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永远都还不完的债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永远都还不完的债_第1张图片

文末有免费赠书福利哦


作者:Summer姐姐
来源:壹父母(ID:loveyifumu)

最近在某社交网站上看到一个话题,4年前发起的,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在作答:原生家庭幸福是怎样的体验?


本来我以为这应该是一个大家秀幸福的话题,没想到,排在前几名的高赞回答,深深地刺痛了我的眼睛: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永远都还不完的债_第2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生家庭四个字,现在不停地被人提及,被人讨论,甚至被很多人总结为自己成年后不幸福的最根本原因。


不可否认,每个人在成长一生的道路中,都会伴随原生家庭的烙印。而一项针对原生家庭创伤的调查显示:


在18-29岁年龄段的人群里,有81.8%的人都表示曾有过家庭创伤,且大多数源于父母。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女儿的选择》。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永远都还不完的债_第3张图片


小说讲述的是:三个从外省来北京闯荡的女儿,各自打拼奋斗,结婚生子,她们的妈妈陆续来到北京,帮女儿照顾小外孙。


妈妈们都是上一代人里的女中豪杰,拳打工作,脚踢家务,含辛茹苦培养女儿成才。


女儿长大后,也成为了别人的母亲,却和自己妈妈的距离越来越远,童年时期妈妈对她们的一些影响,或者说伤害渐渐地显现,让她们在爱与恨的边缘不停地挣扎,甚至需要定期聚会,开一个“控诉姥姥大会”,才能纾解内心的郁闷与压力。


早早知道,好学生的世界有多恐怖


从小秦静舒就知道,她必须做一名“好学生”,因为她的妈妈李云珠是一位特级教师。


而名师理应出高徒,如果名师的女儿没有顺理成章地成为高徒,那她就是“有罪的”。


所以,秦静姝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都是重点学校的“好学生”。


她从来不敢有任何的不满情绪,只要她做错一点事情,妈妈就会对她采取“冷战”的方式,不打不骂不搭理,把小小的秦静姝“孤立”起来,直到她无法忍受被世界抛弃的感觉,乖乖跑去跟妈妈道歉。


而这些所谓的“错事”,可能是用完的东西没有放回原来的地方,可能是小考只考了96分,也可能是演讲比赛虽然拿了冠军,但是最后致辞的时候说错了一个字……


秦静姝说:“有一位优秀教师妈妈的世界,就像跟在恐怖分子身边。


看到这,我突然想起好朋友小学时的事:


小学的时候,她次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一次期中考试结束后,老师习惯性地先拿出了她的语文卷子批改,发现次次都是九十分以上的她只得了八十多分,这下可“出大事了”。


班主任找她单独谈话、在班上点名批评,甚至请了她的家长,在人来人往的操场上对着她和她爸爸“训话”。


正是课外活动时间,她和爸爸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垂头丧气,任人围观。


后来,等老师把所有同学的试卷都批完了才发现,她的成绩仍然是第一名,原来是这次的题目出难了。


你以为这是一个反转的喜剧吗?


并没有,因为后来她妈妈跟她说:“你以为考第一名就可以了吗?如果达不到分数线,结果只能是你们一起落榜!”


是的,我仍然是那个考了第一名的好学生,但却没有等到一句道歉。


秦静姝师大毕业之后,当了一年中学教师就出逃,献身互联网广告事业。


她认为自己天性中喜爱艺术,追求自由的部分原本受到了极大的压制,现在逐渐苏醒。


但在妈妈的眼中,这叫一步错、步步错。


女儿似乎是专门为了跟父母对着干,才特地选择了这么不靠谱、投机取巧、一身铜臭、与清高洁净的教育事业背道而驰的人生。


当李云珠再次指摘女儿对婚姻的选择时,秦静姝终于爆发了:


“我没用你管啊!你为什么就非要插手到我的生活里呢?就算你们说的都是对的,那你们自己就按照对的去活啊!不用管我,我也不需要你管。”


