,就是HUDSON公司的员工身份出现,而并非在比赛中获胜而被公司聘用。
不过,彼时一直没有引发质疑,就连30年无法破纪录的“一秒16连射”,也只是玩家追逐的神话,而没有去考虑里面的漏洞。
倒是在高桥名人自我揭短后,有人测试了一把,发现在当时的游戏机和电视显示交互方式上,每秒只能完成15次命令收集,和最多15次的击发,15次以上的按键毫无意义。
但恰恰是这个“无意义”,以及16连射的全职高手神话,让高桥名人很荣幸的开启了电子竞技和游戏装备之间的营收关联大门。
由于任天堂彼时放开了在红白机上的限制,其他厂商获得了第三方控制器权限。
于是,所谓的16连射,似乎就成为了专门为了这个权限开放,而量声定制的全职高手“奇迹”。
顺便,也就让更多渴望达成这一全职高手最高任务的游戏玩家们一个机会——全职高手高桥名人所在公司推出、以连击为噱头的品牌手柄。
不过,诡吊的是良品度的问题,大部分手柄的上限只能做到每秒15次。于是,手柄包装盒上的宣传语就成了“每秒最高16.5次”,背面的说明文字模糊着写着最高速“每秒约15次”。
还好,玩家们都不计较这些,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目标:玩游戏,也能破纪录,还能玩成代言来赚钱。
或许,这就是最朴素的“全职高手”梦想,但包装并不止于此。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