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二十年前的今天,《欲望都市》开播了。
十八、九年前,当我们第一次通过盗版VCD看到画质渣到糊的《欲望都市》,被曼哈顿单身女子五彩斑斓、充满魅力的生活冲击得三观重塑时,并没有料到,这部剧不管怎么被奉为经典、怎么被抄袭跟风,20年之后,中国的网友还是得靠自己大开脑洞,把荧屏上昙花一现的正常女性搜集到一起,才能幻想出一部价值观正常的女主戏。
1998年,那时的鸿篇巨制都是男主剧,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鹿鼎记》之类,女主只有两种:无私奉献、惨绝人寰的贤妻良母和男人钟爱的纯洁美丽小白花,或者各种靠男人上位的后宫工作人员;2018年,如果说有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增加了女主的种类:1、所有男人都爱我,而且因为太爱发展出虐恋情深、绝症情深、作天作地情深等各种支线剧情的玛丽苏女主;2、完全看不出为什么但就是成为了霸道女总裁、人气巨星、攻气高管,主线剧情是各种优质男配暗恋并且搏命相助,女主走上人生巅峰的假独立女性、真玛丽苏女主……
在当今的都市女性电视剧里,女配可以活出姐弟恋、换男友如换衣服、只想独身不想跟傻逼结婚生孩子、讨厌谁就往死里怼谁的多彩人生,而女主在同一部戏里就算被一百个优质又千姿百态的男人爱,却只能十动然拒,绝逼不能动心超过两个,不然就要担心被批破鞋;女主肯定会跟最帅最好的那个男人结婚,生1到2个孩子,不然人生不够成功……以上女主请大家自行对号入座,答对+10分。
你看,20年过去了,女主最成功的人生仍然可以被概括为一句话:嫁一个好男人,给他生孩子,养大ta!不同剧本再根据当时热点在这句话的基础上加人设、加戏肉就好,无外乎狗血与撕逼、男配和女配的数量与种类罢了。
那么喜欢《欲望都市》,一再地重看,一再地把它搬出来当做参照组,久了竟然觉得有点儿沮丧:一部剧播出了20年,再聊起来时基调居然不是怀旧、致敬之类的古典主义情怀,而是:再拍一部这样有正常价值观(是正常不是正确)、有趣又现实的剧,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
毕竟,这始终是一出都市梦想,是一种永不过时的价值观,是还在吹响人人自爱的号角,是我们一直最想成为的自己。
这就是《欲望城市》。
而对于当年一同追剧的我们,想想看这部剧居然已经反复看了20年,简直要悚然而惊!20年,听上去那么漫长,从豆蔻青葱到女中年的一整段人生,竟然已经过完了!而我们自己,也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对未来焦虑不安、谈一段恋爱就想在里面承载自己所有人生梦想,除了青春和白日梦之外一无所有的傻白甜。20年的时光里,爱过、恨过、被生活欺负过、也终于站起身一路前行走到现在。
18岁的时候,看《欲望城市》,会哭,因为男女主角的离离合合那么牵动人心;22岁的时候,看《欲望城市》,依然会哭,因为四个女人的友谊如此精彩,让每个女人都开始渴望有那么四个朋友,超过男人;30岁的时候,看《欲望城市》,还是会哭,因为终于明白,女人快乐的秘诀并不完全是爱情和友情,而是一份能看清自己的智慧,以及如何拿捏爱与被爱的尺度。
而如今,纷纷年近40的我们,再重看《欲望都市》,感触跟十几岁时已经完全不同。可再看到第六季时,又忍不住泪目。
本剧的灵魂人物、独立女性标杆——Samantha,到了第六季,依然强悍的外表下,却多了一份柔柔的温情。因为太爱小男友,反而担心起年龄的差距让这段感情不知去向,所以骗自己只是玩玩而已,所以在卫生间里和中年前任面色麻木地做爱。最后,当那盏电梯打开时,心碎的她看见小男友固执的等待,一阵黑暗里,爱情为这个女人最终点亮了回家的路。Let there be light,这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心最负面的角落,落下了最为感动的泪。
