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1张图片

看点 12月3日,世界经合组织(简称OECD)发布了第7轮国际学生评估结果(简称PISA),由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组成的中国地区联合体,其学生测试成绩摘得全球第一!此次测试,共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60万学生参与。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跨国教育评估项目,其结果一向被视为衡量各国基础教育水平的窗口。下文中,外滩君根据官方报告,梳理了本次PISA测评中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文丨周滢滢 编丨Jennifer


昨天下午,世界经合组织OECD公布了2018年PISA(国际学生评估计划)测试结果。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组成的中国部分地区联合体(B-S-J-Z),在这次PISA测评中,阅读(555)、数学(591)、科学(590)三门学科,均取得世界第一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2张图片

2018PISA测评结果

(按阅读成绩由高到低排列)


这是继2009年、2012年上海学生在PISA测评中,连续夺得冠军之后,中国学生时隔6年,再一次名列榜首。


值得骄傲的是,中国澳门和香港地区,平均阅读成绩也仅次于新加坡,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


今年,有79个国家/地区,大约60万名学生参加了PISA测试。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教育评估项目,PISA每三年发布一次,考查15岁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各国教育系统中,15周岁学生基本处于初三或高一阶段,因此,PISA成为各国衡量基础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3张图片


从PISA历年成绩来看,中国参赛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的确可圈可点。虽然2015年由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组成的地区联合体(B-S-J-G)略有下降,滑至第十名,但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排名靠前。


尽管此次中国只有四个地区参与了测试,但这些地方总人口超过1.8亿,且参与测试的学校和学生随机抽取,涵盖不同层次,PISA认为中国取得的优异成绩值得人们思考。


每一届的PISA测评,都会侧重阅读、数学、科学的其中一门。今年,PISA测试的重点是阅读


此外,PISA测评中还会设置一系列调查问卷,涉及学习时间、阅读偏好、职业倾向、价值观、幸福感等内容,对各国教育现状进行全面调查。


成绩发布的第一时间,外滩君查阅了长达64页的OECD官方报告,为大家梳理一些值得关注的重点内容。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4张图片

在数字化阅读时代,做好准备


在今年的PISA测评中,中国学生的阅读平均分不仅最高,而且达到了现有国家中的最高水平(level 4)。


而一直在阅读测评中表现不凡的新加坡、芬兰,这次分别排名第2和第7名。


相比上一轮PISA测评中第27名的阅读成绩,中国学生在阅读测评中取得了巨大飞跃。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5张图片

PISA阅读成绩排名


PISA阅读测评,究竟测的是什么?


PISA官方给出的答案是,学生需要掌握审辩式阅读能力表现为:能准确理解包含复杂信息的文本,从字里行间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能力,辨别错误信息和不可靠的信息来源,以及提取、对比、整合信息文本的能力。


这是OECD对数字化时代阅读能力的要求。因此,PISA阅读测评内容,主要考查这些方面。


但是这一测试结果却并不乐观。总体而言,10名学生中只有1名学生,能够掌握复杂的阅读任务,例如,在阅读不熟悉的主题时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并且每4名学生中就有1名学生,在基础阅读方面存在困难。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6张图片


目前看来,中国学生在数字化阅读上的平均表现,十分喜人,位列第一。测试的中国学生中,最差的10%的孩子也比OECD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高很多。


此外,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女孩的平均阅读能力明显优于男孩,相差了近一年的学习时间。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则是男孩和女孩平均阅读能力,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7张图片

阅读成绩与每周总学习时长的关系


从这张阅读成绩与阅读时间的对照图表上,我们会发现,中国学生阅读成绩第一的同时,每周学习时长也无毋庸置疑是最多的超过55个小时


阅读成绩仅次于我们的新加坡,每周学习时间在50个小时。学习效率最高的依然非芬兰莫属。


虽然今年芬兰阅读成绩排到了第7位,但学习时长却是全球最短,每周仅有35个小时左右。


向芬兰学习效率,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学习时间内,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依然是各国需要学习和思考的。


