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问西东》看当今大学事件

《无问西东》是为了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而拍摄的献礼作品,虽然没有如期上映,最近这个时点上映倒是另有一番“应景”之意。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要回归到最近频频出现的大学导师事件。

不久之前,北航女学生实名举报导师陈小武性骚扰女学生的事件终于落下帷幕,陈小武被解聘、取消“长江学者”的称号并追回已发放奖金。这件事打响了高校女生维权的第一枪。

然而,就在大家关注高校女生人身安全的同时,《中国青年报》又报道了西安交通大学一出生寒门的博士生杨宝德疑似自杀的案件。据媒体目前报道的信息来看,并无直接证据证明他的死和导师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这些事实却引出了目前高校存在另一怪现象——博士生沦为导师“家仆”。

根据媒体的跟踪报道以及杨宝德手机上的信息来看,他除了要陪导师去参加一些应酬、喝酒、挡酒这些所谓的公事外,还要充当导师的“私人助理”:打扫办公室拎包拿水开车接送这些“助理”必备工作外,甚至于连导师的家庭事务也得参与,比如给导师擦车洗车,帮导师装窗帘,帮导师浇花,陪导师逛超市,给导师打扫家庭卫生。

这些事件的爆出,不由让大家开始发问,现在的大学到底怎么了?一直以来,大家都把大学称作象牙塔,觉得大学的环境相对社会来说,更干净更单纯,尤其是985、211这些名校,更是被寄予厚望。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越是优秀的大学,老师的水平和素质也越高,学生也更能得到好的教育和熏陶。大家期待的大学的模样,大概正如《无问西东》里所展示的那样。

从《无问西东》看当今大学事件_第1张图片

当学生吴岭澜物理成绩垫底,英文国文成绩优异时,当时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是如何做的?他没有对学生不管不问,也没有强制学生必须学文科。他的做法是引导,通过跟学生的谈话,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引导,引导他去思考求学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内心的真实又是什么?并且在谈完话之后,并没有逼着学生马上做出一个决定,而是告诉他,没关系,你慢慢想清楚。

从《无问西东》看当今大学事件_第2张图片

梅贻琦校长

当吴岭澜成为大学老师的时候呢?空袭警报拉响之后,学生沈光耀和吴岭澜有了在电影里的第一次相遇。吴老师是来救鸽子的,他告诉沈光耀,能多救一条命就多救一条,老师以身作则对生命的尊重在这里应该多少给了沈光耀一些好的引导,或许对于沈光耀后来参军起到一些作用。第二次,在山里躲避空袭时,吴岭澜给学生授课,他讲述了自己年轻时那段关于生命意义思考的经历,并结合泰戈尔的诗分享给学生,引导自己的学生去思考讨论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哲思,这些在当今看来毫无变现价值的知识,实际上是在引导一个学生树立好的思维模式和自己三观的形成。

从《无问西东》看当今大学事件_第3张图片

吴岭澜

于此同时,西南联合大学经历雨季的片段也尽显了当时老教授的知识和品行之高。由于雨季来临,教室又是铁皮屋顶,导致雨打屋顶的声音非常巨大,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听课。老教授一开始非常用力地加大声音希望学生可以听的更清楚一点,一遍一遍重复讲课的内容。然而,当雨越来越大、噪音越来越大时,老教授转身向黑板,写下四个字——静坐听雨!之后老教授一袭长袍,从容平和地坐在黑板前,黑板上那四个铿锵有力的“静坐听雨”,衬托得这个年长的学者在面对一些困境时从心底发出的从容淡定。

从《无问西东》看当今大学事件_第4张图片

静坐听雨

这才是大家印象中大学该有的样子,才是大家印象中大学教授该有的气度和德行。然而,最近这些事件的披露却给了人们狠狠一记耳光。北航、西安交大都是响当当的名校,连这种高校的老师都存在对学生不尊重甚至伤害威胁的事情,那其他学校呢?老师自己都没有师德了,又如何教育出高素质的学生呢?

《无问西东》里的老师教授为什么值得人们敬重,因为他们时刻不忘老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上个世纪任教在清华大学的老教授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只知识那么简单,电影里的这几个片段反映地更多的是老师对于学生的“传道”和“解惑”,比如梅校长帮助吴岭澜解开关于“人生的真实”的疑惑,吴岭澜言传身教给学生“尊重生命”的道义。可是,当今社会呢?很多大学老师只重视“业”的教育,只灌输专业知识;少部分教师甚至不仅做不到授业,反而违背道德和本心,将本来应该干净的大学环境弄的乌烟瘴气,可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在目前的国情下,高校还是为社会为国家输送大批人才的基地,尤其是重点高校。如果在高校中,不落实抓好教师队伍的整顿,让学生在学校里就开始接受扭曲的三观和潜规则,恐怕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风气转好有害无益。北航对陈小武事件处理的迅速和干脆让我们看到了高校对于此事的高度重视,是值得大众称道的。但是,除了事后处理,高校更应该在日常对老师德行的监管和考核中加大力度,将一些不良事件杜绝在萌芽状态,不要让学生对教师的期末评估形同虚设,守住高校作为中国高素质高质量基地的最后一道防线。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无问西东》看当今大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