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梦方外寺》

                                             

 

《倚梦方外寺》_第1张图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倚梦方外寺》_第2张图片
身由业力所造, 业力由妄心所造, 人若造业便会感受人生的苦果, 以致受身出世而偿还果报的苦恼, 今生受过去世的业报, 未来世感受现世的苦果。

《倚梦方外寺》_第3张图片
《心经》一卷,说尽了《大品般若》六百卷的义理。佛教化众生,随机引导,由凡夫至佛界,修行的法门因人而异。

                                            阅感沧桑

公子初醒了,他也不知自己睡了多久,只是那梦境太过逼真……

  十里恢胎好人家,家主家风沿袭善,修得家境殷丰福,不惑老蚌得之初。故公子初幼,家人极宠,少爷脾气自然弄性尚气,做事偏执。

  一日,和尚沿门托钵四方游,观宅瑞气阴霾遮,意欲渡劫化此灾。踏宅讨取茶水饮,释疑此行化劫灾,须得三日安入眠,消灾只供三日素。

  意念以为身方外,公子礼佛“方外寺”,和尚言:可带发修行,修行于心不于身,日日如是念《心经》,一念红尘一念心,一声佛号一修行。然不久时间竟然唤公子初手抄《心经》,公子初不解:为何他人凭口念,而我手抄见真迹?

  和尚缓笑:《心经》经口不经心,枉解《心经》其中意!抄得《心经》刻于心。

  公子初无奈,遵得师命书《心经》,一遍《心经》一经心,涤净尘嚣诵《心经》,时长日久铭于心,逐日遂解其中意,公子初叹服,持恒口念抄《心经》,三年不觉一晃眼,心平气和焕容颜,修行德化羽成仙。

  和尚贺其功已成:可下山!仍须谨记,肉身终须灭,灵魂修无界,修身不择地,心境修心性!心事心静修,凡事渡劫不结心,遇事还须参琢磨。

  是以大梦醒,公子初问:睡几日?仆人答:3日。公子初未解,“方外寺”三年未还家,怎得三日期?问及和尚,答言和尚已远游。

  凭梦寥廓寻“方外”,荒寺僻陋倍凄然,路问农者几时荒,答曰不牧之地数十载,荒草庇荫牌匾残,徒留“方外”依稀辨。

  远传农者歌一首:

                      晨钟幕鼓心,

                      修身儒家性。

                      善恶亦修为,

                      红尘苦为渡。

  公子惊问何以得,农曰,和尚诫勉寻匾者,未知今昔是何年!

  此后公子初处世经由心,收复心性出三界,日后功业果大成。

《倚梦方外寺》_第4张图片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般若经》的内涵以空性为主,透过对空性的了解能断除烦恼障而得到小乘的涅盘,即声闻及独觉的菩提果位;也能够透过对空性的认识,再加上福德资粮的圆满,能彻底断除所知障而获得大乘的涅盘,即无上的菩提果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於此经,故名为《心经》。

你可能感兴趣的:(《倚梦方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