今年的PISA测评重点放在了阅读学科,也对各国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作了调查。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8张图片


有趣的是,调查发现,今天的学生在小说、杂志等休闲性阅读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


相反他们更倾向于满足实际需求的阅读内容,比如实用性网站、在线新闻等。一种“功利性”阅读的趋势,在世界各国蔓延。


同时,各国学生的上网时间也显著增长。到了2018年,15岁学生平均每天上网达到3到3.5个小时。


这意味着,今天的学生,必须要为数字化的世界做好准备。PISA强调,在全球信息浪潮里,辨别信息真伪,准确地进行阅读和搜集信息,已经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中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素养


除了阅读科目以外,PISA的数学和科学科目,也是超出知识考察范围,测评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比如,PISA数学科目,测的是数学素养,而非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体现在学生对数学的逻辑推理和提出论点的能力,以及能否灵活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9张图片


而科学科目中,则重点考察学生,能否作为一位反思性公民,参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和互动,比如,能解释科学现象、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以及科学地解释数据的能力。


PSIA认为,这些学科学习中涉及到的核心素养,才是当今世界越来越重要的竞争力。


而中国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测评中,分别获得591分和590分,均位列第一。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10张图片

PISA数学成绩排名


可见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强并非仅仅体现在解题能力强,平均数学素养表现也很值得称赞。


那么,有人疑惑了,既然中国的数学、科学等基础教育表现优异,为什么很难培养出世界公认的数学家、科学家?


下面这个调查,也许值得思考。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11张图片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12张图片

科学和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中,期待成为科学和工程专业人士的比例


PISA调查了各国科学和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咨询他们未来的职业愿景。


出乎意料的是,中国学生想要成为科学和工程专业人士的比例,远远低于OECD调查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男生占15%,女生还不到10%。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这个近几年每年都有诺贝科学奖诞生的国家,那些科学和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中,想要成为这一领域专业人士的学生比例最少,不足10%。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13张图片

性别差异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


不同性别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又有怎样的差异?


调查显示,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均存在女生数学成绩表现不如男生的情况;而芬兰、挪威等国,则是女生数学成绩比男生更好。


这些国家是如何打破“女孩数学不如女孩”的固化思维?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2021年,下一轮PISA考核的重点将是数学,并增加“创造性思维”这一评估项目。它也预示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发展中,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


成长性思维,改变孩子的未来


在2018年的PISA测试中,有一个问题特别值得深思:“你相信智力因素无法改变吗?


在三分之一参与的国家和经济体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说智力因素是他们所不能大幅度改变的。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14张图片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15张图片

各国学生对“智力因素能否改变”所持有的态度


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至少60%的学生同意或强烈赞同这一说法。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那些不同意或者强烈反对“智力因素是你不能努力改变”的学生其阅读分数要比那些同意或强烈同意的学生,高出32分。


这并不难理解。研究表明,我们要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这种信念,会影响我们的动机。如果学生们相信努力会促使他们取得理想的结果,他们就有可能投入更多的精力。


在参与测试的经合组织国家中,爱沙尼亚的学生表现出最大的成长心态,相信自己可以提高自己。这一点,和爱沙尼亚学生取得的骄人成绩(排在第五位)形成映照。


具有成长性思维的学生,更能投资自己的未来。


在2018年的测试中,就有关于学生成长思维和态度的调查,主要分为这样几个维度,分别是:


掌握任务的动机;


自我效能感;


对失败的恐惧;


学习目标和学校价值观等;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16张图片

成长思维模式和学生态度


不过,我们从中发现,目前世界各国学生都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失败的恐惧


的确,在竞争激烈、焦虑蔓延的当下,世界各国的父母越来越倾向认为,教育是改变阶层的有效手段。


学生们主动或被动地被卷入这场“军备赛”,只能赢,不敢输,害怕冒险,恐惧失败,已经是全球范围年轻一代的缩影。


而几乎在所有的教育体系中,女生对失败的恐惧都要比男生大,且在学业表现最好的学生中,这种性别差距更大。也就是说,女学霸的心里健康状态,往往比男学霸更严重。


不过PISA也表示,父母帮助学生创造积极的心态和学习氛围上,有很大的作用。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17张图片


