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_第1张图片

1月份,统计局发布了2015年度经济报告,我国GDP增速6.9%,不及预期。受困于欧美经济,出口大幅滑落,珠三角一带的制造业日子不好过。钢铁,水泥,煤炭化工等重工业产能过剩,陷入越生产越赔钱的怪圈。股市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似乎又陷入了萎靡不振。种种迹象,各种数据都表明现在中国经济不好。我觉得我们思考问题的视野要开阔一点,要避免被别人的逻辑牵着走。既然说现在经济不好,反问一句:什么样的经济才算是好的经济了?

如果好的经济是GDP的数据增长速度快。这个容易办到,央行多发钞票,提高通货膨胀率就够了。通货膨胀率高,以货币度量的GDP也会水涨很高,想要多高就能有多高。可是靠央行发钞票推动的GDP高增长并不是大家想要的,而且贻害无穷。如果说好的经济就是珠三角的代工厂,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每天有接不完的订单,工人每天加班加点赶工。那么每年保持高增长多增加出来的商品又卖给谁了?同样的,钢铁厂,水泥厂,煤炭化工也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增长。即便摩尔定律也是有顶点的,我们总不能为了保持经济不下滑,把全世界的地面都铺上水泥吧?即便都铺上了水泥,那也还是会有个头。今天中国制造业整体的低迷是因为我们已经走过大规模出口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那个顶点上了。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不是政府没有干好,也不是全国人民不努力,而是天道使然。既然是天道,那就没有什么好不好的。借用《富足》一书中的观点,人类在物质方面的生活是越来越好的,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一直在改善。不过也要承认,现在很多行业赚钱是不如以前的,很多原来的重化工企业亏损严重。但是情况不会一直是这样,拿今天的不景气来预测明天是刻舟求剑。2015年,听到的最震撼的一句话是“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基于现在已经出现的事件,关于未来的经济形势,有以下几个猜测:

1. 大规模的、免费的wifi/5G网络使用时代即将到来。如果说电气化革命的完成是以电力和各种电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性事件。那么如今的信息革命完成的标志性事件应该就是互联网的广泛且免费的使用。虽然现在很多餐馆,商场,宾馆都提供免费wifi,在荷兰,芬兰,美国的很多公共交通上(火车,公交),甚至有些航班上也都提供免费网络。可是这种免费仍然不够广泛,而且速度远远不够快,用户需要的更多。wifipassword,wifi万能钥匙这样的APP大行其道说明无线网络这个痛点仍然足够痛。未来,哪怕中国移动,联通或者电信不愿意提供免费的网络服务。请放心,一定有企业愿意去做这个事,愿意去花这个钱。事实上Google,Microsoft, 国内的360等企业已经在做这个事。很多城市,比如巴塞罗那,慕尼黑,伦敦,以及国内有些城市已经着手在将路灯改造成免费的wifi热点。15年,各种O2O大战。现在嘀嘀打车在大城市已经变得非常流行。嘀嘀的流行是要有两个先决条件的:一是3G,4G网络的广泛使用,司机和乘客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链接;二是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这样的导航业务高度发达,不然卷入不了如此众多的私家车参与。如果wifi/5G这样在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社会又会怎样进一步改变了?Siri, 微软小冰等依赖联网来工作的人工智能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免费网络还可以作为智能家居互联的媒介,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受限于流量费用和网络速度,今天喜马拉雅,蜻蜓FM这样的音频软件很受欢迎。但是由于视频能够呈现更加丰富的信息,用视频进行教学和知识传播的自媒体也许会得到推动性的发展。

