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了一半的广告文案……

XX在几百年前说过:学以致用,方为学习的目的。

那作为学习者,我们问问自己:

怎样的学习效果,才是做到学以致用?

我们如何能停止学习?

新成长起来的95后,让我们感到一种生命力的威胁:他们年轻,学得快,而且还是在移动互联网中浸泡长大的;

触手可及的干货、课程,让我们被碎片化包围;

组织分散时代,个人才能的打开方式从聘用变化为U盘式即插即用;

在这个读书人可以体面赚钱的时代,我们多希望自己的特长可以打造出个人品牌从而去赚知识的钱?

付费专栏、付费社群、21天训练营、7天集训营、书单……买买买这件事第一次与知识直接相关。

罗辑思维的知识付费,让我们有了更好的为知识付费的意愿;

得到上面买一个199的专栏,买一个4.99的说书音频,似乎也不是很贵了;

是不是买到了课程的门票就是学到了知识?

是不是听完了老师的课程就同步能做到学以致用?

是不是刷完书单收到当当/京东/亚马逊沉甸甸的书箱子,就是新知识get?

有些知识产品,我们真的没工夫全部吸收。

有些训练营很充实,满满当当的课程安排,跟随小助手进群,在群里认识好多小伙伴,每天爬楼,感觉很充实,但是结束一天的工作学习已经很疲倦了,去回忆老师讲了什么都难做到周全,如何做到学以致用?

有些书单的确很营养,照顾到了当下流行也兼顾了经典理论,推荐书单的大咖也言语真诚,读下来肯定有成长,可是,我读得完吗,读了之后再消化、理解,之后才是学以致用,是不是有点远?

有些付费专栏每天的内容都干货十足,一口气订阅好几个,每天忙着这个打开听听,那个打开读读,还没时间去理解就想去读下一个了,否则每天可怜的学习时间,读不完当天内容怎么办?

如何抉择?如何去安抚一颗渴望成长却又精力有限的心?

罗胖有句话说得好:

我们其实只是需要一个新工具。

人类世界的所有旧问题,都是靠新工具来解决的。

经过10天的试运营,在小伙伴的好评下,蓉姐正式向你推荐一个社群-

学以致用研习社

学以致用,不是直接分享干货。漫天下的各种干货,获得他们的本身与学以致用有极大的距离。

学以致用,不是和大家摘抄干货中的重点。仅仅搬运知识点,与学以致用的目标也是无关的。

学以致用,更不是为大家解读知识点。听我解读知识点,仍旧是无关学以致用的单向成长。

学以致用,是我们的一起成长。

一起成长,让每个人都是输入者,更是输出者;

一起成长,在积极分享的氛围中,自我检视自己的参与;

学以致用研习社,不能代替你学以致用,但能日拱一卒和你一起把时间当做朋友。

剧透一下蓉姐为每日的讨论所筛选主题的来源:

约了30多位行家,平均400块钱,12000

混沌研习社的3000块铁杆年费

好多课998年票

得到12个专栏,2400块钱

李倩品牌训练营的234期,299-399-499,一共xx

匠师PPT社群,1300

得到的其他产品:

成甲说书的全部,

西游记全部

三体……

等等,平均价5块,买了有近100个

有号以后的年卡,199

馒头商学院系列课程……

尤克里里、芭蕾、钢琴、彩铅课程……

为什么蓉姐的题材遍布很多领域?

学以致用的本质是通过输入-输出,来激活神经元之间的链接。神经元链接方式越多元,我们在思考时就越发清醒;在表达时越发逻辑;在成长时越发有效率。

跨界学习让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一些知识点,更加有意义的是:我们收获了思维方式。

用化学反应式的方式去解析品牌打造?

用音乐的韵律去看待商业周期?

用PPT的制作原理去理解写作输出?

跨界不设限,我们一起成长。

毕竟学科这件事,本不存在,是为了学校教学容易开展,才分为不同科目的。

每天半小时,我的分享,加上群里小伙伴的讨论输出

你的成长,每一天都看得见。

报名请扫蓉姐微信,第一批还有60个名额,200元,2年时间,每天3毛钱;

第一批之后,300元,1年,每天8毛钱,之后每满100人,由于管理的难度,增加100元。

好的,我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以下是过往每天的知识卡片,以及小伙伴对研习社的评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篇写了一半的广告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