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闲笔】一只U盘的变迁史

【纸上闲笔】一只U盘的变迁史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大量的电子文件,如何储存?现在的方法,简单。一只小小的U盘,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教案、课件、电子书、音频、视频,就一股脑地打包在一起,随身携带,方便。不带U盘也行,各种软件都自带“云储存”,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能将储存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云端”的文件,下载下来。

以前却是一件难事。1999年,我毕业到广州一所学校教语文。南方教学设备齐全,教室里都安装了电脑,学校也自然要求:授课,要使用多媒体。人年轻,学东西容易,很快,我就学会了打字、电脑排版,甚至,还学会了编辑小报。做课件,倒是难不倒我,难住我的是——做好了课件,如何储存?尤其是上公开课,要到多媒体教室里上,在教室里做好的课件,怎么能“搬”多媒体教室?

学校的计算机老师给我支招——用软盘。说着,他拿出了一张薄薄的,四方的,蓝色的东西,对我说:“这,就是软盘。”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软盘。我想:这么薄薄的东西,还能装上课件、图片,真是神奇。最终,我画了十二元钱,买下了了一张属于自己的软盘。上公开课,我就用软盘拷贝课件,拿着它,转移文件。幸好,那时课件都不大,一张看起来体积还蛮大的软盘,其容量,就仅仅只能装一个课件而已。软盘储存文件,还容易丢失,一旦软盘受潮,就读不出数据。一次,我在公开课上就因软盘而出臭——软盘塞进电脑,怎么也拷贝不出来文件,害得我重新找了一张软盘,从三楼跑到一楼,拷课件。大汗淋漓,满脸羞红。

2005年前后,光盘出现了。它出现在我正烦恼软盘容量过小的时候,可谓是正当其时!为了携带电子文档方便,我咬了咬牙,画了近五千元钱,买了平生第一台自带光盘刻录功能的手提电脑。电脑买回了,把我兴奋得是一宿都没睡好——不是睡不着,是“尝鲜”电脑的光盘刻录功能。我捣鼓着,将电脑中下载的歌曲,刻录在光盘中。这光盘,的确比软盘耐用,存储量大,一张光盘,装下了近一百首歌曲。春节时,我将刻录的光盘带回了家,在自家音箱里,循环地播放。得意到不行。

光盘比软盘储存量大,但体积也比软盘大。不好携带。关键,光盘还容易刮画、沾染灰尘。一旦刮花,插进光驱,只听“咔嚓咔嚓”作响,就是不见储存的任何文件,也够你心焦的。曾经,我的一台台式电脑损坏,将所有敲敲打打写成的散文、随笔存进光盘,想保存在另一台电脑上。结果,光盘刮花,在另一台电脑上,无论如何都读不出文件。辛苦几年的成果,付之东流,我心痛得简直无法形容。

很快,U盘出现了。小巧,实用,储存量大。我总是敢于尝鲜,很快,就买来了一个128M的u盘。平时,用来保存一些需要移动的电子文件。还是不够用,接着又买来了4G的、8G的、16G的、32G的、128G的,最后,买了两个2T的移动硬盘。这下好了,无论多少电子文件,都妥妥当当地保存在了小小的匣子里。我用它装课件、教案、图片、音频、视频,用它来转移文件、上课,的确感受到了它的方便,也无限感慨科技进步给教育带来的变化,无限感慨改革开放带给教师、学生的幸福——从单纯的一只粉笔一张黑板,到如今的互动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师受益,学生得福。四十年沧海桑田,恍然如梦。

我大致地数过我买过的U盘、移动硬盘,大大小小十几个,都可以开一个小型的U盘博览会了。可惜,这些又要落后了。学校前段时间,通了无线网络,班级里的交互式电脑,都能上网了。这只要一上网,我的U盘又派不上用场了,因为“云”里面,储存着我的所有的教学资料呢!需要的时候,只要点击、下载,这些文件,就会妥妥地出现在我需要的地方。

未来,真的像这些“云”,你看不到它,摸不着“它”,但它的的确确存在着。它,会影响你,影响当下的教育,影响你的生活,影响你的教育下你的生活中的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纸上闲笔】一只U盘的变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