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物,九年之后的汶川人

五月初,我向老板提交了人生中第二份的辞职信。毅然绝然独自登上前往成都的飞机。在这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我遇到许多人,从他们口中了解许多关于这座天府之城的故事,今天就来聊聊途经的汶川。

对话人物,九年之后的汶川人_第1张图片
汶川

四川人永远的“痛”

5月10日,我抵达了成都。在春熙路附近的地方找到青旅,在这里度过成都第一晚。掌柜是位重庆人,三年前过来成都创业。开了第一家青旅之后的三年间又陆续开了两家分店。

店上墙壁贴着一张巨大的四川地图,地图上都满满的贴满各种旅行者的照片。唯有一个地方,空缺了出来用红色的画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巨大的圈。我指了指那个地方示意掌柜,掌柜点点头然后说道。

“嗯!就是那个地方”

也许吧!汶川就是四川人永远的痛!

对话人物,九年之后的汶川人_第2张图片
成都的早晨

走在山路上的行者

在成都,只有前往九寨沟的大巴才会途经汶川、映秀。而且一天只有三趟,三趟车也相隔三四分钟。意味着如果一旦在汶川停留便要到第二天早晨才有可能有车回到成都。大巴也只能最多在汶川停留十几分钟左右。如果想要进行采访,那么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于我来说,十分钟应该也够了。

五月相对全年来说,并不是九寨沟的旺季,车子上还留了不少的空位。每辆都会有两位司机轮流驾驶,防止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

郑师傅和黄师傅都在这条线上行驶超过五年,问及行驶多年最危险的事情是什么。他们无一例外都说:

过了汶川之后的山路就是最危险的时刻。

黄师傅说道,过了汶川之后,就没有像样的高速公路,就是纯粹的山路,山路坑坑洼洼,弯道和单行道异常的多。事故也非常频繁。山路的两旁偶尔还会掉落大石,砸到车子上。他还调侃道,也许全国人民的捐款也只够开成都到汶川公路吧。

对话人物,九年之后的汶川人_第3张图片
山路

在外打工的汶川人

郑师傅是汶川人,没读完高中便到成都工作去。去给别人当杂工,后来慢慢选择去考车,在运输行业呆了十年。他说08年以前,家乡非常贫困。现在虽然日子过得一般,但比那时候好太多了。正因为穷,才跑出来打工。

如果没有发生地震,可能就没有得到国家的帮助,家乡落后的环境没有半点变化。揭不开锅,依然是揭不开锅。他指了指远处公路旁山坡远处的写着汶川特产樱桃果的广告牌。现在,家里也殷实。国家支持大力种植樱桃,每年都能大丰收,能够赚上不少的钱。

虽然家里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郑师傅坦诚。如果有机会的话,会带着老婆孩子离开汶川,去外面定居。永远不会再回到汶川去,即使过去有九年,心里的沉痛依然没有淡去。

对话人物,九年之后的汶川人_第4张图片
樱桃果

回忆九年前的事故

在那场事故中,他失去双亲和两个哥哥。闻讯想要回家的他,被拦在坍塌公路前。公路被挖通后,第一时间不吃不喝的跑回家。只发现一堆残檐断壁。他永远忘记那一天,跪在家门口哭着的那一天。

后来在孑然一身三年,认识一个成都姑娘。便结了婚,有了小孩子。因为汶川遇难的家属都能得到新房子,便让老婆领着小孩回汶川生活。自己依然在外干起大巴司机的活。

另外他说,想要离开的原因其实还有挺多的。虽然现在医院和学校的建筑非常稳固,能够抵抗十级地震。但是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还是老样子。九年时间,乡里也没几个小孩子能够考出城里去。而医疗水平实在不敢恭维。甚至还出现过感冒医死人的事情。他不由得摇摇头感叹到,为了家人还是尽快搬到城里去。

对话人物,九年之后的汶川人_第5张图片
汶川大禹像

采访完郑师傅后,我想我也没有必要再采访汶川人。这样的痛,不值得再次唤醒它。只能默念生者能够过得更好,死者能够长眠。而我还在路上的,走向更远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话人物,九年之后的汶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