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1

拜日

一、山式站姿

  请大家站在垫子的中央,双脚并拢,脚趾对齐,双脚内沿相贴,掌心均匀受力,缓慢的抬起十个脚趾,指向天花板的方向,十指大张开,上抬脚趾可以帮助挤揉脚底肌肉群,刺激神经末梢,伸展足底肌肤,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提升足弓意识,增加足弓弧度,改善扁平足和足弓踏陷的现象,现在将十个脚趾平铺压实垫面,可以前后晃动一下,找到身体重心在足底均匀分布的感觉

  膝盖内侧靠拢,前侧正对二三脚趾的方向,膝内外侧伸展,均匀受力,膝关节上提,膝盖窝伸展,膝不超伸,膝超伸是指膝关节过度往后打开,膝盖前侧受力,身体的大部分重量都压在膝关节上,从侧面看大小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长此以往,会使膝关节产生积液,引起膝盖疼痛和关节炎等疾病,可以通过微屈膝来调整

  大腿肌肉收紧上提,小腿胫骨对齐,大腿内侧收紧向中间靠拢,想象两大腿之间夹了一张薄薄的纸,使其不下掉,大腿根部中点、膝中点、踝中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帮肋建立正确的腿型,大腿面向后,臀中段向前形成结抗,使骨盆稳定中正,帮肋骨盆区域创造巨大的空间和自由,减少自身无法觉知的骨盆倾斜的现象

  骨盆中正,不前倾不后移不侧倾,保持身体前后左右均匀伸展,骨盆中正是指骨盆区域最突出的两个点:髂前上肌与会阴处的耻骨形成的倒三角平面与地面垂直,骨盆前倾是指髂前上棘往前,耻骨往后,形成假象的婀娜多姿的体态,长此以往,会给腰椎带来巨大的压力,可以通过尾骨内卷、收腹、收肋、胸骨上提来调整,骨盆后倾是指髂前上棘往后,耻骨往前,整个人含胸拱背,背部肌肉僵硬,血液循环变慢,引起肩颈疼痛,圆肩驼背等现象,可以通过微翘臀来调整

    腹部收紧,肋骨向脊柱的方向回收,侧肋向上伸展,保持脊柱不动,自然伸展

  胸腔展开,胸骨上提,双肩后旋下沉,肩胛内收,躯干两侧对等伸展

    双手垂放在身体的两侧,手臂自然伸直,手肘不超伸,手指并拢,指尖带动手臂向地面的方向穿叉延伸,手腕无压力,肘窝相对,掌心相对,无法相对时,可以先将大臂内旋,使肘窝相对,在保持大臂不动的情况下,再将小臂外旋,使掌心相对

    颈椎中正,脖子不强直不前引,下巴微收与地面平行,耳垂与肩峰在同一直线上,眼睛看向正前方

    保持自然顺畅的呼吸,每一次吸气,头顶带动脊柱向上延伸,每一次呼气重心下沉,想象我们的身体象一棵大树一样稳稳的扎根地面,纹丝不动

    山式站姿是瑜伽的入门体式,通过山式站姿的练习,建立腿的稳定性,帮助了解身体的结构以及身体的作用,借助山式站姿的练习点,在未来的体式练习中,建立同等稳定,达到身体的平衡

    每天坚持5一10分钟山式站姿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挺拨身姿,提升气质,改善圆肩驼背x型腿o型腿,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调理气血不畅,改善女性冬季手冷脚冷的现象

好!现在大家放松一下

  下面请大家站在垫子的前端,约一个横向脚掌的距离,山式站姿调整,双手合十于胸前,大拇指轻触胸骨,其余四指并拢,指尖朝向斜上方

二、祈阳式

      吸气:双手经眉心向上伸直双臂,大臂贴耳或置于耳后,挺直后背,脊柱向上延展,此时你的手肩背臀腿在同一平面且与地面垂直

    呼气:双肩向后打开且下沉,肩胛内收,启动手臂和背部的力量,带动胸椎以上向后弯曲延伸,胸椎以下与地面垂直,脖子不前引,微抬下巴,眼睛看向斜上方的天花板

    吸气:胸腔展开,胸骨上提,肋骨内收,腋窝前侧伸展上提,腋窝后侧收紧下沉

    呼气:腹部底端内收上提,腹股沟自然伸展,核心向内环收,去固定你的腰椎,腰椎无代偿发力,重心下沉,脚掌均匀受力,膝自然伸直,不超伸,大腿面向后,臀中段向前,使骨盆稳定中正