结婚后的Miranda把罹患老年痴呆的婆婆接来与他们同住,已经忘记一切的老太太开门走丢了。焦急失措的Miranda把已经在垃圾箱里捡披萨吃的老太太找了回来——当她平静得像对待婴儿一样帮老太太洗澡、擦脸时,我也忍不住想哭。
Charlotte不能生孩子,她和她老公为了做试管和领养而苦恼。
Carrie离开纽约跟随看上去成熟又完美的艺术家男友来到巴黎,却发现自己没办法成为那种男人忙时自己默默消失、男人有空又拼命献欢的“贤妻”,浪漫爱情以激烈争吵之后Carrie的狼狈逃走告终。在最崩溃的时刻,Mr.big出现了……
好吧,除了Mr.big最后出现、浪子回头有点儿苏,其他的一切,都正是30几岁的女人,人生本来可能的样子。你从20几岁开始努力,花了那么久的时间,渐渐找到自己的风格,有了自己的立身之本:比如成了畅销书作家、或者成功的律师、画廊合伙人、人脉广泛的大PR……赚的钱肯定不够挥霍,但足够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有保养得当的外形,能够吸引中意的异性;有人生观一致的闺蜜,友谊的小船越划越顺手……
但生活仍然会渐渐露出狰狞的样子——有时是疾病,像Samantha,疾病会夺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生命,人到中年要渐渐面对生与死;有时是无法战胜的缺憾,像Charlotte,想生孩子生不了的遗憾、想赚很多钱赚不了的遗憾、想跟很爱的人在一起最后却选择了平淡对象的遗憾……于是,要努力学会跟自己的困境相处,接受作为生活一部分的缺憾,然后竭尽所能生活得更美;有时是年龄渐长需要承担的重负,像Miranda,独立女性,不但要收拾自己的烂摊子,慢慢的,还需要接手父母、接手子女、如果万分不幸,可能还要接手老公(不不不,不一定是渣男,有时只是无能为力,比如老公不幸得了无法工作的病、遭遇横祸入狱、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职业空间被挤光……啥的)。我们渐渐长出三头六臂,handle一切时,还要奋力款待自己,用一点儿生活的小志趣点亮每一天。
真的,站下来回望一下简直佩服自己:就算现在还是不够好,但我居然已经做到这么多了吗?
年轻时看《欲望都市》,立的是flag和想象:这么有格调、有美好肉体、有尊严、有闺蜜,万花筒一样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才不要过父母一样狗屎般的人生!20年后再看,却有了不一样的滋味,独立女性像硬币的两面,A面是自由、体面和乐趣,B面是人生的各种暴击。我们在AB两面的交替中前行,那些小确幸和大繁华才不是所谓的虚荣与做作,而有了厚度和温度——有苦难与辛苦的反衬,美好才能放大一百倍。
20年后的重温,令我由衷觉得,这部剧根本不是什么宣扬女权主义的旗帜,不不不,这四个曼哈顿的单身女子并不打算跟任何男权开战,她们就只是理所当然地独立,然后有底气尝试不同的男人搞清楚想要什么样的爱;支持自己的嗜好:买无数的鞋和包也好、睡器大活好的男人也好、当小公主也好……有真实犀利的指引,也有包装很好的白日梦。
看《欲望城市》的人,大概也根本不介意别人指摘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Samantha说的:只要我还能呼吸和下蹲,我就穿我想穿的衣服,口我想口的人。
事实是,从一只超市的简易衣柜到一整间屋子的walk-in closet,谁能说我们没有理想与目标?
