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_第1张图片作者:情嬷嬷

父母课堂(fumuketang)原创

最近,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学生谈方琳火了。年仅15岁的她,受邀参加了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登上了热搜。

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_第2张图片


而她的研究成果是斐波那契数列和贝祖数的估计。


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_第3张图片


相信很多人都看不懂这个研究成果的名字,就连央视主播郭志坚也坦言:“我也一样(看不懂)啊!但必须为小姑娘点赞!”


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_第4张图片


众多网友纷纷表示:“别人家的孩子!”,有的还戏言:“别转别转,不能给我妈看到!”

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_第5张图片


相信“别人家的孩子”这六个字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在自己爸妈看来,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聪明,那么勤奋,不用父母操心,简直称得上是“完美的孩子”。

但是,认真想想,为啥父母都是渴望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难道父母就不能成为“别人家的父母”了吗?

《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一书中写到:“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其实,决定孩子是否输在起跑线上的,不是孩子,恰恰是我们——孩子的父母。”

我们渴望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那就必须得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1


别人家的父母:以身作则

卢梭在著作中写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银川有一个普通家庭考出了3个清华北大学生。田蕊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孩子,她妈妈表示:“我们家这几个孩子,都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好的家风与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能一直坚持下去,是这3人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主要原因。”

而他们的爷爷也指出,只要孙子在,电视是坚决不开的。家里也没有打麻将、吵架等不好的情况,孩子们学习起来心情是稳定的。

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_第6张图片


田蕊的爸爸则说,自己的教育理念很大部分来自于父亲的影响,因为父亲在家中一直是以身作则影响着大家。所以他们受父亲的影响,自己也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事勤奋谨慎,注重德行,踏踏实实学习,不急功近利。

田蕊自己也表示,当自己学习感到很累时,爸爸都会鼓励她,为她分析问题,鼓励她坚持梦想与理想。


原来,这就是“别人家的父母”,不强迫孩子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坏境,言传身教,成为孩子的榜样,这样才能培养出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心理学专家洪兰曾经说过:“教养孩子一点都不难,它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以身作则。”

你想要孩子努力,自己就得勤奋;你不想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教育孩子,从来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泰国有一个暖心短片《菠萝的故事》,催人泪下。

它讲述的是一位卖菠萝的妈妈,按她自己所说的:“我没有上过学,不知道如何教我的女儿,我唯一知道的就是展示给她,这样她就能从中学习。”

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_第7张图片

当女儿不知道怎么切菠萝时,妈妈并没有直接教她,而是自己也拿起一个菠萝切开,女儿看到后,也有样学样地顺利切开菠萝。之后女儿遇到问题时,妈妈也是没有马上告诉女儿答案,而是用自己的亲身行动,引导女儿从中学习,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_第8张图片

这位小女孩,最后考上了大学,还获得了SARNRAK奖学金。

正如片尾所言:“家庭教育是激发潜能的源泉。”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最早的,也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刻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而别人家的父母,也就是以身作则而已。

2


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

纪录片《出路》里面有一个女孩马百娟,当年12岁的她,曾经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憧憬,很努力去学习,希望以后可以到北京上学,找一份好工作,改善家里条件。

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_第9张图片

然而家人的想法却正相反,觉得女孩是别人家的人,书多少念一点,够用就行,只要生了娃,拖累也大,即使有工作,干也干不成,反正大了以后,也是要靠她老公。

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_第10张图片


长期在家人这种思想的灌输下,马百娟也放弃了对学习的坚持,选择了早早地嫁给她的表哥,从此,每天等着表哥下班一起回家便成了她最开心的事情。

很多时候,决定孩子成就的并不是孩子自身是否好学努力,而是家庭,更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不努力,就不能指望孩子有多大成就,父母不出息,就不能指望孩子能有多出人头地。

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_第11张图片

四川一位爸爸因为4年未交物业费,没有升级门禁卡,所以他无法进入小区门口。然而,他并没有去找物业解决问题,而是大发雷霆,用脚怒踹门禁,而儿子看到后,也学着爸爸的样子多次上前踹门。

其实,哪有什么天生的熊孩子,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孩子学坏了,不一定是孩子自己性格坏不懂事,而是跟着父母“没学好”。

美国作家鲍德温曾经说过:“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

心理学家宁十一在著作中写到:“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要让自己变成这样的人。”

父母不努力,怎么能渴望孩子有好的出路呢。

3


如何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我们都想成为别人家的父母,那应该怎么做呢?

·多夸夸孩子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书中写到:“孩子之所以没有您想象中优秀,是因为缺少恰到好处的夸奖!”

傅园慧的爸爸在综艺《我家那闺女》中提到,傅园慧进省队的时候,有个队员有一天和他说:“你们傅园慧在游泳队里说她是天才。”傅爸爸听后很认真地跟那个人说:“是的,我们傅园慧真的是天才。”

而傅园慧自己也在节目中说,因为父母不断告诉她是最棒的,最好的,然后自己也一直告诉自己是最棒的,最好的。因此她对自己一直充满着信心,面对挑战不轻易放弃。

教育专家孙京媛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多夸夸孩子,作为孩子最信赖的我们,应该守护孩子的自信,鼓励他去思考更多,去探索更多,让孩子成长得更优秀,而我们,也成为孩子眼中更好的父母。

·创造良好的阅读坏境

被称为“学霸妈妈”的夏燕老师,儿子小朱今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在谈及对孩子的教育时,夏燕说:“我认为成功的教育应该是从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开始的。因为我们的孩子进入北大以后,他的各种阅读习惯,包括对知识的学习和学习力,都受益于阅读。”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享受阅读,夏燕和爱人在家里专门给孩子开辟了一个阅读角,放满了和孩子一起去书店或者图书馆挑选的书籍。而夫妻二人也经常会和儿子在这个阅读角看书,他们都把阅读作为了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教育专家尹建莉曾在著作中写到:“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的智慧晋级。”

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孩子一起共读书籍,不但是对学习能力的一种提升,更是和孩子感情的一种交流,和孩子共同成长。

·自我提升,成为榜样

今年8月通过“国际象棋二级裁判员”考核的丁昕,当年对国际象棋一窍不通,后来为了陪在读小学的女儿学棋,自己从零学起了国际象棋,而为了给处在学棋瓶颈的女儿鼓励和信心,他毅然报名参加了“国际象棋二级裁判员”考试,最后取得了证书。

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_第12张图片

丁昕说:“我相信榜样的力量,也相信自己身体力行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身体力行,自我提升,成为孩子的榜样,用自身的正能量带动孩子前进。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们总是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成绩上面,却忽略了孩子背后的教育;只看到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却忘记孩子背后那更加优秀的“别人家的父母”。

试问,当我们渴望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时,我们有做到“别人家的父母”了吗?

作者简介:情嬷嬷,80后老母亲一枚,正在婚姻和育儿的路上漫步前行,愿与大家一起分享家庭的喜怒哀乐。父母课堂(fumuketang),专注于婴幼童成长,为0-18岁孩子父母提供线上社群、线下社区的家庭教育成长路径,伴您成为卓越父母。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MORE|父母课堂热文

更多好文章

请关注父母课堂

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_第13张图片

你若喜欢,为父母课堂点个在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15岁女孩受邀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