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似樽前——看看古人是如何劝酒的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劝酒文化自然也十分发达。

古人劝酒,我估摸着也有市井的劝法,和咱们今天酒桌上流行的差不多,但这些劝法无人记载、不可考证。能够流传下来的,是那些与劝酒有关的诗词歌赋,讲究的是气度和风雅。

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当时,酒桌上应该有李白、岑夫子、丹丘生三人。李白举着酒杯对他俩说:二位快点喝,千万别停杯呀!自古以来,那些圣人先贤们都太孤独寂寞了,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美名留传。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故事你俩都听说过吧,豪饮之后大家才能无拘无束的一起玩耍呀!

李白可谓是能喝会劝的典型代表,为了劝岑夫子、丹丘生愉快地喝酒,李白不惜使出洪荒之力,一篇令人拍案叫绝、千古传诵的佳作就这样在酒桌上诞生了。

同样是劝酒,《将进酒》气势豪迈,而南唐冯延巳以女子口吻所作的《长命女》,则是一派婉约烂漫: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在春日的酒宴上,这位美丽的歌女,盈盈举杯,款款相拜,轻声曼语道出“三愿”。愿郎君千岁,这是把被敬者视为自己的郎君,想必宾客一定欣欣然、晕晕然,心甘情愿饮尽杯中酒。当然,这是酒桌上的玩笑,无伤大雅,千万别去较真儿。

还是劝酒,也是“三愿”,再说说白居易。白居易和刘禹锡(字梦得)同龄,人生际遇颇有相似之处,经常在一块儿喝酒。白居易写过一首《赠梦得》:

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
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
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前天在你家小酌,昨天在王家的酒宴上碰面,今天你又经过我家,咱俩三天见了三次面(喝了三次酒)。该歌唱时就歌唱,该喝酒时也绝对不能含糊——你赶紧干了这一杯吧!

看看,古人把劝酒这件事儿做得多有品位。白居易还做过一首《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佳句便出于此。当时,两人都快七十岁了,聚在一起喝酒仍然喝得酣畅淋漓。两人还相约:菊花黄的时候,家里的酒也刚刚酿好,到时,咱们再痛痛快快喝它一场!当真是酒逢知己。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殷殷祝愿,依依惜别,情谊都在临行这一杯酒里,况且,出了阳关,就是想喝也没人跟你喝了。你说:喝还是不喝?

于武陵的《劝酒》: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人生不开心的事情那么多,这满满的一杯酒,你就别推辞了,必须得干了!

欧阳修的《浣溪沙》: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词人与朋友春日载酒湖上,急管繁弦,觥筹交错。酒酣之际,感慨人生总有道不尽的烦忧,幸有知音相聚畅饮,不如一醉方休。这酒,还用劝吗?

人生何处似樽前——看看古人是如何劝酒的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何处似樽前——看看古人是如何劝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