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新书↑↑点击购买
◎作者 | 罗天昊
◎来源| 罗天昊国与城(luotianhao99) 已获授权
东海狂浪。
2019年12月01日,中央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正式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比肩京津冀,粤港澳、长江经济带的四大国家战略之一。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经济总量接近全国四分之一,双一流大学总量接近全国四分之一,研发经费支持接近全国三分之一。净出口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超过全国三分之一。在部分产业领域,如集成电路产业占全国1/2。雄霸全国。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国家赋予了其五大战略使命,包括全国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样板区,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示范区,新时代改革新高地等,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全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长三角一体化寄托了国家厚望,从其开始谋划,到最终上升为正式国家战略,也经过了数十年酝酿,足见其艰难。
虽然有了国家战略的加持,未来长三角一体化,仍将面临七大挑战。
产业协同的挑战
好东西,都想要。
在国家规划中,长三角要打造成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智能家电十大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大飞机、智能制造、前沿新材料十大领域。
在这些“好看好吃”的产业中,长三角诸多城市之间存在很大重叠性。
尤其是苏南城市之间,浙江东部发达城市之间,重叠比较大。生物、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产业的竞争大大白热化程度。
苏州工业基础最雄厚,高新技术产业总值也最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都十分强大。南京的主导产业,也包括电子制造,汽车,医药,装备,计算机与通讯等,并且其新能源汽车外,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车辆增长均超过100%。上海六大工业中,除汽车、钢铁和石油化工之外,其它如电子信息,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均与其它苏南城市无异。浙江的杭州、宁波、嘉兴、台州等城市,在轻工业之外,信息产业,生物、环保、装备制造业是重点。
在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长三角发达城市几乎处于全面竞争之中。
此外,在传统制造业领域,苏锡常以及宁波、台州等制造业城市一片混战。
在服务业领域,上海、杭州和南京一片混战,尤其是,上海的消费并不强势,消费总量虽然领先,但是消费占比远远低于南京和杭州。
产业协同,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首要挑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长三角发展不好,恰恰相反,长三角在中国几个战略区中,发展的相对均衡,发达城市太多。
上海作为中心,江浙作为两翼,安徽作为腹地,这种战略布局,不仅是空间布局,也是产业布局,必须实现差异化产业战略。形成多重产业梯度。
公共资源共享的挑战:大学统一录取吗?
公共资源共享,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重点。
公共资源共享,领域特别广泛。说重点的,教育,医疗。
医疗,能否做到异地医保,跨区结算?老人的养老金能否达到一个标准?
长三角的三甲医院达到112家,但是多数在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地。能否按照人口和产业发达程度,相对均衡分布?
高等教育的共享,理想与现实差距更大。
好大学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南京。上海人口两千多万,14所双一流大学,江苏人口八千万,14所双一流,其中南京12所。浙江经济发达,人口接近六千万,双一流大学很少,杭州也就两三所。安徽人口超过六千万,双一流大学也就三四所,合肥能拿出手的也就中国科技大学。
四大省市的学生,考大学的难度不一样,考好大学的难度更不一样。
未来,上海和江浙、安徽能否实现大学分数统一录取?
此外,在省内,各个城市公共资源分布也不平衡,尤其是大学。比如江苏省,苏州和无锡,经济强大,但是没什么好大学。最好大学都在南京。省会集中大学,一般城市大学少,其实是普遍现象,但是,这种现象放到江苏和浙江,就不正常,因为江苏和浙江的很多地级市,经济实力和人口不比省会差。
如果在教育和医疗这两个核心领域的公共资源不能共享,其它领域的小敲小打,不具备决定性意义。
一体化的挑战——上海能开放车牌吗?
