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懂的音樂會

據說學校的音樂廳效果很好,雖然比不上台北的國家大劇院,但是在台北也能夠排在前面。一看到有兩位德國音樂家要來辦音樂會,立刻便搶佔了觀眾席的名額!音樂會開演前我是無比期待與開心的,這是兩位德國音樂家和兩位台灣音樂家的合奏,小小的音樂廳坐滿了東吳的學生,可以說是座無虛席~一直以來,雖然聽過的音樂會不多,能聽懂的更少,但我享受著坐在現場的感受。

今晚的音樂會是鋼琴和打擊樂的盛宴,鋼琴的琴聲配木琴的敲擊,有時一起鳴響,有時一起消沉,有時你唱我應,互動配合,聽鋼琴的聲音奏出完美的樂章,打擊樂的加入像為一副精美的畫填上了靈動的一筆,有時打擊樂成為主導者,台上的兩位打擊樂演奏者,一位是來自德國的紳士,頭髮微微發白,一絲不苟的演奏,另一位是來自台灣的年輕女演奏家,看上去充滿活力,上台下台時可以感受到她內心昂揚的熱情的心。

在來之前,我以為是純鋼琴演奏,現場的打擊樂也出乎我的意料;來之前,我以為會是純淨優美的鋼琴曲,沒想到是琴聲配上打擊樂共同織就的激昂樂曲;來之前,我以為自己聆聽過的古典音樂可以讓我能夠理解幾分,沒想到自己的欣賞水平還只停留在較低的層次,聆聽演奏家自創的“五彩繽紛”還是不能夠進入享受的境界。

抑或是每個人喜歡的種類會有不同,因此一場音樂會結束后,不同人對於每首曲子的理解會有不同,對打擊樂不敏感的人便難以感受到打擊樂的華美和細膩,對樂曲中的留白不理解的人,便難以理解音符流動時自然而然的喘息之美;對和諧柔美琴聲偏執的人,便難以理解不和諧音符里訴說的故事、蘊含的情感。

就像談戀愛一樣,有人喜歡細膩溫柔,有人喜歡熱烈粗獷。

全場四位音樂家共同演繹了五首曲子,但我能夠大致理解的只有其中一首這首曲子以鋼琴為主導,演奏的是《木星》,是“行星組曲”中的第四樂章因為旋律很動聽,並且旋律簡單明了,可以聽出重複的第一和第三部分,還有主旋律的第二部分,每一部分的主旋律都十分好聽,精巧變化,總結來說是簡單但不失靈活,歡樂又蘊含雅緻。

有一首曲子演奏結束后,無意間看到德國鋼琴家對中國鋼琴家的抬手致敬,和德國音樂家眼神里的讚揚,原來,音樂便是音樂家的聊天,演繹過後,便產生了喜歡與讚美,情感就是在共同演繹與互相欣賞中悄然產生。

我喜歡坐在音樂會現場的感覺,感受音符訴說的故事,體會演繹著心中的所想,聆聽強弱快慢的變化,感受音符承載的力量、變幻的速度與激情,感受空間和時間靜止的感覺,感受音樂不經意間走進內心后一剎那的顫抖,感受被音樂淨化后的純淨和輕盈……

在觀眾熱情的鼓掌聲中,四位音樂家再次攜手謝幕,並為觀眾加演了一首中國樂曲,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樂的喜慶和歡快~

雖然大部分聽不懂,還是帶著長久的微笑離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聽不懂的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