像储蓄一样持续投资友谊
是从《欲望都市》开始,拥有亲生闺蜜的重要性才在年轻女性的情感排行榜上急速上升,某些时候甚至超过了男友。我们对这样精彩的闺蜜情有多向往,后来的影视剧对闺蜜这个梗抄得就有多狠。
然而友情跟爱情从难度上讲并没有什么不同,有际遇、也有经营。像《小时代》那种撕得天昏地暗、又铁得莫名其妙的姐妹团;像剧版《我的前半生》里唐晶给子君提供贴身保姆、钱包和金龟婿服务的闺蜜;像《欢乐颂》里只是邻居却恨不能像亲妈从头发丝管到脚底板的闺蜜……你信吗?这特么不是友谊,这难道不是闺蜜版玛丽苏么?
就连《欲望都市》自己,四位女主角真实生活里,还不是各有各的暗战?因为要不要拍电影版三,她们彼此指责,要求对方为不能续拍负责。演Samantha的Kim亲兄弟失踪,SJP发声同情,却让Kim彻底崩溃,公然喊话:“你不是我朋友。所以我写下这些,要告诉你最后一次,请停止消费我家的悲剧,来重塑你'好女孩'的假象。”
没有一成不变的感情,友情和爱情都是一样。要带眼识人,要付出,要宽容忍耐,但同时要彼此有界限。
有了这些,才有不论何时,你想痛哭就能打通的电话,才有带着酒陪你天涯海角一起疯的傻瓜。
不要散黄,要始终有心气
直男癌们诟病这部剧,最喜欢这样说:几个老女人作天作地有什么用?
并不是越年轻的时候,就越会有成熟的观点、独立的态度。00后的女大学生,宿舍里的热门话题仍然是“不是处女就成二手女人了吗”、“男人有多少钱才能嫁”、“学历越高越难嫁,女博士是第三种人”……这跟20年前的女大学生并无不同。
一直要到靠自己建立起了对于美好生活的信心,或者在依赖中尝够了苦涩的滋味,才能真正放弃幻想,挺直腰杆做到独立。
是的,独立这件事,恰恰和年龄有关。
独立有时是苦涩的,但更多时候是对自己的信心。《欲望都市》拍到电影版的时候,女主们已经50岁出头了,但她们仍然花枝招展,约会心仪的男人,喜欢自己的样子,对生活充满热情。
事到如今,我们当然有权选择想过的生活:你可以在20出头就结婚生孩子,说不定刚到50岁就能当上祖母;你也可以坚持单身,40多岁还在刷Tinder、陌陌和探探,跟刚认识的男人迅速上床;你也可以结了离、离了结,上几年班,当几年全职主妇,再出来上班……一切都没关系。
但请千万记得:你首先是女人,自信的女人、体面的女人、美好的女人。然后才是妻子、女友或母亲。
没有完美的爱,只有对的相处
宅女们最羡慕四位女主的一点,是单身的她们怎么能认识并且撩上那么多精彩的男人?现实生活里的各位,连相亲遇到的极品都算上,可能都凑不齐一桌酒席好吗?
而说本剧绝不是女权主义剧,从对男主的口味就能看出来,不管是Mr.Big、艾登还是亚历山大,全部是帅气、优雅、有钱、成功、有不错社会地位的男人,现实生活中撩到一个就好算人生赢家了——这不是女权主义者的口味,这完全是所有女人的通病。
换完18个男友,依然不影响Carrie人设的最大原因,是这个女人,就真的只是想跟最喜欢的人相爱啊!她并没有指望结婚等于二次投胎,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当爱情想把她踩低妥协的时候,她会说sorry,然后转身离开。
这就是时光和独立予以我们的底气,爱时像小女孩一样纠结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一个眼神、一次触碰,但如果爱不下去了,也还能哭着走开。
有生活,有朋友,然后下一次,再爱上某个人。
我喜欢Carrie那句台词:
生活从来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荆棘,但是我们亦有自己小小的欣喜。可以鼓励自己,按照自己的心意努力走下去。
那么,亲爱的你,时隔20年,你的爱,你的生活还好吗?
“The most exciting,
challenging an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of all
is the one you have with yourself”
微信&微博:反裤衩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