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忆里,爷爷是个又黑,又瘦,背微驼的小老头。
无论冬夏,每天他总是雷打不动地6点起床,然后打开那个已经发黄的收音机,听广播,新闻,还有革命歌曲。
全村就只有他一个人订报纸,一直从退休到去世。
白天,他喜欢看报纸,用那时农村罕有的红色铅笔在上面勾勾画画,时不时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下几笔。
偶尔发现一个生活小常识,就一定会给奶奶普及。
他是全村第一个尝试“新项目”的人。
他第一个在自家的土家上种满了果树,每天像照顾孩子一样盯着果树的成长,把树下的的杂草一根一根拔起。
他第一个承包了村里的闲置田地,改成了鱼塘,用自己的心血换来一塘塘肥硕的鲤鱼。
有人说他“作”,日子不好好过,天天瞎折腾。
正是他的折腾,他的“作”,他给贫苦的老乡创造了很多工作机会,让饥饿的人有了口饭吃。
他赢得了村人的尊重,羡慕,当然也有妒忌。
一个知识分子,在一个知识匮乏的环境,做的很多事,在别人眼里都是出格的。他也曾遭遇非议,也曾因为这些非议而压抑。
但他还是他,雨过,他仍坚定地走着那条他选择的道路。
2
爷爷也是离休干部,享受着国家一些补助。比如药费,国家可以报销一部分。
可是他从不允许家里其他人拿着他的“小本”去买药,一旦发现,一定会给上一堂深刻的革命思想教育课。
他的桌子上放满了革命书籍,那时候,我没别的书可看,就把爷爷的书看个遍。
在很多个没电的夜晚,伴着蛐蛐、蝈蝈的鸣叫,爷爷喊我们坐在一起,给我们讲那些已经烙印在心里的故事。动情时,带我们一起哼唱。
小小年纪的我们如同真的回到了他曾经的战场。
长大后,跟同事在KTV,大家都在唱流行歌曲,可我只会革命歌曲。那时,心里没有尴尬,只有对爷爷满满的回忆和追念。
爷爷从来不会“教育”我们,不会唠叨,不会打骂。在我们跟随爷爷成长的几年中,感受着他细水流长地言传身教,我知道,我们一定会很好。
3
爷爷的“折腾”,也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差。
2002年10月,还有半年多我就要参加高考。
国庆节期间,他已经病重在床。脸上青黑浮肿,无法下咽。乡医来给他输上了药水,他昏昏沉沉,半倚在被子上。
我要返校了,他艰难地睁开眼睛,看着我说,“放心学习,你的学费我出,别有负担。”
强忍着的我,终于在迈出大门那一刻泪崩。
次月,在校接到消息,爷爷不行了。
坐了5个小时车,赶到家,他已经静静地躺在那里,什么话也没有,只留下一副瘦小的躯壳。
那一刻,才发现,在那一瞬间,你真的失去了自己最敬爱的人。
那一刻,才发现,没有所谓的永恒,老人变老的速度是几何级的,离开更是一瞬间的。
《寻梦环游记》中有句经典台词,“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事情”。
当我们以追梦之名,距离亲人越来越远,陪伴越来越少时,最后留给我们的可能只剩半生的悔恨。
多回家看看,趁还有时间。
而对于逝者,只愿爱的记忆永不消失,只愿我能永远记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