  此时去觉知大臂的发酸发麻以及肩颈的挤揉

三、站立前弯式

    吸气:手臂带动胸椎以上缓慢回正,打开双手与肩同宽,掌心朝前

    呼气:以髋关节为折合点,手臂带动上半身延展着向前向下,直至双手落于双肩的正下方,指腹触地但不着力,来到站立前弯,初学者或者指腹无法触地者可借助瑜伽砖做练习

    吸气:利用指腹推地或推砖的力量,将胸骨向前推送,展开胸腔,双肩往臀部的方向作拉动,转动骨盆,将坐骨上提,臀不往后坐,臀部边缘与脚后跟在一平面且与地面垂直,抬头,翘臀,去创造背脊部的凹陷

      呼气:腹部肋骨内收,持续转动骨盆,将坐骨推到身体的最高点,双手滑落至双脚两侧,手指尖不超脚趾尖,依次用腹部胸部去贴靠大腿,此时出现含胸拱背者回到上一步保持背脊的延展即可,还能够做到的,双手抓住脚踝,利用手和脚踝拮抗的力量,拉动上半身向前向下,用面部去贴靠小腿胫骨,使上下半身完全重合,来到标准的站立前弯,让血液回流去滋养面部肌肤,此时去觉知臀腿后侧有强烈的拉伸感

四、左骑马式

      吸气:缓慢的抬头,待血液回流,防止眩晕

      呼气:屈双膝,双手放于双脚的两侧,迈右脚向后一大步,来到左骑马式。调整双脚前后距离约三倍肩宽,(1.2米一1.4米),左右距离与臀同宽,约10cm,双脚内沿相互平行。右脚的前脚掌踩地,脚后跟向上拎,脚掌心与地面垂直,右大腿收紧上提,使右膝盖窝不下掉。左大腿与地面平行,左小腿与地面垂直,左臀腿外侧收紧使左膝朝向脚尖,不内扣不外扩,将左髋往后拉,右髋往前去推送,使骨盆稳定中正,臀部略高于左膝。

    双手自然垂放在双肩的正下方,指尖触地但不承托身体的任何重量。

      胸腔展开,脊柱延展,背脊平展,双肩向臀部的方向拉动,颈椎中正,眼睛看向正前方的地板。腹部内收,核心收紧,上半身不压迫在左大腿上。双脚均匀受力

    去觉知你的肌耐力和平衡力正在一点一点的得到提升

    呼气,落右膝点地,小腿脚背压实垫面,在保证左小腿与垫面垂直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右膝向后挪移,使右膝前上侧的肌肤更多的接触垫面,避免髌骨直接着地,减缓膝关节的压力。如果右膝仍有压力,可在下方垫瑜伽毯作练习,有意识将左髋往后,右髋往前,保持骨盆稳定中正

五、(左)新月式

      吸气:双手自体前向上合十于头顶,大臂位于耳根旁,挺直后背,脊柱向上延展

    呼气:双肩后拉下沉,手臂带动胸椎以上向后仰,微抬下巴眼睛看向斜上方

    吸气:胸腔展开上提,感觉身体前侧得到完全的伸展。伸展左侧的腹股沟无褶皱无挤压,腰椎无压力,上半身重量没有压在左腿上,重心均匀的分布在髋关节之下。

    呼气:腹部自底端上提内收,利用自身的重量,将髖关节向下沉,去拉伸右大腿前侧和髂腰肌,释放身体的紧张

在此停留一下,感受骨盆区域血液循环正在加快,在微微的发热

六、斜板式

    吸气:手臂带动胸椎以上缓慢回正

    呼气:打开双手,落于左脚两侧,将左脚向内挪移一点,调整双手位于双肩的正下方,指尖朝前,十指大张平铺压实地面,微屈手肘不超伸,回勾右脚,蹬直右膝,待核心稳定后,快速撤左脚向后一大步与右脚并拢,来到斜板式 ,脚后跟向上拎,脚掌心垂直于地面

