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年来以儒学为主的国学又热起来了,随着国家在海外大力推广孔子学院,国内甚至掀起了读经热,有点儿走极端,也招致了一些批评。
从近代晚晴政府被列强坚船利炮打晕了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国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先后进行了洋务运动、变法维新,开始向西方学习,引进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西方学说,同时对儒学进行反思、批判。在民国时期,孔子一次次被打倒,又一次次被重新供起来,其实无不是为了统治层的现实需要。
到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很长一段时期,尊崇法家,批判儒学,儒学更加式微,但法家学说则相对兴盛了一些。
其实对于儒学的批判,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非常尖锐的话,很值得我们思考。
鲁迅先生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就是“礼不下庶人”。
法国大哲学家孟德斯鸠一方面称赞儒学重视道德、崇尚礼教,另一方面指出,其片面忠君的思想将导致君主专权,并剥夺人民的荣誉感。
孔子的“出色的治国方法”后来被当权者利用,用来巩固统治。鲁迅先生还指出:“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
为什么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需要法家思想?为什么到汉代又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权者的需要而已。以孔子思想为主的儒家思想,经历朝历代完善发展,逐渐更加适合当权者加强集权,统治百姓。
2、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辩证的看问题。什么是辩证的看问题?我的理解就是要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既要看到好的一方面,又要看到不足的一方面,还要看到两方面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转换的趋势。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中国,你可以看到各种西方的学术、主义、价值的宣传、传播。但是在西方国家基本你看不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传播。为什么?我个人认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普世价值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可以辩证对待、吸收一切思想,不断补充完善自己,西方普世价值本质是排他的,利己的。普世价值在包括伊拉克、利比亚、苏丹、叙利亚等世界各国的推行实践可以证明这个观点。
为什么文章在这里从说儒学转悠到马克思主义上来?
因为苏联解体在当时给了中国很大的冲击。从国家发展上看,苏联解体对中国还是有利的,基本消除了中国北方的巨大威胁。但是在意识形态上,对老百姓来说,思想上有很大的冲击,有一部分人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了疑惑。
这里不得不佩服毛伟人,及早的和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做了一个切割。后来我们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发展完善了我们的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建设迅速腾飞,目前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意识形态领域,包括法制,有点儿脱节、跟不上时代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不是不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不好,我认为主要是宣传的手段跟不上,没有把握、利用好互联网。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老百姓们安贫乐道,靠工资、集体农业为生。改革初期,大家勤劳致富,但也有很多靠诈骗、赖账、贷款不还、贪污受贿等违法、不当手段发家的人,起了很不好的社会示范效应。同时,资本主义的强调个人自由、利己主义的沉渣腐朽思想随着物质建设逐渐丰富在社会上泛滥开来,滋生了很多道德、法制等社会问题,如幻想不劳而获的小三思想、吸毒赌博嫖娼的享乐主义等等。
老百姓发现,我们富了,但我们的精神需求却有些荒芜了。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以儒家为主的国学热,就是为了填补这个荒芜地带应运而生的。
马克思主义也应该做好对国学思想的辩证吸收和规范工作,改造国学、扬弃国学。还要与时俱进,用先进的、符合群众需要的、老百姓愿意接受的宣传方法宣传好自己的理论。
3、
国学热,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十分有益,对树立民族自信、建设和谐社会、调整人际关系、加强道德修养,很有好处。但是,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取舍,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儒家为主的国学。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由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乾隆年间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正字略》,后简称《弟子规》,成为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来源于《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充实以其他孔子的思想言论,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八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各方面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说白了,《弟子规》就是小学生守则,或者说是家庭里晚辈子弟们的生活准则,是一本德育启蒙的书,也可以看做现在小学里教授的《思想品德》。弟子,就是弟弟和子女的意思,也可以做学生——老师的弟子讲。
当然,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弟子规》不可避免得带上统治阶层的烙印,其立场是站在家长、长辈角度来阐述的。古代统治阶层多倡导以孝治天下,极为重视家庭教育的孝悌理念。古来就有观念认为忠臣出自于孝子,《千字文》中也有“孝当竭力、忠则尽命”的说法,所以非常注重培养以孝悌为主的五常伦理观念。
虽然立场不同,但是《弟子规》里宣扬的理念不能说对弟子晚辈就是有害的东西,绝大多数的理念即使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仍然是十分有益于弟子晚辈的成长的,是积极有益的。孝悌从来就没有错,但是不能走极端,在新时代要符合新时代的需求。
任何理论观念,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会被时代抛弃。
海天君作为一介普通公民,深感自身在处理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上有很多不足之处,见识浅薄。今翻开《弟子规》这本启蒙德育书,希望有所得,并愿意把自己阅读中的不成熟的想法与诸位分享,并拜求诸位赐教。
敬请关注下文。
目录
下一篇 ←----为什么行有余力才能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