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 罗兰
过去的一个月,过的是一种如滚针毡的生活。老妈摔了一跤,骨折,动手术,出院回家康复,住院期间也一波三折。
从一晚上每半小时起来一次,到一晚上起来6-7次。生活内容超级落地,伺候吃喝、大小便是唯一的主题。一周12节课的工作量,外加项目辅导和学生的毕业设计,连滚带爬,总是在睡不醒与睡不着之间直接切换。肚子经常是两种状态之一:吃得太饱和饿得不行。
母亲节那天和一个朋友交谈,她说自己的家人群这两天都在怀念她过世的姥姥,妈妈和姨妈们都在表达自己的遗憾,觉得自己照顾老人没有尽最大的心力。希望我不会有这种遗憾。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课题。我昨天听到老妈痛苦地呻吟,觉得人生走到这一阶段真得毫无幸福可言,还真不如早早地走,也理解了为什么前几年老教授说他们最希望的事情就是好好地走。继而想到如果是我自己面对这样的境况,有没有勇气选择主动离开这个世界。这样的决定需要有看透人生本质的智慧、一生无悔的底气和果敢的行动力。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一是我们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因为那疼痛不在你身上,我们也不曾经历这感受。看着她受苦也无能为力,没有办法减轻她的痛苦。
二是我们自己也在痛苦挣扎。深夜悠悠传来的一句:“帮我拿拿这条腿”。每每听到,既觉得好笑,仿佛腿不是长在身上,而是一个物件,放错了地方。又痛苦万分,周公拉着我不放,身体在痛苦抗拒。深夜在伺候完一次小便之后,撤掉湿的尿垫,却怎么也不能把干净的尿垫好好地垫到老妈身子底下的时候,禁不住哭出声来。
老太太在睡着没有知觉的情况下,在你最不可能想到的地方尿湿被褥的时候,情绪瞬间崩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只要一听到准备小便的请求,就进入一级戒备,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床前,准备好尿垫。可气的是有时候还会来不及,或者最终证明是一个虚警报,并没有真地小便成。
亲情是一生都不能逃脱的牵绊。
老太太术后一周还嚷嚷着疼,要吃止疼片;咒骂命运不公,深感自己是个好人,没做过对不起人的事,老天为何如此惩罚她,让她遭这茬罪;呼喊自己的妈妈,怨她老人家不疼惜自己;手术两个周后刀口还疼,怨我们提前给她揭了纱布,其实我们是在已经过了大夫交代的日期之后才拆的纱布,又是微创手术,刀口很小。在一个半夜又这样抱怨的时候,大妹终于忍不住跟她理论,说到最后,老太太服软说对不起,自己错怪了她。
老妈会控诉我们不理解她的痛苦,搬动身体不小心弄疼了她,也嫌我们不疼惜她。急了我也跟她吵,说她不讲理,其实世间哪有那么多的道理可讲。稍微好转,老妈就说道歉的话,说对不起我们,让我们受累了。
亲情有时候是争争吵吵,有时候也温情脉脉,让我们热泪盈眶。
我们清楚以老妈目前的心理状况,能在家照顾绝不能送养老院,否则她会觉得自己被孩子们抛弃,会委屈死的。为了照顾老妈,大妹妹带着二宝入住我家,而上幼儿园的大宝跟着大妹夫住自己家。第一个周从没离开过妈妈的大宝一到晚上就哭着喊妈妈。我妈听了哭声心疼她的外孙女,快一个月了,虽然晚上不再哭着喊妈妈,还是要跟妈妈视频,在我大妹的故事声中才能入睡。我也心疼她们,无奈我的课太多,只有周四没课,所以周三下午就赶我大妹妹回家。
昨天发生的事情,让我吃了一惊。大妹家的二宝才一岁半,只会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嘉嘉(自己的名字)、姐姐、奶奶(吃奶)。抄着这几个简单的词语,就可以恣意地生活,喜欢吃东西,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总能吃到,我叫她小吃货。很喜欢看她的眼睛,神情淡定,安稳自在。就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小精灵,昨天下午我回到家的时候,她在哭鼻子,说是想爸爸了,急着回家找爸爸。先是跟爸爸和姐姐视频,穿好衣服,就急急地出门回家找爸爸了。我以为一岁半的孩子啥都不懂,有妈妈在就一切安好。其实亲情是与生俱来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是一生都不能逃脱的牵绊。
朋友一直都是我们的另一半。
----西塞罗
心情实在是跌倒谷底,就在闺蜜群发几句牢骚。在那里不怕暴露自己的本色,不需要带着面具,闺蜜们的安慰熨帖着我痛苦的心情。有朋友在,我知道我不孤单,我是被爱着的。
一位闺蜜知道我忙着照顾住院的老妈,外地来了一个朋友,做的事情是我感兴趣的,就提前约我一起见面聊天,给我有一丝喘息的机会,借此机会也见见许久没见的我。本来说是去山里,后来决定去海边吃海鲜。见面当天的头一晚我在医院里被折磨地痛不欲生,一顿鲜美的海鲜,朋友席间的交流,让我得到了极大的放松。这痛苦挣扎空隙的消遣是一次快充,让我能量满满去应对那些艰难时刻。
另外一晚,新公司开业的朋友请大家聚餐,都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各个还才华横溢,不时有金句蹦出。整个晚上都在欢歌笑语中度过,极度放松和愉悦。
以前曾经觉得自己敢于接受生活的各种挑战,后来才意识到其实是我那些肝胆相照的朋友们,给了我这份勇气和自信。
重要的不是治好病痛,而是带着病痛活着。 ------加缪
目前情绪还会不时起波澜,该哭哭该笑笑,心态还好,明白没有必要怨天怨地,接受就好。也会抓紧机会休息,有妹妹看顾老妈的时候,我就能放心去休息。实在憋的不行,还挤时间去打了一次羽毛球。第二天有课的晚上我不值班。精力还好的时候,还抽空看了几部电影《傲慢与偏见》、《音乐之声》、《特朗勃》、《简爱》、《在哥伦布城》、《死亡诗社》。几乎每部电影都是至少分2-3次才能看完。这个月还看了两场演出,印第安音乐《最后的莫西干人》和话剧《雷雨》。
日常的生活能推的活动能推就推,但是喜欢的活动照旧,带领的学生读书会照旧,清心读书会的活动也照旧。
读书也见缝插针地进行。在医院里陪床的晚上读《生命3.0》;读了rue借给我的《住宅读本》;读《洞察力的秘密》、《今日简史》;读了王小波的《绿毛水怪》和《黄金时代》。意识到小说才是培养阅读兴趣最好的类别,看来我带领的学生读书会还是要多读几本小说。
我一句“我的妈妈啊”,老妈的一句“孩子啊”,各自挣扎,相互守望。
是以为记这如滚针毡,又热腾腾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