    吸气:胸腔展开,头顶带动脊柱向前伸展

      呼气:腹部内收,核心收紧,去固定好你的腰椎,尾骨微内卷,不踏腰,不翘臀

      吸气:启动掌根推地的力量,去撑开你的背部,将肩胛向两处推送,颈椎中正,眼睛看向正前方的地板

      呼气:大腿前侧收紧上提,大腿内侧收紧向中间靠拢,膝盖窝伸展,膝不下掉,从侧面看,你的后脑勺肩背臀腿在同一斜平面,重心始终均匀分布在身体之下

    保持自然顺畅的呼吸, 去觉知腰腹部有强烈的颤抖,脂肪正在燃烧,加油!大家都做的非常棒

七、大拜式

  呼气:落双膝点地,小腿脚背压实垫面,保证手不动,臀部向后向下坐脚后跟上,前额触地,来到大拜式放松,调整两臂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小臂悬空不贴地

  吸气:双手带动脊柱向前攀爬延伸,

  呼气:臀部继续向后向下坐,不离开脚后跟,脚后跟向中间靠拢,去建立脚踝内收的意识,配合呼吸,想象有两股力量将你的身体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做拉伸,打开被压缩的脊柱空间,释放背脊部压力,缓解刚才体式给身体带来的疲惫感,在此停留3个呼吸,让你的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重新去聚集能量,为身体充电,快速恢复体力,为接下来的体式做好准备,3、2、1

八、眼镜式

    吸气:微抬头,小臂贴地,调整两臂与肩同宽,微屈手肘内夹

    呼气:核心收紧,头顶带动身体象波浪一样从两臂之间悬空穿出,直至整个身体俯卧于垫面上,下颌点地,双脚并拢,调整双手位于胸部两侧靠近肋骨的位置,指尖朝前,十指大张,掌心掌根压实地面,手肘持续内夹,两大臂相互平行,两小臂相互平行且与地面垂直,可以抬头看一下自己双手的位置

      吸气:后背部肌肉收缩发力,抬起上半身向上,双手辅助支撑,手肘不超伸

    呼气:双肩后拉下沉,肩胛内收,不耸肩,露出你漂亮的脖子,颈椎中正,眼睛看向斜上方,此时腰椎有压力者,可打开双脚与臀同宽和降低上半身高度做练习

      吸气:掌根推地,手肘持续内夹,后背部和后脑勺去寻找远方,头部不要过度后仰

    呼气:腹部内收上提,肋骨回收,耻骨向下沉,用髋关节前侧去贴靠地面,感受你的腰椎变得更加灵活柔软,大家做得很棒哦!

九、顶峰式

    回勾双脚,蹬直双膝,抬高臀部向后向上,来到顶峰式,调整双手和双脚之间的距离约三倍肩宽,双手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双脚之间的距离与臀同宽,双手十指大张开,掌心掌根压实垫面,脚后跟向后向上拎,将坐骨向最高点去推送

      吸气:双手掌根用力推地,手推肩,肩推背,借助这股力量,将双肩后旋下沉向臀部的方向做拉动,去创造背脊的凹陷,低头,眼睛看向脚趾的方向,用头顶百会穴去寻找地面,还能做到的,将双肩持续下压,深层次打开肩关节,用头顶百会穴直接贴地

      呼气:转动骨盆,使坐骨来到身体的最高点,腰腹部和臀部收紧上提,腹股沟无挤压,可以做到的,将脚后跟慢慢向下踩,伸展膝盖窝,将双小腿肚内旋,锁定膝中正,朝向脚尖的方向,大腿前侧面收紧向后向上去推送,此时去觉知臀腿后侧肌肉群有强烈的拉伸感,从侧面看你的身体呈现一个漂亮的倒V字形

十、右骑马式

      吸气:缓慢地抬头,让血液回流,重心前移

      呼气:腹部核心收紧,迈右脚向前一大步,落于双手之间,来到右骑马式,调整双脚前后距离约三倍肩宽,左右距离与臀同宽,约10cm,双脚内沿相互平行。

      左脚的前脚掌踩地,脚后跟向后向上拎,脚掌心与地面垂直,左膝盖窝伸展,左大腿收紧上提,右大腿与地面平行,右小腿与地面垂直,右膝中正不内扣不外扩,左髖向前,右髖向后,臀部略高于右膝。

