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静水】拆书15《游戏力》:打针游戏

【R】培养情绪康复力,不再深陷悲伤

书名:游戏力
作者:劳伦斯 · 科恩 [美]
拆书:P13

有一个3岁的孩子在诊所挨了一针,回家后,他会玩什么游戏呢?当然是打针游戏。他会想当谁呢?当然是医生或护士—之前那个给他打针的人。那谁会被打针呢?他的第一选择通常是爸妈或者别的大人,如果没有大人的话,他会拿一个毛绒玩具或者洋娃娃代替。那他会要你做什么呢?你得一边装作真的很痛、很害怕,一边大声喊:“我不要,我不要打针,请不要给我打针。我讨厌打针!求你了,不要!不要!”

【I】

【what】

通过“打针游戏”释放孩子的悲伤和无力情绪

【Why】

被打针的经历让孩子觉得很无力和痛苦,孩子有释放这些情绪的内在需求。这个游戏不仅是好玩儿,也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在游戏中,孩子处于强势一方,能感到自己的强大,消除之前的无力感。而且孩子通过游戏再次经历“打针”过程,恐惧感通过哈哈大笑释放出来,能培育孩子的勇气。

【How】

  • 游戏前和孩子建立联结。
  • 和孩子游戏时,保持专注和热情,心情保持轻松和快乐。
  • 游戏过程让孩子做主,跟随孩子的节奏。

【A1】

我从小就一直很害怕打针,小时候打预防针时会哭闹的很厉害。后来长大了,当然不能再采取哭闹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恐惧。记得一次发烧打针,打之前妈妈一直说:没什么好害怕的!不疼!一会儿就好了!我只好强作镇定,用冷静掩盖内心的害怕。结果针刚打完,就晕倒了。虽然很快就苏醒过来,但是当时还真的有点儿丢脸的感觉。直到怀孕时因为做各种检查需要经常抽血,不停从心态上鼓励自己,才慢慢缓解了对扎针的恐惧。

儿子也同样害怕打针,打疫苗时还没走到医院的大门就开始大哭,喊着:不要打疫苗!尤其是做检查需要抽血时,反抗特别激烈,哭闹特别厉害。

以前我的做法是,打针后等他情绪平静了,和他聊天,问他是不是害怕,打针疼不疼等等,希望能安抚他的情绪。

【A2】

以后可以采取“打针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释放情绪:

  • 准备道具:不带针头的针管、棉签、皮肤消毒液等等。

  • 征求孩子意见,是否愿意玩儿“打针游戏”。

  • 游戏时,让孩子扮演医生,大人扮演被打针的人。如果孩子需要,游戏过程中也可以交换角色。

  • 扮演时要投入和走心。被打针时,要装出害怕和委屈的样子。当然,也可以装出很勇敢的样子,观察孩子的反应。

你可能感兴趣的:(【纯静水】拆书15《游戏力》:打针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