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个月回老家休假了,所以一直没有更新上次写的职场生活。今天回来了,继续来回忆过去,再次感谢大家的阅读和留言,我的首篇文章已接近1000的阅读量。
从英文培训机构辞职后,我很快面试成功去了一家澳资企业做英文的客服。当时一个劲儿的就想着干一份能用上英文的工作,还有就是去外企感受下国际化的氛围。
这是一家在线奢侈品牌眼镜电商,类似于一个大的线上分销平台,公司有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网站,上海是个客服呼叫和管理中心,很多产品都经由香港发货到全世界各地。我当时应聘的澳洲地区的英文客服,主要任务是回复客户的邮件,帮客户查询订单,处理客户的抱怨,当时我们做的是C2C,就类似于一个眼镜的淘宝平台。由于很多发货不透明,国际物流也很难控制,所以经常会收到客户不断询问订单在哪儿等等一些常见的问题。我们就负责用英文邮件和客户沟通。
当时我作为一个刚入外企的新员工,还是挺新鲜的,我甚至很傻的在没有涨多少薪水的情况下,就跳槽了,因为我就想很快换个工作环境,现在想想,我真是单纯可爱,不差钱吗?o(∩_∩)o 哈哈 大家跳槽的时候,真的要记得涨点薪水,对付通胀也有必要啊!
现在想想当时这家公司进驻市场真的非常早了,我12年进去的时候,他们都做了好几年电商了,但是发展还是很缓慢。可能是因为是外国老板,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人脉钱脉都非常有限吧!如果当时就有资本进驻公司,且努力做好国内平台(当时公司的业务都是国外市场)后来如果也能及时开发做手机端营销的话,我想应该还是很有作为的,只可惜,当时公司内部没人能看得这么远,现在电商都是一片红海了,再难以杀出血路了。这也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做老板,不容易,且当时我们员工也有好几十,能养活也不简单的。
入职的前三个月,我必须得承认,我非常的开心,认识的都是新同事,旁边坐了个西班牙帅哥,后面坐了个巴西的美女,同事都非常国际化,且大家也很友善,平时沟通聚会都很多。公司也会安排一些水果时间,下午茶时间,生日蛋糕时间等等。还有就是也接触了一些客户服务的基本知识,回复模板怎么书写,认识了很多奢侈品牌的眼镜,一些基本的眼镜知识。
可是基本上是三个月后,日子又开始变得无聊,因为大家可以想象,客服的工作又只有这些,每天工作的内容都非常相似,客户常问的问题是
“where is my order?“ "Could you please check where my order is?"
"What's wrong with my order?" "Refund, please, please!"
"Can I ask for an exchange?"
o(∩_∩)o 哈哈,其实这就是一个客服工作者的日常,这和公司无关,工作本身就是这样的。我们有一些KPI的考核,比如一天要回多少封邮件等,所以每天你只要回复到这个数目,基本上也能准时上下班,很少加班,我们有时候忙的时候,周末还需要加班,但都给两倍工资。当时公司有个比较好的调休制度,基本请假也还算方便,这点,外企做的还是很任性话的。
为什么三个月就很无聊的工作,我当时却做了两年多呢?我有时候也搞不清,可能当时确实也很开心吧! 那段日子也像是生活在温室里,工作相对稳定,也不需要加班,所以周末的时候就经常去江浙沪徒步,那段日子是我户外活动最多的时期了。
当时通过meetup上的一个户外组织,认识了Jessie和Tony还有一群爱徒步的朋友,他们经常会组织,基本走户外的语言都是英文,因为有很多外国朋友和我们一起,去过浙西大峡谷、浙江的某个竹林、杭州,黄山,每次都玩得很尽兴,现在只有非常少的朋友有联系了,上海就是这样,很多朋友都只是当时的一面之缘或是一阵子的情缘,我已经习惯这样,所以不是特别的念旧,总觉得有缘就会再见。
除了有时间去户外耍,当时我公司有几个女同事,到现在都是我很珍惜的朋友,虽不常见面,但是大家都能聊得很来。后来才发现,当时做客服的同事,各个都还挺有背景的。一般的中国同事,都是去国外读过几年书,非常国际化,不知为啥,那几年,大家都做了客服,哈哈哈。有时候我们会和一个当时在英国本硕连读回国的同事调侃,说当初要是把留学的钱在上海买房子,就不要工作了,哈哈,可是钱是可以再挣,人生很多经历都难以倒回,而那些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谁又能说不值呢?其实所有的你的经历都会为你的人生加分,不要简单的用某一段经历来评判一个人,也许当时大家都在休整呢?后来那个同事去了香港工作,现在定居在香港。印象比较深的几个同事,一个现在在德国读书,一个后来去读了同声翻译,现在在华为工作,有经营酒吧的,也有个人创业的,也有同事间结婚的,哈哈哈,发现后来大家从公司出去后,都走向了人生巅峰,Lol...
为什么我只说女同事,这也道出了上海的现状,优秀的女人太多太多,有意思的男人,确实不常见,哈哈哈,个人偏见哈
其实每个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都没有对和错,这些都会成为塑造你是什么样的人的一些无形的东西。流动的水才能有水花,不是吗?