    双手自然垂放在双肩的正下方,指尖着地但不着力,掌心相对,肘窝相对,手肘不超伸

    脊柱延展,背脊平展,双肩向臀部方向做拉动,颈椎中正,不低头不仰头

    腹部内收,核心向内环收,胸腔展开,使你的胸腔远离右大腿,重心在双脚之下

    保持自然顺畅的呼吸,这一次做的比上一次更好,去觉知根基的稳定性正在加强

十一、(右)新月式

      呼气:落左膝点地,小腿脚背压实垫面,在保证右小腿与地面垂直的情况下,尽量将左膝向后挪移,增加受力面积,避免髌骨直接着地,解缓膝关节压力,膝关节仍有压力者,可在下方垫瑜伽毯,将左髋往前,右髋往后,始终保持骨盆中正的意识

    吸气:双手自体前向上合十于头顶,大臂位于耳根旁,挺直后背,脊柱向上延展

    呼气:双肩后拉下沉,远离耳朵,肩胛内收,手臂和后背部收缩发力,带动胸椎以上向斜后方攀爬延伸,微抬下巴,眼睛看上寻找斜上方的天花板

    吸气:胸腔展开且向前向上推送,肋骨不外翻,指尖带动手臂持续去寻找远方的天空,充分的打开胸腔,吸收更多的氧分子,使胸腔变得饱满而有弹性

    呼气:腹部底端内收上提,伸展右侧的腹股沟,无挤压无凹陷,右膝中正不内扣不外扩,在脚踝的正上方,朝向2、3脚趾的方向,不超过脚尖,重心在髋关节之下,利用自身的重量沉髋下压,去感受髋关节一点一点被打开,大腿前侧肌肉群及髂腰肌有强烈的拉伸感,在一呼一吸之间,让你的体式变得更加精进,加油!相信每一滳汗水都会有所回报

      吸气:双手带动胸椎以上缓慢回正

十二、站立前弯

      呼气:打开双手放在右脚两侧,回勾左脚,蹬直左膝,迈左脚向前一大步与右脚并拢,再次来到站立前弯,双手顺势挪移至双肩的正下方,指腹触地,初学者或指腹不能着地的,可借助瑜伽砖做练习

      吸气:微抬头,翘臀,利用指腹推地或推砖的力量,推胸向前,启动背部的力量拉动双肩往臀部的方向,去创造背脊的凹陷

      呼气,转动髋关节,将坐骨推到最高点,臀不往后坐,臀部边缘与脚后跟在同一平面且与地面垂直,将双手滑落至双脚两侧,手指尖不超过脚指尖,依次用腹部胸部去贴靠大腿,此时如果出现含胸拱背者回到上一步保持背脊的延展即可,还能做到的,可以用双手去环抱脚踝,利用手和脚踝拮抗的力量,拉动上半身向前向下,用面部去贴靠小腿胫骨,使上下半身完全重叠,在生活中学会放低自己,让我们拥有一颗谦卑的心,谦卑对人,谦卑对事

十三、祈阳式

        吸气:微抬头,待血液回流,防止眩晕,双手带动上半身起身,合十于头顶,大臂位于耳根旁,挺直后背,脊柱向上延展,此时从侧面看你的手、肩、背、臀、腿在同一平面且与地面垂直

      呼气:双肩后拉下沉,肩胛内收,启动手臂和背部的力量,带动胸椎以上向后去寻找远方,胸椎以下呈山式站姿,微抬下巴,眼睛看向斜上方

    吸气:胸腔展开且上提,指尖带动手臂持续向斜后方去寻找天空,去接受阳光的照耀,吸收更多的氧气,感觉整个胸腔被新鲜氧分子满满的充盈

      呼气:腹部内收上提,核心向内环收,去固定你的腰椎,肋骨回收,腰椎无代偿发力,大腿面向后,臀中段向前,使骨盆稳定中正

      每一次吸气,指尖带动胸椎向上更多的向斜后方弯曲延伸,去寻找天空的太阳,让暖暖的阳光照亮我们的心田,每一次呼气,重心下沉,感觉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阳光的味道,此时的自己已经是能量满满

      吸气:手臂带动胸椎以上缓慢回正

      呼气:双手自眉心向下滑落至胸前,掌心掌根向内挤压三次,三二一,打开双手还原体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