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中只看到了新款,那么垃圾呢

前段时间在看到一篇文章上推荐了《塑料王国》这部记录片,后来在搜索引擎的帮助下,我看了加拿大的纪录片《塑料成瘾》和中国的《塑料王国》。外版的有一个半小时以上,中版的是二十多分钟。


我们眼中只看到了新款,那么垃圾呢_第1张图片
     

上图为《塑料成瘾》中在海中捞出的塑料瓶上附着了一大串的贝类。(看了是在让密集恐惧症的我心头一震。)

《塑》外是两个摄影师访问美、英、加等各个国家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了解塑料的处理和垃圾回收的现状。纪录片的前段,摄像师跟随科学家在海面上利用科学家自制的工具在蔚蓝的海面上捞取了许多塑料小颗粒,那些都是塑料的最小组成部分,容易吸附污渍,也很容易让海里的浮游生物误以为其为食物。之后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有关于印度的垃圾现状的拍摄,但是整个纪录片并没有涉及中国的现状。影片中表明即使对于垃圾处理回收最完善的国家也无法做到百分百的回收塑料垃圾,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最高的国家是百分之八十。所有的塑料垃圾最后流向了哪里,塑料作为最难以降解的垃圾,它都流向了生命起源的地方——海洋。海洋已经成为了人类最大的垃圾场。而且我们却依靠这个垃圾场获得食物。视频至此,我的内心是茫然而自责的,但是无论是谁都无法否认塑料制品对于当代生活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因为它轻便等一系列的优点让我们无法抛弃它,如今没有任何一种材料的性能可以与之相比。影片后半段,主要是阐述了当代科学家对于塑料的回收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无论是将其作为新型燃料、回收做成花盆、铁轨垫,还是高级的皮夹,也通过生物塑料来减少塑料污染。虽然在一步步的探索、实施,但是相对整个地球来说这只是一小步。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浪费了多少不该浪费的塑料,不要因为生活上的方便,因为所谓的面子而购置那些不需要的物品,环保真的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的事情,真的不是。


我们眼中只看到了新款,那么垃圾呢_第2张图片


我们眼中只看到了新款,那么垃圾呢_第3张图片

上图为《塑料王国》中一位母亲在工作地点为她的新生儿哺乳的场景和婴儿在母亲背上被苍蝇围绕的场景。

《塑》中主要是从一个以垃圾为生的小山村的故事为出发点,影片阐述了中国以高出别的任何国家两倍的价格购买的洋垃圾,在中国境内冲洗加工,污染了空气,污染了水源。反映却也是生活的无奈。影片中村里的老人这样说:虽然我们也想过得体面,没有任何人想每天与垃圾打交道,我们也想有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但是为了有饭吃,我们没有办法。她的眼里表达着无奈,我的心看着也很痛心。那里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垃圾场中,玩着垃圾中的医用手套、医用针管,呼吸的空气是垃圾燃烧过后的没有任何处理过得空气,生活用水都是被空气污染过的,虽然他们坚持饮用水外购,但是他们的庄稼却是用污染的水浇灌的,难道这样能够保证他们的饮食安全、身体健康吗?最可怕的是,在我们的国家,这样的山村不是少数,不是个别。相对而言,中版让我有更直观的感觉和体会,不是因为在中国拍摄,而是因为于我而言也有一段在垃圾中生活的童年。因为在我父亲当时工作的工厂就是做塑料垃圾初步分类处理的缘故,我小时候也能看到从各个国家发来的垃圾水瓶等等,我看着一些我认识的人在垃圾中做着视频中的那些垃圾人工分类的工作,我也能看到烟囱排放的垃圾处理焚烧产生后的浓烟。所以对我来说算是切身体会过,说了这么多我能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呢?

地球因为人口的激增,已经负荷了,所以我希望从我开始做起,希望每个人都要在生活中有少使用垃圾的意识。记得外版中最后采访者问科学家们和志愿企业家们他们是不是环保主义者,他们的反应首先是一愣,后来有的说是有的否认,我的理解是他们并不想把自己的所做所为定义为一种形式主义吧,对他们而言,塑料的回收等意识不仅是事业是责任更是一种习惯。而我们都知道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少使用塑料制品的“环保主义者”。首先,就从少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碗筷作为突破口吧。


我,一个并不优秀的人,希望通过我有意识的努力,做一个能让自己肯定的人。说说你看完我的文章的想法,一起交流吧。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眼中只看到了新款,那么垃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