秦静姝小的时候,最喜欢吃一个小摊上的梅干菜烧饼,因为那个女摊主每次都会温柔地摸摸她的头,跟她说话聊天。


李云珠每次来看望女儿,都会带上她喜欢的梅干菜烧饼。


但她不会知道,女儿真正喜欢这种烧饼的原因,是因为那个女摊主,让她幻想了一个温柔宽容的妈妈。


我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妈妈”


第二个主人公张文扬,有一个自小在农村长大,上有姐姐下有弟弟的妈妈——刘招娣。


是的,看这个名字就知道,刘招娣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她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成为了当地财务局的总会计师。


因此,对于自己唯唯诺诺、工作平平的女儿张文扬,她是左瞧右瞧都不顺眼,甚至觉得女儿是自己这辈子“唯一的污点”。


而张文扬最害怕的,就是女儿会像自己那样长大。


表面看是受尽宠爱的独生女,在妈妈面前却战战兢兢,动辄得咎,说什么都是错的,做什么也都是错的,统统都是妈妈眼里的垃圾废物。


她甚至不无自嘲地形容自己:“张文扬,别名张失望,专门是给妈妈带来失望的。”


张文扬自小喜欢码字,这也是她在妈妈眼中“没出息”的一个有力佐证,她在自己的一篇文章里写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随身携带的妈妈。


大意是,每个人从小到大被老妈灌输的那些道理,已经形成了惯性,随时播放。


我的一个朋友就对我说过(这绝对不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系列),她自小成绩就好。


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妈妈,总在她耳边唠叨:“女孩子啊,就是小学的时候成绩不错,年级高了一分心,成绩就不如男孩子好了,所以,你一定要用功再用功,记住,千万不能分心!”


于是,每当她学习累了想玩一会儿的时候,耳边总会响起那些话,让她因为暂时的“分心”而充满了负罪感。


直到成年很久之后,她偶尔通宵追剧或者和朋友玩耍的时候,耳边还会突然响起一个声音:“你怎么又在玩,还不去学习!”


你看,她曾经给你的心理障碍,她自己也许早就忘了,只有你一个人还在随身携带。


自卑到了极致就会走向反面。


于是,和妈妈对着干是张文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没有这个部分,她就不能成为自己。


被妈妈压制了十八年,张文扬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第一次反抗了:“只要不是会计,学什么都行!”


但是,在妈妈来到张文扬身边帮助她照顾孩子之后,张文扬似乎又变成了当年那个事事软弱、唯妈妈之命是从的小女孩。


她选择在妈妈“教育”自己的时候,闭上眼睛,关上耳朵,和这个世界隔绝起来。


“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永远做你长不大的小女儿,而你永远是那个强大完美的妈妈。


你负责照顾我,而我负责仰视你,接受你的照顾,同时也接受你的挑剔和指责。


而我并不会因为你的挑剔和指责变得强大起来,因为我不能夺走你的位置,我应该安静地坐在小女孩的位置上,崇拜地看着妈妈,永远这样,不要改变。”


《女儿的选择》


从未谋面的人,却是一辈子的“对手”


车唯一的妈妈王梅,是当地剧团的台柱子,一心想让女儿也走上艺术道路的她,无法接受女儿投身互联网事业的选择。


在女婿孤注一掷开始创业之路的时候,王梅也不能理解,抱怨连天:


“为什么我们老一辈的体面,在你们年轻人眼里就不当回事儿呢?”


“车唯一你看看,人家五岁红一个广告买一套房,你呢?”


“五岁红”是车唯一家乡的一个小童星,因为从小被父母严格训练而成为童星,而她的父母是王梅的同事,所以,这也成了王梅“鞭笞”女儿的正面榜样:


“你如果小时候坚持学戏,现在不比五月红要强得多吗?”


“你看看你家多么脏多么乱,看看你女儿多不听话,一代不如一代!”


