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图书馆学习,不是为了装!

那天,朋友问起:“呆宿舍不一样吗?你每天坐车一小时去图书馆学习,不折腾吗?”

折腾,但真的不一样。

对于学习,我曾听过一位导师在线上分享会的时候说过,以前我从事传统行业,但一心向往着互联网行业,所以每天下班回去后我总会坐公交,到郊外的图书馆泡上3、4个小时,这件事坚持了两年,才有了现在的我。

对于我,每个周末都会选择在图书馆给自己充电,每次“空乘而去”,满载而归,心里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以往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学习,呆宿舍也是一个样;但后来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其实挺大的。


(一)这里的环境感染着我身体内的每个细胞


这也许是图书馆固有的特性:当踏进去的一刻,一股莫名的书香气息将你笼罩着,令人窒息,但却享受。书架上端庄整齐的书籍、室内墙上横挂的警句……每处景色、每个角落都预示着,学习是一件“归零”的事 —— 当下无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阶层、什么心情,请忘掉一切,此刻你就是一名学者,只为学习。

伟大的先哲纪伯伦曾说过: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长,只是去修;一切才真正开始。社会的焦虑归根是人的焦虑,在这个提倡快的社会,我们只能跨大自己的步伐;也在这种大家共筑的“快”文化下,每一次“慢”都像是经历了一场犯罪,让人充满内疚。从这个角度来看,图书馆是最接近慢的地方,但它用同等的方式告诉你,慢既是快;因为你不再有焦虑,你不是为了追求成长,你只是去修。

(二)图书馆有我要的宁静


宿舍的静,是不安的。准确来说是寂静、死寂。四面环墙,更多时候感觉被困在一个牢笼里,缺乏着生气。

所以更多时候,

我们选择播放音乐来掩盖这种“静”的尴尬,后来读书变成了听音乐自嗨会。

也由于这种“静”,让人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在挣扎结束那一刻,我们还是选择了睡觉、放弃。

而图书馆的“静”,是一种宁静。这里从不缺乏人来人往、书本的翻阅声、脚步声、学习交流的细语。在我看来,这不是一种学习的外在干扰,而是一种督促——当你想松懈的时候,它们会告诉你,放下手机、提起精神。


(三)学习需要一种仪式感


坐上40分钟的车到图书馆,虽然学习的门槛高了,但学习这件事于你更加有分量了。每次到来,我心里都会暗示:“这么费劲来,总要带点收获回去;来而不学,跟逢场作戏没有什么区别。”

每次坐上公交的时候,沿着同一路径,你总能看到车窗外的风景、门面,第一次可能没太大意义。久而久之,每处风景都成了固定顺序出场人物,像同一部电影,而沿途的这一切都在告诉你:主角准备上场了。孩子,学习时间到了!

跟生日一定要吃蛋糕搞派对、结婚纪念一样,这些就是仪式感。我们对于生活付出了热爱,那么,学习同样值得我们这样庄重地对待自己。


(四)在这里,学习是一群人的事


来往穿梭的人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的地方,不同年龄,但都殊途同归,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撰写这篇的文章的时候,我就留意到了身边坐着两位老人,带着老花镜在注视着自己手中的报纸,从眼神中你能感觉到一个信息——我不容许有人打扰。从斑白稀疏的头发,到手臂上留下的岁月斑纹,我猜他们至少年过七旬了。当时就在想:真敬佩这些老人,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到我七十岁的时候还能守住这份对学习的热爱吗?

由于图书馆位置紧缺,中午一点过后基本满座了,但还是不断有人涌进来,他们大部分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随便找了个楼梯阶级坐了起来,开始看书。他们当中不是第一次,也知道这个点数是没有座位的了,但还是选择来到这里。因为我偶尔也会扮演他们当中的其中一个,所以体会到:我宁愿坐地上,也不愿在宿舍呆着,因为在这里,学习是一群人的事。

在学习成长的路上,人,往往都是孤独的;你跑得越前,同行者越少,而这里,恰好是一座港湾。让你前有远方,后有归宿。


最后:


有人会驳斥我的观点:奋斗在个人,我就是在宿舍学习的效率极高。这着确实没错,我也不想神话化图书馆的带给我们的作用。但思想没有对错,也没有高低,只有不同。愿你在成长路上越走越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来图书馆学习,不是为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