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慈善的善与恶(罗辑思维 第九期)

                                                                   

关键词:慈善

推荐书籍:《白人的负担》(美)威廉·伊斯特利  著

《协和医院的诞生和成长》李子旸著

《十个人的德意志》孙世龙著

我们谈到慈善的第一印象就是各种捐助,包括社会捐助、政府捐助以及国际组织捐助等,慈善主体多样。在全世界范围内非洲国家每年都会接受来自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类救助与捐助,包括我们国家在内都会为非洲地区提供数量客观的物资救助、医疗卫生援助以及一定程度的军事力量协助等等。但是,哈佛大学对非洲某一国家做过一项调研,其结果是每年非洲国家接受的救助很大一部分被各环节中饱私囊了,外来捐助越多反而贫困情况愈发严重,这个结果与我们的通常认知是不相符的。而在我国国内出现的郭美美事件,红十字会被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以致于红十字会宣称善款筹集遇到了困难,影响了日后慈善工作的开展。

看似两个性质不同的事件,但其实它们都与慈善相关,也许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一下慈善的善与恶了。慈善,其本意应该是无偿帮助陷入困境的人或群体,可以暂时度过难关,但绝不是持续的“供养”。我们有句老话说的好“救急不救穷”,慈善也应该是这样的。比如我们的“希望工程”,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失学儿童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系统教育,这样当其完成学业以后可以自食其力立足于社会,进而也可以回馈社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如果变为“供养”模式的话,就会变成要一直养着被救助对象,从小养到大了。慈善应该是有反馈的,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是人们发内心愿意做的一个举动。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有一位传教士,他向女王建议要将救助院的条件降到最低标准,请注意这是一位肩负传递上帝福音、将爱洒遍人间的传教士所提出的建议,听起来和上帝的博爱是相反的。但我们再仔细想一下就可以发现,其意思是要告诉人们要勤劳,当你遇到困难时大家会帮助你,但因为懒惰而陷入窘境,那只能自求多福吧。

不管每个人对慈善的观点是怎么样的,但大部分人对于人要做善事还是认可的。我们并不缺乏慈善的心与行动,我们缺乏的是一种可以可信的制度与慈善行动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慈善事业的发展应该越来越透明化、科技化、高效化,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颗慈善的种子已经种下,只待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NJc5*�#'�

你可能感兴趣的:(09、慈善的善与恶(罗辑思维 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