2. 自动驾驶会大行其道。自动驾驶已经不是什么黑科技了,google,奔驰等公司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测数据。有理由相信,自动驾驶会比人驾驶更加安全。可以明确预见的是,一旦自动驾驶大规模普及,酒驾,代驾等将成为过去时。过去只有领导,公司高管才能享受的专职司机待遇,普通人也可以享受。旅途不在单调,车载游戏,娱乐和新闻会得到发展。可是自动驾驶这块石头所能荡起的涟漪远远不止这些。问一个问题:如果自动驾驶大行其道之后,汽车的数量是会增加还是减少?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不用考驾照了,原本没有驾照的人也可以买汽车了,汽车的数量会增加。可是如果视野再开阔一点,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汽车的数量会大幅减少。现在一辆汽车85%的时间是安静地呆在停车场或者自家车库,使用率是很低的。如果一辆车可以不用司机,自己跑来跑去。那么这辆车完全可以先将先生送到公司上班,再自己跑回来送太太去上班或者小朋友去幼儿园。我的同事Luc家里有三辆车,他说他们家需要这么多车。原因是他和他爸爸上班都需要车,而他妈妈是一个家庭主妇,虽然不是每天都要用车,但是有的时候需要车去市中心购物或者拜访朋友,所以也需要一辆车。考虑到我的同事到学校只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如果他妈妈突然在白天需要用车,完全可以提前半个小时或者之前做一点规划,发个指令让车自己从学校的停车场开回家供她使用。这样一来,Luc家的车完全可以由三辆车降为两辆车。虽然可能会不如三辆车方便(其实并没有什么不便),但是能够省下一辆车的购置费,保险费,维修保养费,相信绝大多数的家庭在这个利益驱动面前会选择两辆车的方案。每天熙熙忙忙开车上下班的上班族,如果有一天解放了双手,解放了开车时所需要的注意力,那么在开车上下班的时间里,他们又会干点什么了?如果在上班路上的一个小时里,人一直在上班,处理各种事务,那么这一个小时能不能算作工作时间,是不是可以提前下班了?由于自动驾驶的发展,人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不再堵塞,而且车上就可以工作或者娱乐,那么居住地离工作地点远一点也将不是什么难以承受的事情了。如此一来,市中心的区域面积可能会扩大,房价是不是可以降一点了?

3. 工业4.0,智能制造的大发展。工业3.0已来,即自动化,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PC的应用为标志,从此机器不但接管了人的大部分体力劳动,同时也接管了一部分脑力劳动,工业生产能力也自此超越了人类的消费能力,人类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一方面,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撼动了工业时代的一大基础,信息不对称。工业时代里,因为生产厂家无法低成本的了解每一个客户的需求,所以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把需求最多的性能组合到一起,成为一款产品。比如你想要一双适合你的脚的鞋子,鞋厂是无法知道你的脚多大的,所以只能测量很多人的脚之后,把最集中的尺码分成40号,41号,42号等等,但是如果你的脚偏肥或偏瘦,对不起,概不伺候。互联网改变了这个局面,人与人,人与厂商,可以低成本的实现连接,从而让每个人的个性需求被放大,人们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东西。但是个性化的东西需求量没有那么大,这就需要工业企业能够实现小批量的快速生产。产能过剩和互联网这两只狼逼迫着传统工业必须做一件事,一件工业社会最不爱做的事,就是快速、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格力空调的董大姐宣传自家空调面板的图画是可以个性化定制,比如将婚纱照印在面板上面。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少个性化定制衣服的公司,在网上提交自己的尺码信息,公司就会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定制生产,然后快递给客户。这些都只是最初级的智能制造。工业4.0还有智能产品,生产服务化,云工厂等更高维度的形态。在自动化和信息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很多商业模式都要被重塑。当工业4.0,智能制造真正实现的时候,可以预言中国的工业领域将出现一个比互联网大百倍以上的创新和创业浪潮,那个时候这个社会的一切都将被深刻的改变。我觉得在这一波即将到来的浪潮中,学点设计和编程语言会让未来的选择更多一些。当然,我现在正在从事的微型锂离子电池将来也会有着巨大的前景。

我们常常感慨柳传志,任正非赶上了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的浪潮;感慨马云,马化腾等赶上了互联网创业的好时代;做科研的感慨似乎学术界已经被挖得遍地是坑,我们这些后来者已经找不到好的切入点了。然而,三十年后,我们的后代又会觉得我们现在是处在多么好的一个时代啊,这个时候随便做点什么都能赚到大钱。而我们居然还在抱怨经济不好,找不到发展机会。历史就在这样交替上演着,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不幸和机遇。如前面所述的三个例子,我们现在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改变,我们可能要用很短的时间去承受过去需要上百年才能消解的沧桑巨变。未来已来,行不行都得硬着头皮上。

欢迎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