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聊你是选择离开影院还是忍着看完?沉没成本

电影无聊你是选择离开影院还是忍着看完?沉没成本_第1张图片

你花45元买了一张电影票,走进电影院,看了30分钟电影,发现这个电影实在是太无趣、太无聊啦。

你已经确定了看完这部电影是毫无意义的了,这时,你会如何选择?

A、钱都花了,忍着看完吧!

B、虽然挺舍不得票钱的,但是在这里待着看完也没意义呀,那就离开电影院,去干点有意义的事情。

再举例看:

买衣服时,在店里反复挑选,反复试穿,不停的跟店员沟通,店员在你身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了不让这部分沉没成本损失掉,可能会给你更多的优惠。

现在很多商业机构,在跟客户稍微有一点购买欲望时,就会想方设法收客户一点点定金,可能1万元的东西只收500块钱定金。当客户回到家里,购买的冲动消失,为了不损失这500块钱的定金,很有可能就会购买你的商品。

两个人结婚,举办隆重盛大的婚礼,投入了巨大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婚后,如果闹别扭想要分手,很可能会觉得再办一次婚礼太麻烦,就不分手了。

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看这件事情未来对他是不是有好处,同时也会注意自己是不是在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这是一种非常有趣而顽固的非理性的心理,我们称之为叫做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概念: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沉没成本,就是已经损失掉了,不可挽回的成本,而因舍不得这个沉没成本而跟随产生的成本,称为追加成本

沉没成本在投资领域中也经常发生。在实际交易中,人们总是将获得良好的品种卖出,而保留那些亏损的基金或股票,更有甚者,还会对这些不断亏损的基金股票加仓。反复买入想要挽回损失。在损失面前执行鸵鸟策略,最终更上雪上加霜。

再如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排错队现象,眼见这队的服务人员非常低效,甚至有可能随时停止服务,却因为之前已经投入了很多时间,于是便没有胆量别起炉灶去排新的队伍,看上去是为了之前的投入不变成损失,但实际小可能损失了更多的时间。

索罗斯对沉没成本的看法值得借鉴。

我不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挽回损失,而避免这种陷阱最好的方法是自问,如果手中没有这只股票或者基金,或者给你另外一笔钱,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投资决策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最好卖了它,不能仅仅因为已经被套住了,为了心理帐户上所谓的摊低成本,就进而做出一个错上加错的决定。

阿尔法狗之所以厉害,抛开深度学习算法本身,最重要的一点是: 它能做到 每走一步,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永远从头计算,将过去归零,绝不为过去所牵绊,只从当下格局出发走出最优的一步。想想看,我们身边的牛人,大多也有这特点: 着眼于增量,不为存量所困。从经济学的角度,就是那句名言: 沉没成本(过去已经付出的成本)不是成本。哈哈,道理是通的。

恋爱走到尽头,有人花了多年疗伤,怎么都放不下,疗伤的时间甚至比恋爱时间还长。更严重的是因为一次失败的恋爱而选择不再相信爱情。

买了一件特别贵的衣服,穿过几次却发现不适合自己,因为贵而舍不得送人或丢掉,于是把那件又贵又不愿意穿的衣服一直塞在衣柜里,看到这件衣服时常常心疼当初花的钱。既让不合适的衣服堆积在衣柜里,又时常因为这件衣服的价格而破坏自己的心情。

大学毕业后,并不喜欢自己学的专业,甚至专业前景也不好,就是因为学过4年不想浪费,而非要干本专业的工作,导致各种不开心。

有的人,对自己的工作已经绝望,不喜欢这份工作,干了那么久也没有任何成长,却因为已经干了很久不忍放弃,而决定继续忍受下去,一边忍受又一边用下班甚至上班的时间继续抱怨。

我们来总结一下:

1,我们要认清,沉没成本其实没有好坏的区别,你可以把他叫做既定成本,或者已经发生的花费。

2,因为这种心态的顽固性,有目的性的制造对方的沉没成本,有利于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最后我们还是要反过来说,如果真的能够克服这种沉没成本带来的心里偏见,我们不被这种情绪所左右,那么我们将会有可能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关于文章前面的提到无聊的电影,你还会忍着看完吗?答案很清楚了。



案例补充,推荐阅读:

20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英法两国政府联合开发大型超音速飞机,叫做协和飞机。这种飞机的机身大,装饰豪华,而且速度特别快,其开发可以说是场豪赌,单是设计一个引擎的成本可能就高达数亿元。可是项目刚开始不久,英法两国政府就发现了问题,这种机器的研发成本真的是非常花钱,但这样的设计是否有市场,那还不知道,停止研发呢,也非常的可怕,因为一旦停止,之前的投资 都将付诸东流。到底是继续研发呢,还是停止继续投钱呢?项目就在纠结中不断前行,随着研发的工作越来越深入,他们其实就越难做出停止研发的决定,协和飞机到最后还是研发成功了,但是因为飞机有巨大的缺陷,比如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以及运营成本实在是太高, 不适合市场竞争。最终,英法两国政府为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有人就说了,那你就不能早点儿放弃吗,本来分明是可以减少这个损失的,虽然这个道理听上来很简单,可是事实的情况是,人们往往都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工作前期的投入成本越大,那么对他后续的投入也就越多,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不仅看这件事情,未来对他是否有好处,同时也会注意自己是不是在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这是一种非常有趣而顽固的非理性的心里。我们称之为沉没成本,也叫做协和效应。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影无聊你是选择离开影院还是忍着看完?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