一项对学校的调查中显示,只有约41%的父母是主动与老师讨论孩子学习进度的,有57%的父母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的。


而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业表现成正相关


同时,PISA 还发现,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父母,参与了学校管理或自愿参加孩子学校的课外活动。


为什么很少有父母参与这些学校活动?反馈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参加这些活动与父母的时间冲突。


基于这两方面,PISA鼓励,父母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忧虑,对他们的学校生活,以及在学校面临的挑战,给予更多的关心;而学校,则要创造一个与社区、家庭更好合作的环境。


教师的水平,决定教育的未来


除了学生的测试情况,外滩君也将目光投向了与教师队伍相关的数据。


下图是教师队伍中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可以看出,中国教师队伍中,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依然远低于OECD平均水平。


其中,在经济条件差的学校中,硕士以上学位占比不到5%,而在经济条件好的学校中,高学历老师占比也不到20%。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18张图片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19张图片

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

(三角形代表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方形代表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


教师学历最高的国家,则是波兰芬兰,硕士以上学历达到90%,甚至接近100%。尤其在芬兰,十分有趣的现象是,经济条件差的学校里,高学历教师队伍甚至多于经济条件好的学校。


为什么芬兰可以吸引到优秀的人才队伍?


不得不提OECD的另一项测评TAILS,在这项针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测评中,芬兰教师是全球最具有幸福感、教育领导力和职业发展的教师。


因此,想要吸引到更多高学历人才,进入我们的教师队伍,恐怕还得向芬兰学习,如何提高教师的幸福感、领导力和职业发展空间。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20张图片


正如去年PISA首席测试官池田京,在和外滩君的采访中表示,“ 高工资对于吸引人才会发挥一些作用,但是它是远远不够的。


想要吸纳优秀学生进教师队伍,一定要考虑到更多激励因素。比如,给老师更多的自主性和能动发挥的空间,提供定制化专业的研讨课程等。”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有多少学生愿意未来成为教师?


在上一轮的PISA测评中, OECD的国家里面,只有4.2%的学生表示30岁时愿意成为一名老师。且愿意当老师的这些学生,他们的PISA成绩在各个国家都相对偏低,中国的成绩差距更大。


今年的测评结果是否有好转呢?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21张图片

不同性别排名前十的职业倾向


在今年的职业倾向调查中,15岁男孩和女孩都将教师这一职业,列为前十位。尤其是女孩,成为教师,成为仅次于医疗人员、律师的第四选择。


不可否认,哪些人将被吸引进教师队伍,决定了教育的未来。


作为PISA创始人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里亚斯·施莱克尔甚至在《超越PISA:如何建构21世纪学校体系》一书中提出,上海之所以能在2009、2012年,连续获得PISA第一的好成绩,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上海学校体系教师队伍的高质量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22张图片 安德里亚斯·施莱克尔


最后, 建设配套的全面的支撑体系,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效果也尤为重要。 PISA的综述报告里,提到了不同国家的做法。
比如在新加坡,最好的教师教最弱的学生; 在日本,则会调遣高质量的教师去支援弱势学校,确保所有孩子有机会接触到优质教师。
中国上海的做法,也得到了PISA的重点关注。上 海将好学校和差学校进行了配对, 校长和教师可以在不同水平的学校间流动 ,好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就能传授到相对弱势的学校。


在施莱克尔眼里,PISA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通过这一测试,收集各国教育相关数据;通过分析获得有价值的结论,彼此取长补短,从全球视角,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因而,向世界各国取长补短,并向国内其他地区推广现有的教育经验,才是我们参与PISA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23张图片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24张图片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25张图片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26张图片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000+篇优质文章



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_第2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PISA2018,中国再回榜首!官方报告解读,成绩的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