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最近也都看到网络上的一段视频了。就是一个小女孩在拍照时,被妈妈从背后狠狠踢了一脚。而小女孩的反应,显然已经习惯了。
视频一出,牵出了近年来越来越火的童模行业。
图片来源 / 童模妞妞
课代表也看到了一些报道,不得不承认,这实在是块淘金圣地啊。
素有“中国童装之乡”的浙江织里镇,有成熟童模经验的孩子至少几百人,他们的年收入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不过在这里,课代表不想一味指责家长“把孩子当成摇钱树,消费童年”,毕竟相关评论以及指责,真的已经很多了。
可是小朋友们,要是看到那么多人在网络上声讨自己的爸爸妈妈,也会不好受吧。
我们最好不要让正义,演化为另一种暴力。
图片来源 / 童模小诺
而且,我觉得大部分父母还是疼爱自己孩子的。童模行业这样一片野蛮生长的土地,除了无限商机,也承载了不少成年人的焦虑转移吧。
在一篇关于童模的采访中,阳阳说第一次赚钱是参加发布会,拿到 800 块。
他特别开心,觉得自己可以赚钱了,可以和爸爸一起还房贷了。还可以买礼物送给小伙伴。
其实孩子这么小,哪里懂得什么是房贷啊。很可能是父母有意无意间,一脸倦怠地提起,孩子敏感就记住了
而这份懂事,实在是令人心疼的。
很多淘宝摄影师说,孩子特别好哄,甚至比成年人更敬业,哪怕是户外冬天拍夏装,夏天拍冬装,都非常配合。
同样是这个织里小镇,有着专门的童模培训机构。他们有的甚至路都走不稳,就学会摆造型。
而为了进入这些机构学习,家长常常需要付费。如果是走一些品牌方的童装秀,往往还要支出几千块的参赛费,被选上才有机会走台。
记者问及许多家长,他们都说,最主要的考虑其实并不是钱,而是希望孩子得到锻炼。
培训机构会教孩子一些动作,礼仪以及才艺等等,孩子会变得更加开朗外向。而如果能够为大牌走秀则是非常不错的履历,在申请幼儿园以及金牌小学时也会有优势。
图片来源 / 童模谷歌
我可以理解,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这年头,真是连学校都要削尖了脑袋才能进。
但其实,有多少家长是迷恋上那种被瞩目的感觉?自己不行,就让孩子顶上。
更何况童模培训机构所谓的才艺,基本上都是速成的,只是说这些进步是能够快速看到成效的,可是它对孩子的帮助究竟有多少呢?
想起了之前大火的小戏骨系列。当然,这些孩子实在是可爱而且努力的。
可是,他们的表演并不是来自真正对于生活的理解,而是对于前辈细致,甚至机械的模仿。
无论是这些童模,还是童星,我想说的是:
真正的『计深远』,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天性。
他们应该是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他们应该尽可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情绪。
如果他们还那么小,就被成年人引导着去迎合主流审美,那么,他们与生俱来的灵气也会在复制中消磨殆尽。
如果你不嫌弃我上升一个高度,我还想说:
如果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民族,从小培养的并不是真性情,好奇心与创新精神,而是一味推崇金钱观,随大流与模仿成功,这未免太可惜。
图片来源 / 《小戏骨》
最后 //
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生活里的故事
之前有一次,我带着我们家贝贝(雪纳瑞)出去玩,电梯里就走进来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
小女孩看着我们家贝贝窜上蹿下,摇来摆去的,就说:姐姐,你家的狗好开心啊!
我随口回了一句:你不开心吗?
小女孩摇摇头:我不开心啊。
很快,她妈妈就干笑着打圆场:瞎说什么呢?
小女孩回头看向妈妈:我没有瞎说啊。我觉得小狗都活得比我开心。我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跳舞,画画,学英语。明明两点钟才开始,为什么我们每次都要第一个到啊?
她妈妈回:辅导班有那么多小朋友,你每次都第一个到,老师就会记住你,知道你是最用功的。
小女孩没有辩解,只是把头转向我们家贝贝:我要是能做条狗,就好了。
她妈妈回:可是小狗只能活十几年,你要是和小狗换,你很快就会死了。
小女孩蹲下来,动作轻柔地摸着我们家贝贝,说:汪汪,你是想做快乐的狗,还是想做不快乐的人啊?
我和她妈妈听着,面面相觑。
不一会儿电梯到了,小女孩和她的妈妈就出去了。同时进来了一些小朋友,他们刚刚下课,还在争论着对方是英式发音,还是美式发音。
而我的脑海里,却还在思考着小女孩的那句话:
是做一只快乐的狗,还是做个不快乐的人?
Maybe,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小女孩她还愿意去怀疑。
之所以想起这个故事,是因为在采访中,不少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很喜欢做模特这个行业,做得挺开心的。
课代表说句不负责任的怀疑,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听过吧?当然,童模的性质没有这么严重。
我只是好奇,这群小朋友究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呢?还是暗示自己要开心呢?
编辑 / 雯婷
配图 / 选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宜 少一点 焦 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