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移动互联到移动孤独

“每天的漂流瓶达到了骇人听闻的数量级,

这个试验的副产品是正视了普通网民内心深处是何等孤独。”


“做产品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调研、分析、讨论或竞争对手这些往往都是让我们看到表面的一些真实用户场景或使用情况等,但是真正的需求挖掘一定是找到这些现象/场景背后的诉求,从而抓住核心问题加以解决。

QQ和微信本质上都是IM通讯工具,面对的目标用户群也很类似。但两个产品的立足点有所不同:QQ是PC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而微信是从手机端原生出的新产品。手机是每个人每天都带在身上的东西,让人可以随时随地给朋友发信息,朋友也可以随时回复消息,不存在聊完的概念。这是一种交流方式的变化。

移动孤独

是欲望产生了烦恼,是互联产生了孤独!差距导致失落,互联网时代下的孤独正是互联网环境造成的无意识心理失衡。互联网扩大了沟通的范围,改变了联通的格局,个体从心理上就要求与这种格局匹配的联通模式,不再是点对点,中心对面,而是人人即中心,人人对世界。

这种孤独感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才有的吗?不是,准确地说每个时代都有与之对应的孤独,广播时代有广播孤独、电视时代有电视孤独、互联时代有互联孤独、移动时代有移动孤独… 不同的信息时代格局催生各自对应的大众孤独心理。

信息时代的孤独感实质是:信息不均衡环境下的心理诉求。孤独感正是源于所处信息格局下个体的信息孤立,这种孤立的定义正渐渐由对外部信息的依赖升级为对个体间无界限,全范围的交互需求。

趋势:自我表达 -> 全范围自我表达 -> 以自我为中心的全范围自我表达。

区别:信息圈子与交际圈子,自我中心与自我中心的能力,信息孤立与信息孤岛。

例子:直播时代,自媒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从移动互联到移动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