当时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我有个办公室男朋友office boyfriend ,来自丹麦的Tomasz,现在和他当时的女朋友结婚,定居在玻利维亚。其实他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对我很关爱。在办公室,我们很多时候一起吃饭,然后他经常找我聊天,别人只是简单的问候,和他聊天呢,他就会问你kally最近有做什么吗?未来有什么打算,要不要做点别的什么事情?他的问题通常都很难回答,哈哈,但是我非常清楚他是我很难得的朋友。他会很愿意了解你更多,而不是一般的同事寒暄,那时候我很珍惜这样关心我未来的朋友,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人,一定是问问题让你比较难回答的人,我觉得,而Tomasz总是提醒我,我要思考未来。
期间因为我们关系比较近,他周末的时候还想做做烤肉生意,在上海的周末集市卖烤肉卷,也是因为他引路,我后来也跟朋友做了好几期的周末集市,现在上海的周末市集已经非常流行了,当时我觉得我们是第一批的摊主吧。印象比较深的是那年和sophia在老码头的圣诞集市,我们卖东西给来玩的人,然后付摊位费给主办方,其实当时并不是为了挣钱,只是更多的体验下生活,周末闲着也是闲着。后来我还连续做了好几期,再后来觉得没有必要继续了就停止了。不过这些体验也学到了很多人与人的沟通技巧,当中最大的收获除了浅显的生意之道外,还认识了一个菲律宾的姐姐,她就经常在各大周末市集上摆摊,其实她也不差钱,觉得是全职主妇,比较无聊,顺便挣点零花钱而已。
后来和她相处和交流中,我其实发现她读过很多商科的书,对生意的经营和孩子的教育都有很多很宝贵的经验可以分享,也是个浑身都散发光芒的人。
菲律宾人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我从这位姐姐身上还有当时我的菲律宾同事身上学习了很多。有时候我们觉得工作很多随便换,可是对于很多很多人,做一份工作就像有神圣使命加身一样,那么认真和卖力,确实值得学习。事无大小,只要你做,就得做好。
让我想起了我看到的一段话,大概意思是说当时美国在做登月计划的时候,总统去了发射中心,看到扫地的大叔说你扫地很认真,他回答说,对啊,我这是把人类送上月球呢,能不认真吗?!很多时候,关键的是态度。
这份工作期间,看过一本对我影响比较深的书,叫做Deliver Happiness, 是公司推荐给员工看的,书讲的一个草根创业史,一个华人家庭培养出来的小孩怎样一步步的走向成功,也讲了很多经典的客户服务之道和人生的追求。后来我们自己工作室的口号,Impart knowledge, deliver happiness,也是受到了这本书的启发。我一直都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要做一个以传递快乐为信仰的人。
这份工作期间,还学会了桌上足球,基本每天中午都玩儿,哈哈,还有打台球,经常和小伙伴去打台球,o(︶︿︶)o 唉,也就入门吧,现在想想,还真是能玩!也经常自己在家做饭,我感觉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料理,哈哈哈
这份工作认识的国际化同事和朋友,觉得让我更加理解生活和变得更开放了。我觉得我和那些外国同事没特别的两样,他们从别的国家来到上海工作,我从其他的城市来上海工作,大家都远离亲人和朋友,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打拼。
他们可能会遇到比我们更大的挑战,但是从他们身上我看不到太多的恐惧和畏难,在一个陌生的国度生活,其实并不难我觉得,最难的是面对的勇气。其实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最想获得的就是一次人生的体验,一次经历。他们大多生活比较洒脱,不像我们很多朋友一样,思考和焦虑太多的未来,这点我觉得我也受了很多的影响,后来的自己变得更洒脱和更能理解不同人的选择。
再经历了上述的人和事,再想想当时自己做的事情,我真的觉得自己不能像只温水里的青蛙那样了,我必须改变。且我开始觉得有点不安,因为我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擅长和热爱的东西。我当时每两年换份工作,每份看似都很开心,游刃有余,但是我的内心对我自己的成长不是特别的满意,我还需要做很多很多。且主观的一些因素是,我确实是不热爱客服这份工作,两年了,没有加薪也没用晋职,且对于专业的眼镜客服知识,我也没有兴趣,但是我迟迟都没有离职。
直到后来我看了一篇文章,说每个公司有三种员工,过客、囚徒和将军。过客就是那种经常不满意就换工作,生活没有特别的压力,他们做着本职工作,把公司当作一种旅游目的地,混日子的人。囚徒就是那些内心超级想离开,但是感觉没了这个工作又不行。做这份工作呢,也能胜任,就是提不起精神,也不会给公司太多建设性的建议,像个被困在公司的犯人。将军就是那种即使做着最底层的工作,不管职位高低,都会积极献计献策的人,总想着我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好,怎样才能更好的为公司的利益服务。其实每个公司都有一些过客和囚徒,所以好的领导者都是要尽量剔除前两种,留下将军那类人。
当时看了之后还是很震撼的,对号入座,我觉得我当时就是个囚犯,感觉自己被困在了,是时候要改变了。当时唯一的想法就不想继续做客服了,已经够了,但是也没用想好未来要去哪儿,还是果断辞职了。
不管怎样,再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事情之前,每份工作都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的过程,我非常感激这段经历遇见的人和事,教会了我成长。
这期间我有接触过一些找我学英文的朋友,也确实觉得自己适合做老师,对教学也有激情,于是裸辞了这份工作,开始了自由英文老师之路和后面的工作室运营。
今天就到这吧!该吃午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