长三角的一体化,比粤港澳和京津冀的一体化更复杂。
两个特点,地域更广,发展程度更不一致,跨越城市形态更复杂。
地域更广很容易理解,长三角拥有的面积在比京津冀和粤港澳都大。涉及到的城市主体更多,27个中心,几个新贵,还有近10个后发城市。一体化自然难。
发展程度不一致,来源于自己扩容,从最发达的几个城市,扩张到苏中苏北城市,最后把安徽也拉进来。
最复杂难搞的,是城市形态多。涵盖了中国所有类型的城市。有直辖市上海,有南京、杭州一和合肥三个省会城市,有计划单列市宁波,有数十个一般地级市,多个省直管市。
京津冀没有计划单列市,粤港澳没有直辖市。长三角全有。
城市形态,涉及到行政级别,而在中国,不同的行政级别,权限不一样。
一体化难以跨越的,不是地理差别,而是地位差别。
在规划中,长三角要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消除行政壁垒。
跨省高速公路收费要取消。固然是好事。
但是,统一市场的建立,首先要废除关卡。
上海当下限制外地车牌,未来长三角一体化,是否取消限制外地车?
假如难以做到,一体化就卡主了喉咙。
老大责任最大,一体化,上海先开放。
划分各自势力范围——大圈子能否融化小圈子?
越发达,越分散,各自精彩。
这种情况在粤港澳大湾区也存在。广深龙争虎斗。广港,深港也互斗。佛山、东莞、中山、惠州又在制造业领域斗。
长三角一体化从发轫至今,其实经过了好几轮扩容,特别是第一批城市,个个是强中手。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中国20大城市中,长三角独占八个,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南通。涵盖几大城市圈,分别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无锡长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等。
各个都市圈,都有自己的扩张冲动。如何实现动态竞争之后的平衡与割据?
虹吸还是带动?
安徽入围,利弊共存。
部分安徽后发城市,未来是带动加速发展,还是被虹吸,目前还需要观察。
这种现象,在京津冀曾出现。京津冀一体化之后,部分城市不是更强大,而是更弱势,最优秀的人才,都被京津吸走了。同时,由于京津的产业太强势,本地难以诞生优势产业。
扩张之前的“小长三角”中,虽然各个城市都很发达,但是部分领域,还是发生了虹吸现象。这是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巨大差别。珠三角所有经济发达的城市,既产业兴旺,也人口兴旺。但是,部分江苏城市,产业兴旺,人口却被虹吸。最典型的是南通,经济发达,人却跑上海去了,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还少。
未来,安徽新加入的城市,必须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自强自立。
南京和杭州,强势崛起,还是被压制?
东吴形胜,三吴都会。
杭州和南京,都是中国经济强市,而且是中国第二大省和第三大省的省会。但是,在国家的战略格局中,地位却不高。
此前,因为上海在长三角一城独大,且是直辖市,杭州和南京都被压制,无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在几轮国家中心城市扩容中,郑州、西安等经济总量不大,发展程度一般的城市,却甩开了南京和杭州。
未来,在长三角扩容之后,南京和杭州更是被两边夹攻。在东,有中心城市上海,在西,有合肥的拦截。
上海要成为四城,也受到南京和杭州等城市的反杀。
制造之城,南京要受到苏州、南京、杭州、宁波的冲击。
服务之城市,上海受到杭州和南京的挑战。
消费之城,上海受南京和杭州阻击和截留。
文化之城,南京和杭州也很强势。
能否翻越上海,是南京和杭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
与粤港澳和长江中游短兵相接,战略腹地会被抢吗?
安徽,东部偏西,南部偏北。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中的战略腹地,安徽归属难测。
虽然安徽传统上更倾向华东,但是,安徽与长江中游城市,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合肥一度成为中四角的成员。
未来,随着长三角西进,安徽必然与长江中游诸省市短兵相接。
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和成都,与安徽市场难以完全分割。
长江中游的崛起,必然面临与长三角的市场竞争,市场蚕食。
此外,珠三角北上,势力范围也达到了安徽。
美的集团在本部之外最大的制造基地,就在安徽芜湖,还有无数的珠三角巨头,早已占领了安徽市场。
安徽不仅是长三角的腹地,也是长江中游和珠三角两大势力跑马圈地的范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