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作者 | 李勤余
1月21日晚,铁路上海站民警在对乘客进行安检时,发现王老伯的行李存在异样。开包一看,行李中竟足足有118张淫秽光盘。最终,民警依法收缴所有携带光盘,对王老伯罚款200元,并进行了教育。
让人疑惑的是,这位老人为什么要携带这么多淫秽光盘回家过年?当事人辩解道,“带着这些光碟回哈尔滨老家过年可以解解闷,睡不着时看看还能安眠。”潜藏在王老伯回答中的,不仅有心酸和无奈,还有老年人无处安放的性需求。
不知,被收缴了光盘后的王老伯,将会迎来一个怎样的春节?在全国上下举家团圆的爆竹声声中,他的烦闷和郁结,又该靠什么来排解呢?或许我们无法获知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拥有类似烦恼的中国老年人,绝不止王老伯一人。
老年人的需求,并不是“老不正经”
王老伯固然行为不当,但也没有犯什么大错。至于车站民警,也只是依法办事,收缴淫秽光盘,天经地义。200元罚款的处理结果也谈不上严厉。这样一条看似平平无奇的新闻,为何在互联网上反倒成了热点?
说到底,还是“老人”和“黄片”两大要素结合在了一起,产生了某种奇异的效果。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老人本该颐养天年,以慈祥面目示人,和“性欲”似乎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于是乎,那位携带118张淫秽光盘的王老伯,就成了某些网友眼中的珍稀动物。
可这或许,根本就是一种误解。查阅相关资料,《金赛性学报告》《人类性行为》、《海蒂性学报告》等学术报告均指出,绝大部分老年人的性生活可以持续到70岁以上,且他们的性能力不一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减退。因此,中国老年人的性需求是无可否认的存在。
国家统计局1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创新高,劳动人口数量也首次出现下降。中国走向老龄化的话题并不新鲜,但正在逐渐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显示。一面是中国老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多,另一面是这一群体仍有不可忽视的性需求,两者碰撞在一起,出现老人携带黄片回家过年的新闻,可以说不足为奇。
然而,问题的关键或许并不在于上述事实是否成立,而在于社会对于这一现象的看法。在一般人看来,性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动力,更承载着繁衍下一代的重任。而将这两点安放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年人身上,多少产生了一些违和感。为老不尊、老不正经、老色鬼、老不羞……从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里,就能看出老年人和性的不兼容。
在国人的舆论场中,老少恋往往和财富、金钱、地位紧密结合,而很少有人认为老人也有性方面的吸引力,总之,在一些人心中,老人年纪大了,就该和性自动告别。
好在,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某些陈旧的观念也在持续更新中。在王老伯的新闻下,一些评论让人眼前一亮,如“哎,老年人没有性福生活,连看的权利都没有了吗?”“成年人不能有性生活?”……倒是指责和批评王老伯的评论,并不多见。这至少说明,网友们对老年人的性需求抱着越来越宽容的态度。这无疑是个值得欣喜的现象。
对中国老人的刻板印象,何时能被消解?
值得玩味的是,在王老伯的故事里,他的子女缺席了。我们无从得知,王老伯的孩子在哪里,正在做些什么,但可以推测出,他们对王老伯的精神世界缺乏了解。否则,这位孤独的老人也不至于试图通过看隐晦光盘,而非享受天伦之乐来排遣时光。
但话说回来,又有多少人愿意主动花费时间,俯下身子去探寻中国老人的精神世界呢?不久前,一部宣传短片《啥是佩奇》在一夜之间走红网络,感动了万千网友。影片成功的秘诀何在?是浓得化不开的亲情,触动了观众的泪点。但回过头来看,不难发现短片中的情感流动是单向的。那位留守在村庄里的倔强老头,为了满足孙子的需要,才走上了寻找佩奇的奇幻之旅。促使他每天坚守在村头,大声打着电话的,也只是老人对儿子的深深思念。
在此无意对影片的艺术价值作任何判断。只是,有意无意之间,《啥是佩奇》的情感取向契合了人们对中国老人的刻板印象。他们和片中的主角一样不善言辞,甚至有些笨拙,但对下一代的感情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或许已经跟不上时代前行的步伐,但只要是为了子女,再难再苦,都愿意一试。
啥是佩奇视频截图
那个鼓风机版的佩奇,正是中国老人不华丽却沉甸甸的爱。但是,如果影片的结局是他没有等到子女的到来,又会怎样?
别忘了,除了为子女无条件的付出外,每一位老人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也会有所爱所恨、所欲所求。但人们似乎不愿正视,老人的精神世界里也会有“龌龊”的性需求。
平心而论,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尊老”,“孝顺”也是中国社会最受肯定的价值观之一。只是,中国老人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关心?把“老人”还原为一个平常的“人”,才是最好的方式。这样一来,王老伯的新闻或许也就不会再成为网络上的热点。
能为有性需求的中国老人做些什么?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老人的性需求问题已不再显得新奇、冷门。2015年,浙江义乌一名91岁婆婆确诊感染爱滋病病毒,成为市内暂时最年长的爱滋病病毒感染者。受感染的婆婆透露,近年曾与两、三名年逾60岁的老翁发生性关系。当时这条新闻被曝光后,同样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正视、尊重老人的性需求已日渐成为社会共识,但眼下王老伯的遭遇似乎说明,情况还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相对来说,外国尤其是西方世界的性观念更为开放,解决老人性欲问题的措施也更大胆。有不少文章都曾提到,德国政府会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向老年、残障人士提供“嫖娼券”。
国情不同,这种方式未必适用于我国。但政府、社会也绝非无可作为。比如,在社区或乡村中举办老年联谊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寻找温暖。这种联谊活动未必与性有直接联系,但能填补这些性诉求得不到疏解的老人的内心空缺。
由于年岁渐长,许多生理上的原因也是老年人解决性问题的障碍。同时,老年人自身也缺乏足够的性医学知识。因此,也为老年人搭建生理健康,尤其是关于性知识的教育平台就显得很有必要——至少要让他们懂得,老年性生活有益身心健康,也不是什么“龌龊事”。
每个家庭中的年轻人,更该积极行动起来。如果家中老人确有性需求,我们该做的是帮助其重新认识自己“长者”的社会角色。老年人承担着对社会道德的示范作用固然不假,但只要在合理的性道德的范畴内,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何尝不是一种充满正能量的示范呢?
2018年,《参考消息》中的一则报道指出,“一项研究证明,孤独可以让人的寿命缩短概率增加50%。”谁是中国社会中最容易陷入孤独境地的人?无疑是老人。作为小辈,我们能做的绝不只是把老人接到家中过年。尽一切可能,让老年人从心所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顺、尊老。到那一天,“王老伯”们也就不会在车站遭遇尴尬。
-----------------------------------------------我是今天的分割线
我们开发了一个叫“翻呀”的小程序,它主打极简资讯、轻快阅读、一页尽览,为你推荐每天值得看的资讯内容。
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码即可阅览今日翻呀。