每当车唯一没有向着妈妈想象中的道路行进,这一番说辞就会铺天盖地地砸向她,使她窒息厌烦,却又不敢反驳。


五月红,这个车唯一的“假想敌”,从未谋面,却让她痛恨不已。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事业有成、利落潇洒,却总是无法逃脱父母对于自己衣着品味、娱乐选择,甚至是朋友圈文字的指摘和挑剔。


她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能不能换双鞋?”“你这样子像个女孩子吗?”“工作再好有什么用,你嫁出去我们才能放心!”


有一天,在国外辛辛苦苦完成出差任务的她,带着下属一起去吃饭,她发了一张大合影给父母,想让他们放心,告诉他们自己一切都好。


结果,她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鞋怎么还没有旁边那个男孩子的白?”


真让人绝望,为什么自己女儿如此优秀,而父母却只看到了她因为忙碌而没有擦拭的球鞋?


这本小说,看得我又哭又笑,不仅仅是因为作者精准的文字和有趣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在这本小说的每一个人物身上,我都可以看到一点自己或是身边人的影子。


前两天,我和几个女性朋友吃饭,大家纷纷讲述起了自己和原生家庭“斗智斗勇”的故事。


小A,从上大学开始,就有意识地与原生家庭“剥离”,在一次又一次的“争吵”、“让步”、“协商”之后,达到了一种平衡。


现在的她,带着父母邮轮出游的时候,各订一间房,只是偶尔短信联系。


她自己看书、健身,父母自由选择娱乐项目,三餐都是各自解决。


偶尔兴起,就在邮轮上玩一玩“偶遇”的戏码,父母和女儿各得其所,其乐融融,没有指责,也没有负罪感。


而那个被父母批评球鞋不白的女孩小B,有一天也终于忍无可忍,她把一篇关于原生家庭的文章转发到了家庭群中,写了一大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与父母“共同反省,一起进步”。


父母看完之后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却默默地开始学会了给女儿的朋友圈点赞了。


看,没有人不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总有人愿意勇敢地面对,去努力的改变什么。


在《女儿的选择》里,三个主人公也通过各自的努力,在不同程度上,和妈妈、和原生家庭达成了和解。当然,有的人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乃至生命的代价。


在这里我就不过多剧透了,请支持正版,尊重作者的辛勤付出哦。


这本小说最后写道:随着成长,我们注定分离,成为各自独立的人,去走自己的路。每对父母和子女,都注定如此。


这本书原本的名字叫做《天伦之乐》,但我更喜欢现在的名字——《女儿的选择》。


因为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把“天伦之乐”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但人人都会在人生道路的每个岔口面临选择。


作为一个成年人,意识到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伤害时,恰恰是我们与自己和解的开始。


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陪伴,那么就尽量抽时间去陪伴自己的孩子;


小时候因为父母的不耐烦而受过伤,那么,就多一点蹲下来听孩子诉说的机会;


小时候父母婚姻不幸福,那就坦诚地向另一半诉说自己的脆弱和想法,并且和ta一起努力去克服。


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在懂得后成长,在成长后和解,在和解中自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才能够最终拯救我们自己。


退一步讲,哪怕现在的我们无法回答,也要抱着这样的希望:经过努力,我们的孩子,可以满心欢喜地写下那个问题的高赞回答:“原生家庭幸福是怎样的体验?”


最后,我想引用作者丛虫在后记里的一句话来做结束:“我们并非自己选择了来到世间,但我们终将选择成为怎样的自己。”


以上。


作者简介:Summer姐姐,资深电视人、综艺达人,热爱一切八卦,对世界永远好奇,猫奴、吃货、爱购物,在意生活品质,更喜欢种草,坚决不过“没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倡导美好的亲子生活方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The End -


免费福利


#你的原生家庭带给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欢迎留言分享。


参与留言并且获点赞数最多的前5位闺蜜,将免费获得《女儿的选择》这本书。


活动截止时间: 2019年12月7日中午12:00,获奖名单公布时间: 2019年11月7日下午14:00~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永远都还不完的债_第4张图片 书名:《女儿的选择》
作者:丛虫 出版时间:2019.7.18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永远都还不完的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